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探究及应用-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原卷版)

专题01 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探究及应用
【核心考点精讲】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
(2)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3)一切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都能发声。
2、放大法
(1)有些发声物体的振动,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例如吉他发声时弦的振动,但是有些发生物体的振动,我们不容易直接观察到,例如敲击音叉时引起的振动,但是我们可以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波纹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以便于观察,上面的方法称之为“放大法”;
(2)放大法是将微小的、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手段转化为明显可见的实验效果的物理方法。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源的振动带动周围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介质的振动又带动较远介质的振动,由此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
2、理想实验法
(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探究方法:理想实验法。
(2)理想实验法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现象为原形,通过合理推理得出结论,揭示科学规律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并合理推论)。
【必刷题型精练】
1.(2022 鞍山模拟)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2.(2022 合肥模拟)下列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边说话边摸喉头部
B.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C.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D.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
3.(2022 揭阳模拟)以下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被敲击的水瓶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振翅飞行的蝴蝶 D.关闭的收音机
4.(2022 广元模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5.(2022 镇江模拟)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6.(2022 贵州模拟)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7.(2022 济宁模拟)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8.(2022 郑州模拟)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声音越来越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抽出空气时,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是因为闹钟的振幅减小了
B.这个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实验中,空气、玻璃罩、底座等都属于传声介质
D.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升高
9.(2022 邵阳模拟)2022年4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三号”已成功返回,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邀游了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C.电子通讯设备使声音传播的更快一些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2022 长春模拟)如图所示,下列四种乐器中,发声体的状态不同的是(  )
A.吉他 B.二胡 C.小号 D.小提琴
11.(2022 盐城模拟)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发电机 B.望远镜 C.真空玻璃 D.体温计
12.(2022 镇江模拟)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3.(2022 呼和浩特模拟)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14.(2022 德州模拟)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15.(2022 德州模拟)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16.(2022 衡水模拟)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研究方法是   。
17.(2022 南昌模拟)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人耳。
18.(2022 邯郸模拟)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水瓶琴。她轻轻的吹水瓶琴,主要是    (选填“瓶和瓶中水”或“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19.(2022 滨州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光点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激光笔固定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此实验说明了   。
20.(2022 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把一部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封闭好瓶口,当抽取瓶中的空气时,听到手机铃声减弱,这说明    。
21.(2022 衡水模拟)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知:   。
22.(2022 昆明模拟)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相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专题01 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探究及应用
【核心考点精讲】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
(2)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3)一切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都能发声。
2、放大法
(1)有些发声物体的振动,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例如吉他发声时弦的振动,但是有些发生物体的振动,我们不容易直接观察到,例如敲击音叉时引起的振动,但是我们可以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水的波纹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以便于观察,上面的方法称之为“放大法”;
(2)放大法是将微小的、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手段转化为明显可见的实验效果的物理方法。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源的振动带动周围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介质的振动又带动较远介质的振动,由此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
2、理想实验法
(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探究方法:理想实验法。
(2)理想实验法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现象为原形,通过合理推理得出结论,揭示科学规律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并合理推论)。
【必刷题型精练】
1.(2022 鞍山模拟)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解:
A、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的振动频率小于音叉的振动频率,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小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D错误。
答案:C。
2.(2022 合肥模拟)下列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边说话边摸喉头部
B.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
C.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D.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
解:A、边说话边摸喉头部,感觉喉头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发现敲鼓的力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改变钢尺伸出来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由于钢尺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也不同,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C不合题意;
D、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闹钟声音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不合题意。答案:A。
3.(2022 揭阳模拟)以下情景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被敲击的水瓶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振翅飞行的蝴蝶 D.关闭的收音机
解:A、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蝴蝶飞行过程中翅膀在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C不符合题意;
D、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4.(2022 广元模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解:敲击大钟时,大钟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停止对大钟的撞击,但大钟的振动不能马上停止,所以仍会产生声音,所以会有“余音未绝”。
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5.(2022 镇江模拟)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是为了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6.(2022 贵州模拟)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7.(2022 济宁模拟)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解: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说明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故B、D错误;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在真空中仍然能够传递给手机,使手机发光,故A错误,C正确。
答案:C。
8.(2022 郑州模拟)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声音越来越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抽出空气时,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是因为闹钟的振幅减小了
B.这个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实验中,空气、玻璃罩、底座等都属于传声介质
D.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升高
解:A、抽出空气时,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是因为传声介质空气减少,抽气过程中不会影响闹钟的振幅,故A错误;
B、这个实验无法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因为无法将玻璃罩抽成真空状态,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因此实验中空气、玻璃罩、底座等都属于传声介质,故C正确;
D、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会逐渐变大,是因为传声介质空气增加,闹钟的音调不会改变,故D错误。
答案:C。
9.(2022 邵阳模拟)2022年4月16日我国的“神舟十三号”已成功返回,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邀游了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C.电子通讯设备使声音传播的更快一些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A、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用通信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太空传播,故A错误;
B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故B错误,D正确;
C、电子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故C错误。
答案:D。
10.(2022 长春模拟)如图所示,下列四种乐器中,发声体的状态不同的是(  )
A.吉他 B.二胡 C.小号 D.小提琴
解:ABD、吉他、二胡和小提琴都是琴弦振动发声的,都属于弦乐器;C、小号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属于吹奏乐器。所以发声体状态不同的是小号。答案:C。
11.(2022 盐城模拟)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发电机 B.望远镜 C.真空玻璃 D.体温计
解:A、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错误;
B、普通望远镜是根据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故B错误;
C、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玻璃中间是真空,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正确;
D、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故D错误。
答案:C。
12.(2022 镇江模拟)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
A.本题只敲击了一个音叉,另一个音叉也发出的声音,不能说明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传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不是使另一个音叉发出声音的原因,故B错误;
C.敲击了一个音叉,另一个音叉也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本题中音叉频率相同,因此不能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
答案:C。
13.(2022 呼和浩特模拟)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B.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解:
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可以振动发声,但声音不能传播,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14.(2022 德州模拟)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对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解:使用骨传导耳机,能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其它选项要更多其事例才能解释。
答案:A。
15.(2022 德州模拟)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在月球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解: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泡沫塑料球跳起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答案:能量;不能。
16.(2022 衡水模拟)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
解: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喇叭纸盆振动产生声音,纸盆的振动引起台上小人运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
17.(2022 南昌模拟)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振动 而产生的,并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
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声音是纽扣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答案:振动;空气。
18.(2022 邯郸模拟)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水瓶琴。她轻轻的吹水瓶琴,主要是  瓶内空气柱 (选填“瓶和瓶中水”或“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解:吹水瓶琴的时,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答案:瓶内空气柱。
19.(2022 滨州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光点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激光笔固定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此实验说明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解:
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说明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0.(2022 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把一部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中,封闭好瓶口,当抽取瓶中的空气时,听到手机铃声减弱,这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 。
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玻璃罩内空气变稀薄,空气传声能力变差,所以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真空不能传声。
21.(2022 衡水模拟)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 放大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转换法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空气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越来越小 ,并由此推理可知: 真空不能传声 。
解: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用到了转换法;
(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时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
(3)敲击右面的音叉,两音叉之间的空气将右面音叉的振动传递到左面的音叉,左面的音叉振动发声,并将小球弹起来,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4)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介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
(1)振动;放大;转换法;
(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
(3)空气;
(4)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
22.(2022 昆明模拟)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小 。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大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小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真空不能 传声 。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A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相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B (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解:(1)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大;
(3)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会听不到声音;
(4)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获得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6)探究真空能否传声,需要有相同的声源,分别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使物体发出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
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答案:(1)小;(2)大;(3)小;(4)介质;传声;(5)不能;A;(6)B。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选择性必修第第二册第四章测试(有解析)

下一篇: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