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D.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比硼酸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2.如图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
D.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
3.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4.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 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用30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克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6.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7.K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60℃,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的 KNO3 溶液
8.甲、乙两种物质是NaCl和KNO3,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
B.t2℃时,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配制t1 ℃20%的甲溶液: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
D.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向各装有50g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丙固体各40g,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温结晶
C.在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
D.将T2℃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二、填空题
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2)t3℃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
12.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乙物质在M点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要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
(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g。
(4)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t1℃时,将40g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13.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并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2℃时,将甲、乙各30 g分别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甲”或“乙”)。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的固体_____(填“全部溶解”“部分溶解”或“不溶解”)。
③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甲的饱和溶液,应再加入甲_____g。
三、实验题
1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 ;
(2)t1℃时,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t1℃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
(4)将t1℃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
15.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 在60℃时,向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15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四、计算题
16.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____kg;将其中的50g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____g;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g.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推理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能析出晶体,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且溶质种类不同,碳酸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硼酸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盐的特征、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D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a点处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100g水中可溶解KNO3固体63.9g,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7g,所以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错误,是a,因为在t3℃时,50gW恰好溶解在100g水中;故A选项错误;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①③都是恰好饱和;故B选项错误;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③>②>①错误;故C选项错误;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正确,因为t2℃时,W的溶解度是30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法比较所需水的质量,故A错误;
B、40℃时,硫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饱和硫酸铵溶液跟固体氯化钾混合,会析出硫酸钾晶体,故B正确;
C、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氯化钾、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C错误;
D、80℃的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硫酸钾,用30克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80克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
5.C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t3℃时,N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是甲的饱和溶液,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C
【分析】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可以判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故A正确;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判断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故B正确;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或未变质,滤液中的氢氧化钙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若氢氧化钙完全变质,则滤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钙,加入碳酸钠无明显现象,实验无意义,故C不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故D正确。故选C。
7.D
【分析】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详解】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时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20℃,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故C正确;
D、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60%,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提纯该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C
【详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配制t1℃20%的甲溶液: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是错误的,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B
【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选项错误;
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
C.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D
【详解】解:A、T2℃时,向各装有50g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丙固体各40g,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80g,不符合题意,故A选项错误;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温结晶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错误;
C、在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选项错误;
D、将T2℃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乙=丙>甲错误,符合题意,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1. = 75 丙
【详解】(1)由图可知t2℃时,甲、乙溶解度曲线相交,因此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
(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最多溶解50g甲,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甲,因此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3)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时,只有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有晶体析出的是丙。
12. 不饱和 增加溶质 75 乙>甲>丙 4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1)t2℃时,M点在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面,故乙物质在M点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2)t1℃时,要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直接增加溶质,故填:增加溶质;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g,故形成的溶液质量为:50g+25g=75g,故填:75;
(4)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组成不变,仍然是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减小,故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填:乙>甲>丙;
(5)t1℃时,将40g丙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溶质质量不变,所含溶质质量为:,故需加水的质量为:,故填:40。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 全部溶解 55.5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①根据图二中A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B中溶质完全溶解,说明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甲;故填:甲;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水质量为100g,A中乙的质量为3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4g的乙,A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填:全部溶解;
③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水质量为100g,欲使混合溶液恰好形成甲的饱和溶液,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应再加入甲=85.5g-30g=55.5g。故填:55.5。
【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是解题关键。溶解度概念可理解为: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14. B 140 20% B>A>C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故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是40g,故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
(3)t1℃时,C的溶解度为25g。故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t1℃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5.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1
【详解】(1)A点时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表明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钾达到饱和,那么在10g水中最多溶解11g硝酸钾,则溶液质量为10g+11g=21g,故填:21。
16. 16 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50g×16%=(50g+x)×8%
x=50g
答:需加水的质量为50g。 36
【详解】100kg16%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氯化钠的质量=100kg×16%=16kg,故填16。
见答案;
由题文可知,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68g 50g=18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100g×=36g,故填36。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分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