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黑火药爆炸
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
D.指南针指引航海
2.(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CO(OH2)2]肥料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总数增加
B.化学变化中,原子、分子都可再分
C.尿素中含有4个氢原子
D.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3.(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截至2021年5月底,三星堆考古发掘已出土鸟型金饰片、青铜神树、铜头像、玉石器等重要文物。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矿石冶炼铜 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
C.雕刻玉石 D.打磨铜像
4.(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火药爆炸 C.陶罐烧制 D.高粱酿酒
二、填空题
5.(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H+。
6.(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加入稀硫酸和Na2CO3粉末,称得其总质量为m克,引发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该同学认为此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7.(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我市圣灵山大溶洞的形成与下列变化有关:
(1)石灰岩(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当受热或者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会重新变成碳酸钙沉积下来:,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流程题
8.(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化工企业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
查阅资料知:①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1)检验食盐水是否饱和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NaCl和CO2反应生成NaHC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后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处理含氯化铵混合溶液时,不直接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铵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提纯工业级粗氧化锌(含有FeO、MnO、NiO等杂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反应①中,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反应⑤中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Zn2(OH)2CO3固体应放在______(选填“坩埚”或“蒸发皿”)中高温加热。
(2)反应①中,FeO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反应④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0.(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常见的基本粒子,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粒子体积大小有没有差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鸡蛋膜有极其微小的孔隙。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向5个鸡蛋壳内分别加入下表中的物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鸡蛋壳,再向小烧杯中分别加入下表中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鸡蛋壳内加入的物质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淀粉溶液 鸡蛋清
小烧杯中加入的物质 AgNO3溶液 CaCl2溶液 FeCl3溶液 碘水 浓硝酸
小烧杯中的现象 白色沉淀 ______ 红褐色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实验分析】
(1)实验①小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实验③小烧杯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结论】
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_______。
【反思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④⑤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④鸡蛋壳内和小烧杯中物质互换,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小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
科学家设计制造出孔径大小不同的“小筛子”,让体积大小不同的粒子通过,从而分离提纯物质。如天然水的净化、海水淡化。
五、计算题
11.(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过氧化氢〔H2O2)广泛用于环境消毒,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单位有一桶未曾使用过的久置的H2O2溶液,观测得其溶液密度为1.069g/mL,该温度下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对应关系如图。桶上标签提供的信息:①H2O2的质量分数为30%;②内装溶液质量50kg,完成下列问题:
(1)该久置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若用此久置的H2O2溶液来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环境消毒液200kg,需用这种H2O2溶液__________kg。
(3)若这桶H2O2溶液放置至完全分解,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是多少?(假设液体不挥发,通过计算回答,结果精确到0.1)
12.(2021·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某冶金厂回收了一批废黄铜屑,需测定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现称取100.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无色溶液,产生氢气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所示。(设该批次黄铜屑只含铜、锌和少量黄铜锈。黄铜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ZnSO4、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样品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g。
(2)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3.(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测定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取320mL某葡萄酒(加适量稀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将SO2通入足量的H2O2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湿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D
【详解】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原子总数与反应前一致,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说法错误;
C、一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一定条件下,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用矿石冶炼铜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B、锻打金块制鸟型金饰片,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雕刻玉石,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
D、打磨铜像,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物理变化;
故选A。
4.A
【详解】A、甲骨刻字,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火药爆炸,燃烧过程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陶罐烧制,烧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粱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没有
【详解】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没有H+。
6. 有大量气泡生成 错误
【详解】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故观察到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为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结束后称得其总质量小于m克,是因为生成气体逸出,导致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故该同学的结论错误。
7.(1)
(2)分解
【详解】(1)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反应为碳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
(2)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8.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充分搅拌,不会溶解,说明溶液已饱和 过滤 引流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加速NaHCO3的生成 NH4C1加热易分解
【详解】(1)饱和食盐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故检验食盐水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充分搅拌,不再溶解,说明溶液已饱和;
(2)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CO2,使氨气、水、NaCl和CO2反应生成NaHCO3和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形成碱性环境,后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加速NaHCO3的生成;
(4)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成氨气和我氯化氢气体。 处理含氯化铵混合溶液时,不直接加热蒸干得到氯化铵固体,是因为NH4C1加热易分解。
9.(1) H2O 坩埚
(2) 置换
(3) Mn2+、Fe2+ 硫酸钠##Na2SO4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锌原子有2个、氢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5个、碳原子有1个,反应后锌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4个、碳原子有1个,则未知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应补充H2O;
Zn2(OH)2CO3为固体,应放在坩埚中高温加热。
(2)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O+H2SO4=FeSO4+H2O;反应③中硫酸镍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反应②后滤渣中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铁,而滤液中含有硫酸镍,则说明通过反应②将原杂质中FeO、MnO除去,故除去的离子为Mn2+、Fe2+;
反应④为碳酸钠、硫酸锌与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和硫酸钠的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10. 白色沉淀 氯化银##AgCl 离子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 很小 淀粉溶液变蓝
【详解】[实验分析]
(1)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且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则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运动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其中氯离子与烧杯中的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实验①小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实验③小烧杯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②③鸡蛋壳内的物质(三种物质都是离子化合物)都能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与烧杯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故通过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离子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
[实验结论]
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都很小。
[反思交流]
实验④鸡蛋壳中加入的是淀粉溶液,实验⑤鸡蛋壳中加入的是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两种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故不能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所以没有明显现象。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④⑤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④鸡蛋壳内和小烧杯中物质互换,重复上述实验操作,由于碘的分子体积很小,可以透过鸡蛋膜进入到烧杯中,此时小烧杯中碘与淀粉发生反应,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
11.(1)20%;(2)30;(3)42.9%
【详解】(1)该久置的H2O2溶液密度为1.069g/mL,故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若用此久置的H2O2溶液来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环境消毒液200kg,设需用这种H2O2溶液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x 20%=200kg×3%,x=30kg。
(3)设50kgH2O2溶液完全分解放出的O2质量为y,则
解得y=7.1kg;
桶中剩下的液体水的质量。
答:桶中剩下的液体质量是42.9kg。
12.(1)267.0
(2)62.5%
(3)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详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时,样品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267.0g;
(2)取100.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不含硫酸铜;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黄铜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ZnSO4,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从图像可知,剩余固体质量为样品中铜单质和铜锈中铜元素质量之和,即样品中铜元素质量为62.5g,故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由图像可知,生成1.0g氢气消耗稀硫酸245.0g,过程见答案。
13.(1)减小
(2)解:设加热逸出的SO2的质量为x
已知某葡萄酒为320mL,即0.32L。
则该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为。
答: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详解】(1)题中提示“加热使SO2全部逸出”,说明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2)见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九次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1 Past and Present 默写纸(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