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5讲 物质的除杂、检验与实验评价 课时练(含解析)

第15讲 物质的除杂、检验与实验评价
1. 《开宝本草》中记载了如何提取硝酸钾:“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提取没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溶解 B. 蒸发
C. 结晶 D. 升华
2. (2021·湖南卷)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
CH3(CH2)3Br+NaHSO4+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
B. 装置Ⅱ中b为进水口,a为出水口
C. 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 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
3.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4. (2022·江苏模拟)下列对离子检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则溶液中可能有K+
B. 向含Al3+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过量MgO,过滤得到MgCl2溶液
C.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证明原气体是CO2
D. 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测Fe2+时可以通过紫红色是否褪去判断
5. 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装置 选用试剂
A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甲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B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乙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C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乙 试剂b为碱石灰
D 除去N2中少量的O2 丙 试剂c为足量铜网
6.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苯(苯酚) 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
C 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D HNO3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7. (2022·江苏模拟)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 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 向待测样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可以检测SO
8. (2022·江苏模拟)下列对离子检验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则原溶液中不含NH
B.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C.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SO
D. 向某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最终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是澄清石灰水
9. (2022·苏北四市一模)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Ⅰ.向试管中加入1 mL 2% 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步骤Ⅱ.再向试管中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在60~70 ℃水浴中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Ⅰ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
Ag+、NO、OH-、NH
B. 银镜的产生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羟基
C. [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D. 可用氨水洗涤除去试管壁上残留的银
10. (2022·盐城三模)实验室由乙醇制取溴乙烷(沸点为38.4 ℃)的过程如下:
步骤1:在试管Ⅰ中依次加入2 mL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 g NaBr粉末,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步骤2: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并浸入装有自来水的烧杯中,将试管Ⅰ的导管插入试管Ⅱ的蒸馏水中。
步骤3:加热试管Ⅰ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
B. 步骤2中装有自来水的烧杯主要起冷却作用
C. 如图所示NaBr晶胞中有4个Br-
D. 可用Na2SO3溶液除去溴乙烷中混有的Br2
11. (2022·江苏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X溶液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X溶液一定是氯水
B 向稀硝酸和稀硫酸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铁粉 均有气泡冒出 两者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白色沉淀是BaSO3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12. (2022·江苏卷)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具有还原性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CH3COOH是弱电解质
1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H2O2具有氧化性
B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 向蔗糖中滴入浓硫酸,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稀溶液,有黄色沉淀出现 Ksp(AgI)>Ksp(AgCl)
第15讲 物质的除杂、检验与实验评价
1. D 【解析】 “水淋”为溶解过程,“煎炼”为蒸发、结晶过程,没有涉及升华,升华为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
2. C 【解析】 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
3. D 【解析】 I2虽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水与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A错误;乙醇与乙酸乙酯均属于有机物,二者互溶,不能采取分液法分离,B错误;除去KNO3固体中的NaCl,可以采取重结晶法,原理是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析出KNO3晶体,而NaCl留在母液中被除去,C错误。
4. D 【解析】 钾离子的检验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判断,无法直接用肉眼判断,A正确;向含Al3+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过量MgO,调节溶液的pH,可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MgCl2溶液,B正确;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也可以得到沉淀,C正确;溶液中可能有其他还原性离子(如Cl-),会干扰Fe2+的检验,D错误。
5. B 【解析】 饱和氯化钠溶液可除去HCl,浓硫酸可除去H2O,A正确;干燥管中的无水氯化钙在除去水的同时也吸收NH3,B错误;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可除去HCl和H2O,C正确;在加热条件下,O2可与铜网反应而被除去,D正确。
6. C 【解析】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但2,4,6-三溴苯酚能溶于苯,所以不能通过过滤除去,A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酸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B错误;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气除杂,C正确;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会引入新的杂质,D错误。
7. B 【解析】 Fe3+与KSCN反应使溶液显红色,Fe2+与KSCN不反应,滴加新制氯水前,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Fe3+,新制氯水可以氧化Fe2+,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存在,则原溶液中有Fe2+,无Fe3+,A错误;火焰呈黄色,说明含Na+,因为K+的焰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不能确定是否含K+,C错误;不可以用硝酸酸化待测样液,因为硝酸可以将SO氧化成SO,干扰实验,D错误。
8. D 【解析】 当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时,在不加热的条件下滴加NaOH稀溶液不会放出NH3,A错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氯气等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B错误;不可用稀硝酸酸化,若原溶液中含有SO,则会被HNO3氧化为SO而干扰实验,C错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最终无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lO,最终会产生白色沉淀,D正确。
9. C 【解析】 NH、Ag+与OH-均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银镜的产生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B错误;在银氨络离子中,Ag+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正确;银不能溶于氨水,D错误。
10. A 【解析】 步骤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将浓硫酸稀释,防止浓硫酸将乙醇炭化,A错误;步骤2中的盛有自来水的烧杯的主要目的是将生成的溴乙烷冷凝,B正确;由图示可知,该结构类似于NaCl结构,含有4个Na+和4个Br-,C正确;Na2SO3具有还原性,能将Br2吸收,D正确。
11. B 【解析】 氯水、溴水均可氧化KI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X不一定为氯水,A错误;稀硝酸与Fe反应生成NO,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氢气,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不生成亚硫酸钡,C错误;浓度相同,滴加硝酸银溶液时,Ksp小的先沉淀,由操作和现象可知,Ksp(AgCl)>Ksp(AgI),D错误。
12. D 【解析】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亚铁离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说明Fe2+具有还原性,A正确;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振荡,加热试管,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正确;向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C正确;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用以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时,一定要注明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错误。
13. B 【解析】 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过氧化氢,溶液褪色,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A错误;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错误;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KI稀溶液,有黄色沉淀出现,可知生成了更难溶的AgI沉淀,则Ksp(AgCl)>Ksp(AgI),D错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京市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题汇编-19有机合成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江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8讲 原电池及其应用 课时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