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重点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2022~2023学年下期高二年级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Si-28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选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 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 漂粉精作消毒剂 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明矾作净水剂,利用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铝离子水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
B.甘油是含有羟基数目较多的醇,具有吸水性而作护肤保湿剂,B不符合;
C.漂白粉作消毒剂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C不符合;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Fe和氧气反应,铁化合价升高,铁做还原剂,起还原作用,D符合;
故选D。
2.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 = 7的溶液
B. Kw = c(H+)·c(OH-) = 1.0×10-14的溶液
C c(H+) = c(OH-)
D. pH = 3的酸与pH = 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说明溶液的温度,pH = 7的溶液不一定有c(H+) = c(OH-),所以不一定显中性,不选A;
B.Kw = c(H+)·c(OH-) = 1.0×10-14的溶液,不一定有c(H+) = c(OH-),所以不一定显中性,不选B;
C.由中性溶液的定义可知,c(H+) = c(OH-)的溶液显中性,选C;
D.只有在25℃,pH = 3的强酸与pH = 11的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才呈中性,没有说明酸或碱的强弱,所以不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选D;
答案选C。
3. 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
B. 中键的数目为
C. 锌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22.4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
D. 25℃时,pH为2的HCOOH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含有K+和HSO,则晶体中所含离子数为,A项错误;
B.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中键的物质的量为4mol,个数为,故B项正确;
C.未指出气体体积的计量条件,无法求其物质的量,C项错误;
D.无溶液体积,无法求解,D项错误;
故选B。
4. 将0.1mol·L-1的CH3COOH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离程度增大 B. 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少
C. 溶液导电性增强 D. 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CH3COOH加水稀释,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A正确;
B.CH3COOH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大,B不正确;
C.CH3COOH加水稀释,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性减弱,C不正确;
D.CH3COOH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醋酸分子数目减少,D不正确;
故选A。
5. 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C2O4的水溶液:NaHC2O4=Na++H++
B. 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
C. HF的水溶液:HF=H++F-
D. H2S的水溶液:H2S2H++S2-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C2O4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则NaHC2O4的水溶液:NaHC2O4=Na++,A不正确;
B.熔融时,不发生电离,则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B正确;
C.氢氟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则HF的水溶液:HFH++F-,C不正确;
D.氢硫酸为二元弱酸,发生分步电离,则H2S的水溶液:H2SH++HS-、HS-H++S2-,D不正确;
故选B。
6. 一定条件下,醋酸钠(用NaAc表示)稀溶液中存在平衡:,其平衡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B. 通入少量,平衡逆向移动,减小
C. 通入少量H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增大
D. 加入少量冰醋酸,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增大,A正确;
B.通入少量,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会抑制醋酸根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不变,B错误;
C.通入少量HCl,中和了OH-,OH-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C错误;
D.加入少量冰醋酸,增大,D错误;
故选A。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激凌中的奶油属于高热量物质
B. 明矾可用于净水、杀菌消毒
C. “低碳出行”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红酒中添加适量SO2 有利于防腐保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奶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质,属于高热量物质,故A正确;
B.明矾中铝离子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明矾可用于净水,明矾不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低碳出行”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
D.红酒中添加适量SO2,起到保鲜、杀菌、抗氧化的作用,故D正确;
选B。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XY+Z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必然放热
C.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越大,表示放热越多
D. 稀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热不一定为57.3 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判断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A正确;
B.过程互逆焓变的数值不变,符号相反,若XY+Z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必然放热,B正确;
C.化学反应的焓变ΔH越大,表示吸热越多或放热越少,C错误;
D.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热为57.3 kJ,弱酸与弱碱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热小于57.3 kJ,D正确;
答案选C。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酸性溶液中:Cu2+、K+、NO、I-
B.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NH、Na+、SO、Cl-
C. c(H+)=1.0×10-7mol·L-1的溶液中:Fe3+、Ba2+、Cl-、NO
D. 含有大量AlO的溶液中:K+、Na+、CO、I-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会将碘离子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强碱性溶液中铵根不能大量存在,强酸性溶液中亚硫酸根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c(H+)=1.0×10-7mol·L-1的溶液为中性溶液,铁离子水解呈酸性,即该溶液中铁离子不能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与偏铝酸根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 不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的是
A. 相同条件下HA溶液的导电性弱于盐酸 B. 0.1mol/L的HA溶液pH为3
C. HA溶液中滴加石蕊显红色 D. NaA溶液显碱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同条件下HA溶液的导电性弱于盐酸,说明相同条件下HA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小于盐酸,HA部分电离,可证明HA为弱酸,A项正确;B,0.1mol/LHA溶液的pH=3,溶液中c(H+)=110-3mol/L0.1mol/L,可证明HA为弱酸,B项正确;C,HA溶液中滴加石蕊显红色,说明HA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酸性强弱,C项错误;D,NaA溶液呈碱性,说明A-能水解,可证明HA为弱酸,D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实验证明某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从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分析,如测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题中B项)、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强酸弱酸导电能力的强弱(题中A项)、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强酸弱酸与相同活泼金属反应的快慢等;(2)从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分析,如测等pH的强酸弱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等pH等体积强酸弱酸与相同活泼金属反应的快慢等;(3)从对应盐是否发生水解分析,如测对应强碱盐溶液的pH(题中D项)。
11. 对于反应A2(g)+2B2 (g) 2AB2(g) ΔH<0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平衡应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应大于正反应速率,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A错误;
B、升高温度平衡应逆向移动,温度越高AB2的含量越小,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B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压强越大AB2的含量越大,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C错误;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压强越大AB2的含量越大,温度越高AB2的含量越小,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晴】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12. 25℃时,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c(F-) B. c(H+)/c(HF) C. c(F-)/c(OH-) D. Ka(HF)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HFH++F-可知,Ka(HF)=,则c(H+)·c(F-)=Ka(HF)·c(HF),当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c(HF)不断减小,Ka(HF)只是温度的函数,Ka(HF)·c(HF)不断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HFH++F-可知,Ka(HF)=,则=,当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c(F-)不断减小,Ka(HF)只是温度的函数, 始终保持增大,故B符合题意;
C.由HFH++F-可知,加水稀释促进HF电离,但HF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导致溶液中c(F-)、c(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溶液中c(OH-)增大,所以不断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HFH++F-可知,Ka(HF)=,Ka(HF)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a(HF)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3. 工业上可利用和合成尿素,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反应Ⅰ的活化能,是反应Ⅱ的活化能
B. 是中间产物
C. 总反应为
D. 用和合成尿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是反应Ⅰ的焓变,是反应Ⅱ的焓变,A错误;
B.从能量变化图可以看出,既是反应Ⅰ的生成物,又是反应Ⅱ的反应物,故是反应的中间产物,B正确;
C.从能量变化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和,产物是CO(NH2)2和H2O,总反应为,C正确;
D.从能量变化图可以看出,起始反应物的能量高于最终产物的能量,故用和合成尿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A。
14. 下列物质的除杂或检验方法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 除去中的: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B. 除去中的:用酸性溶液洗气
C. 除去中的蒸气:用饱和溶液洗气
D. 检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气与水发生反应:,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较大,能使平衡逆向移动,从而抑制氯气的溶解,故A不选;
B.用酸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利用的是二氧化硫的强还原性,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故B选;
C.在水中存在:,饱和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同时溶液中的浓度较大,能抑制二氧化硫的溶解,与平衡移动原理有关,故C不选;
D.,铵盐中加浓氢氧化钠并加热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氨气,故D不选;
故选:B。
15. 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应用或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C. 长期使用硫酸铵化肥的土壤,易变酸性,可施用适量的熟石灰
D. 加入足量 Mg(OH)2 粉末充分反应并过滤以除去 Mg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热促进碳酸钠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所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不选A;
B.硫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氨水和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可溶性铜氨络合物,所以可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与盐水解无关,故选B;
C.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长期使用硫酸铵化肥的土壤,易变酸性,与盐类水解有关,故不选C;
D.加入Mg(OH)2粉末,溶液酸性减弱, 促进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加入足量 Mg(OH)2粉末可除去 Mg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与与盐类水解有关,故不选D;
选B。
16. 对于300mL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③再加300mL1mol/L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100mL98%的硫酸。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①符合题意;
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增大反应物盐酸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②符合题意;
③再加300mL1mol/L盐酸,盐酸浓度相同,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若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即增大了铁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④符合题意;
⑤若改用98%硫酸,在室温下Fe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反应速率减慢,故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①②④,答案选A。
17. 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B. 该分子中C-F键的极性大于C-N键的极性
C. 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都为sp3杂化
D. 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可知该分子不具有对称结构,属于极性分子,故A正确;
B.非金属性F>N,则C-F键的极性大于C- N键的极性,故B正确;
C.该分子中双键的成键C原子为sp2杂化,故C错误;
D.该分子含有1个C=N、1个C=C、2个C=O、2个C-C、4个C-N、3个N-H、1个C-H、1个C-F键,其中每个单键为1个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则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 4,故D正确;
故选C。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容器中,N2(g)+3H2(g) 2NH3(g)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B. 若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C. 放热反应均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即可发生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产生NH3,使其物质的量增大,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反应物浓度增大远大于NH3的浓度的增大,最终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反而减小,A错误;
B.同等质量的相同物质时,物质在气态时含有的能量比固态时高,所以前者反应放出热量比后者多,反应放出热量越多,该反应的反应热就越小,所以ΔH1<ΔH2,B正确;
C.任何反应发生都有一个吸收能量断裂反应物化学键的活化过程,这与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化学反应发生时,要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能量,也有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决于断键吸热与成键放热的差值,因此放热反应也需要在一定外界条件才能发生,C错误;
D.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一反应的反应热相同,与反应发生时提供能量的方式无关,故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9. 下列“类比”结果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与NaCl微热制备HCl,则浓硫酸与微热可制备
B. 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的分子构型为V形
C. 纯水的电离,则液氨的电离
D. 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通入溶液中也没有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与NaCl微热制备HCl,则浓硫酸与微热可制备,均为不挥发性强酸制挥发性酸的反应,A不符合;
B.、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2=4,孤电子对数均为2,因此分子构型都为V形, B不符合;
C. 水与氨分子内部均存在强极性键、所含氢原子都是活泼氢原子、水分子与氨分子均能结合氢离子,纯水电离,则液氨的电离,C不符合;
D. 通入溶液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无沉淀生成,二氧化硫水溶液具有明显酸性、此时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则通入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符合;
答案选D。
20. 25℃时,HA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等pH的NaA和溶液中,
B. 将浓度均为的NaA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 25℃时,的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D. 25℃时,H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则此时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电离常数的大小,酸性醋酸强于,所以水解程度大于,所以同温度下,等的NaA和溶液中,,A错误;
B.在溶液中,,,,,pH=pKa-,加热,pKa减小,增大,故减小;溶液加热,不变,增大,增大,减小,B错误;
C.向的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变大,C错误;
D.HA溶液的平衡常数,,,,,D正确;
故选D。
21. 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粗盐中的可以分别加入NaOH溶液、溶液、溶液后过滤,在滤液中加盐酸调pH=7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B. 由制取Mg,灼烧得到MgO,MgO与Al发生铝热反应可得到Mg
C. 在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环境中灼烧六水氯化镁可得到氯化镁
D. 流程中有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贝壳(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为CaO,和水反应得到石灰乳;海水经蒸发过滤后所得母液中含有镁离子,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Mg(OH)2加盐酸经结晶得Mg(OH)26H2O,在HCl氛围中脱水得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可得金属Mg。
【详解】A.溶液需在加溶液之后加入,才能除去过量的,否则会引入杂质,A错误;
B.Mg比Al活泼, MgO与Al不反应,B错误;
C.为防止氯化镁水解,可在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环境中灼烧六水氯化镁,得到氯化镁,C正确;
D.流程中有化合(CaO和水的反应)、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复分解反应(Mg(OH)2与盐酸反应),没有置换反应,D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 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还是重要的漂白剂和抗氧化剂,也是导致酸雨的重要物质。工业常用足量氨水吸收处理SO2尾气。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能使氨水溶液中NH3· H2O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使电离常数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 通少量氨气 B. 降低温度 C. 加水稀释 D. 升高温度 E. 加少量的NH4Cl固体
(2)已知:常温下Ka(CH3COOH)= Kb(NH3· H2O),常温下,CH3COONH4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 1.0×10-7 mol·L-1(填“>”、“<”或“=”,下同),溶液中c( CH3COO-)___________c(NH)。
(3)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最大含量为0.25g·L-1。某化学兴趣小组向葡萄酒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使全部逸出,并用完全氧化生成,用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测定SO2的含量。
①滴定前,先在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②读数时,若滴定前平视液面,滴定后俯视液面,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滴定至终点后,计算出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重复以上操作2次,具体数据见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V(NaOH)(消耗) 25.00mL 24.98mL 25.02mL
该葡萄酒中的SO2含量为___________g·L-1。
【答案】(1) ①. CD ②. D
(2) ①. > ②. =
(3) ①.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 ②. 偏低 ③. 0.24
【解析】
【小问1详解】
A.通入氨气,氨水浓度增大,电离程度减小,A不选;
B.NH3· H2O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B不选;
C.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电离程度增大,C选;
D.升高温度,NH3· H2O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D选;
E.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氨水的电离,电离程度减小,E错误;
故NH3· H2O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CD;
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能使电离常数增大的是D;
【小问2详解】
CH3COONH4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c(H+)>1.0×10-7 mol·L-1,已知常温下Ka(CH3COOH)= Kb(NH3· H2O),则CH3COONH4溶液中醋酸根的水解程度和铵根的水解程度相同,c( CH3COO-)= c(NH);
【小问3详解】
①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指示剂是无色酚酞,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
②读数时,若滴定前平视液面,滴定后俯视液面,NaOH标准溶液体积偏小,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偏低;
③由表知V(NaOH)=,n(NaOH)=cV(NaOH)= 0.0900mol/L×0.025L=0.00225mol,根据2NaOH~H2SO4~SO2可知SO2的质量为:×0.00225mol×64g/mol=0.072g,该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为:=0.24g/L。
23.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1)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稀NaOH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做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HCl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②某次滴定前、后的盛放盐酸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请回答: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盐酸的体积读数如下图,则用掉的盐酸体积为_______mL;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
(2)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溶液液面
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II.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3.00 23.00
第三次 25.00 4.00 24.10
(3)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4)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答案】(1) ①. e ②. b ③. a ④. g ⑤. f ⑥. 酸式滴定管 ⑦. 22.00 ⑧.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内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BC
(3) ①. 酸 ②. 无色变为浅紫色
(4)0.2mol/L
【解析】
【分析】I.(1)①滴定实验步骤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
②根据仪器结构判断仪器名称,根据滴定管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结合滴定前后液体凹液面位置读数;
③根据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则到达滴定终点;
(2)根据操作对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大小,结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分析实验误差;
II.(1)根据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选择滴定管类型;根据滴定结束前溶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溶液变成紫红色为滴定终点;
(2)先判断滴定数据的有效性,然后计算出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再根据c(待测)=分析计算出待测液的浓度。
【小问1详解】
①中和滴定操作步骤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所以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e、c、b、a、d、g、f;仪器A为下部有玻璃活塞,因此为酸式滴定管,结合滴定管结构可知:在滴定前读数为0.80 mL,滴定后读数为22.80 mL,所以用掉的盐酸体积为22.00 mL;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溶液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则到达滴定终点;故答案为:e;b;a;g;f;酸式滴定管;22.0 0mL;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内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小问2详解】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可以知道c(待测)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标准盐酸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导致c(待测)偏大,故B符合题意;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最终导致c(待测)偏大,故C符合题意;
D.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c(待测)= ,可以知道c(待测)不变,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C;
【小问3详解】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所以应该使用酸式滴定管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结束前混合液为无色,滴定结束时混合液变成了浅紫色,所以滴定终点现象为: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酸;无色变为浅紫色;
【小问4详解】
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液盐酸体积分别为:(20.40 0.50)mL=19.90 mL、(23.00 3.00)mL=20.00m L、(24.10 4.00)mL=20.10 mL,所以三次滴定的数据都有效,则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V= =20.00 m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MnO4)=c V=0.10 mol/L×0.020 L=0.0020 mol,根据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可知:n(H2C2O4)=n(KMnO4)= 0.005 mol,故待测液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C2O4)==0.2 mol/L,故答案为:0.2mol/L。
24. 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Mn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 ②. Fe2+ ③. VO++MnO2+2H+=+Mn2++H2O ④. Mn2+ ⑤. Fe3+、Al3+ ⑥. Fe(OH)3 ⑦. NaAlO2+HCl+H2O=NaCl+Al(OH)3↓或Na[Al(OH)4]+HCl= NaCl+Al(OH)3↓+H2O ⑧. 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
【解析】
【分析】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用30%H2SO4和MnO2“酸浸氧化”时VO+和VO2+被氧化成,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被氧化成Fe3+,SiO2此过程中不反应,滤液①中含有、K+、Mg2+、Al3+、Fe3+、Mn2+、;滤液①中加入NaOH调节pH=3.0~3.1,钒水解并沉淀为V2O5·xH2O,根据表中提供的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此过程中Fe3+部分转化为Fe(OH)3沉淀,部分Al3+转化为Al(OH)3沉淀,滤液②中含有K+、Na+、Mg2+、Al3+、Fe3+、Mn2+、,滤饼②中含V2O5·xH2O、Fe(OH)3、Al(OH)3,滤饼②中加入NaOH使pH>13,V2O5·xH2O转化为钒酸盐溶解,Al(OH)3转化为NaAlO2,则滤渣③的主要成分为Fe(OH)3;滤液③中含钒酸盐、偏铝酸钠,加入HCl调pH=8.5,NaAlO2转化为Al(OH)3沉淀而除去;最后向滤液④中加入NH4Cl“沉钒”得到NH4VO3。
【详解】(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升高温度,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故答案为: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
(2)“酸浸氧化”中,钒矿粉中的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FeSO4、Fe2(SO4)3和水,MnO2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则VO+和VO2+被氧化成的同时还有Fe2+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VO+转化为时,钒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5价,1molVO+失去2mol电子,MnO2被还原为Mn2+,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至+2价,1molMnO2得到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VO+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MnO2+2H+=+Mn2++H2O,故答案为:Fe2+,VO++MnO2+2H+=+Mn2++H2O;
(3)根据分析,“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V2O5·xH2O,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Mn2+,以及部分的Fe3+、Al3+,故答案为:Mn2+,Fe3+、Al3+;
(4)根据分析,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Fe(OH)3,故答案为:Fe(OH)3;
(5)“调pH”中有沉淀生成,是NaAlO2与HCl反应生成Al(OH)3沉淀,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AlO2+HCl+H2O=NaCl+Al(OH)3↓或Na[Al(OH)4]+HCl= NaCl+Al(OH)3↓+H2O,故答案为:NaAlO2+HCl+H2O=NaCl+Al(OH)3↓或Na[Al(OH)4]+HCl= NaCl+Al(OH)3↓+H2O。
(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增大NH4+离子浓度,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故答案为: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
【点睛】本题以黏土钒矿制备NH4VO3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流程的分析、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流向分析每一步骤的作用和目的。
25. 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①


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而不是室温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该反应的和都小于零
D.易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催化剂能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
(3)合成氨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① ;② 。已知反应①和②的活化能分别为126和13,则合成氨反应的在有催化剂(a)和无催化剂(b)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图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将一定比例的和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时,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50℃~1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的转化率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的转化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和3 mol 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工业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 mol。
①达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
②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8 MPa,则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为提高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 C.适当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F.及时移出氨
④若达平衡时再将各组分都增加2 mol,此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答案】(1)
(2)CD (3)C
(4) ①.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②.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催化剂活性下降或该反应已达平衡,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5) ①. 60% ②. 0.26 或者49/192 ③. CEF ④. 向正反应方向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3-②×-③×可得合成氨反应:,则反应的ΔH=-285.83kJ/mol×3-180.0kJ/mol×-(-2070.0kJ/mol)×= -92.4kJ/mol,故答案为: 。
【小问2详解】
A.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工业生产中控制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而不是室温是考虑到催化剂的最大活性温度,该温度下反应速率快,所以温度控制在500℃左右而不是室温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若开始投入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由于消耗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也是1:3,所以在反应过程中, N2和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保持1:3,所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ΔH小于零,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小,所以 ΔS小于零,故C正确;
D. NH3 易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故D正确;
E.化学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不能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故E错误;
故选CD。
【小问3详解】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B不选。第一步反应是吸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不选;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C符合所有条件,故选C。
【小问4详解】
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相同时间内氮气消耗的量大,所以随温度升高,氮气的转化率迅速上升。
②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反应可能已达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或催化剂活性下降,导致 N2的转化率迅速下降。
【小问5详解】
起始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mol,平衡时为2.8mol,气体物质的量减小了1.2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氨气为1.2mol,则消耗的氮气为0.6mol,消耗的氢气为1.8mol,所以平衡时氮气为0.4mol,氢气为1.2mol。
①消耗的氢气为1.8mol,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为=60%。
②平衡时氮气的分压为8MPa MPa ,氢气和氨气的分压相等,均为8MPa MPa,则Kp==0.26。
③A.降低温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但会降低反应速率,所以实际生产不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故A不选;
B.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故B不选;
C.合成氨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适当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故C选;
D.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会降低氢气的转化率,故D不选;
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故E选;
F.及时移出氨,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氢气的转化率,故F选;
故选CEF。
④若达平衡时再将各组分都增加2 mol,则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mol+6mol=8.8mol,压强为,各物质的分压:氮气:,H2和NH3的分压相等:,则此时QP=,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22~2023学年下期高二年级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Si-28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选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 明矾作净水剂 B.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 漂粉精作消毒剂 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2.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 = 7的溶液
B. Kw = c(H+)·c(OH-) = 1.0×10-14的溶液
C. c(H+) = c(OH-)
D. pH = 3的酸与pH = 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
B. 中键的数目为
C. 锌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22.4L气体,转移电子数目为
D. 25℃时,pH为2的HCOOH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4. 将0.1mol·L-1的CH3COOH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离程度增大 B. 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少
C. 溶液导电性增强 D. 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5. 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HC2O4的水溶液:NaHC2O4=Na++H++
B. 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Na++
C. HF的水溶液:HF=H++F-
D. H2S的水溶液:H2S2H++S2-
6. 一定条件下,醋酸钠(用NaAc表示)稀溶液中存在平衡:,其平衡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B. 通入少量,平衡逆向移动,减小
C. 通入少量H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增大
D. 加入少量冰醋酸,减小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激凌中的奶油属于高热量物质
B. 明矾可用于净水、杀菌消毒
C “低碳出行”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红酒中添加适量SO2 有利于防腐保鲜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XY+Z正反应吸热,则逆反应必然放热
C.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越大,表示放热越多
D. 稀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热不一定为57.3 kJ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酸性溶液中:Cu2+、K+、NO、I-
B. 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NH、Na+、SO、Cl-
C. c(H+)=1.0×10-7mol·L-1的溶液中:Fe3+、Ba2+、Cl-、NO
D. 含有大量AlO的溶液中:K+、Na+、CO、I-
10. 不能证明一元酸HA为弱酸的是
A. 相同条件下HA溶液的导电性弱于盐酸 B. 0.1mol/L的HA溶液pH为3
C. HA溶液中滴加石蕊显红色 D. NaA溶液显碱性
11. 对于反应A2(g)+2B2 (g) 2AB2(g) ΔH<0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 B. C. D.
12. 25℃时,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c(F-) B. c(H+)/c(HF) C. c(F-)/c(OH-) D. Ka(HF)
13. 工业上可利用和合成尿素,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反应Ⅰ的活化能,是反应Ⅱ的活化能
B. 是中间产物
C. 总反应为
D. 用和合成尿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14. 下列物质的除杂或检验方法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 除去中的: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B. 除去中的:用酸性溶液洗气
C. 除去中的蒸气:用饱和溶液洗气
D. 检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5. 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应用或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B. 用稀硫酸或浓氨水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C. 长期使用硫酸铵化肥的土壤,易变酸性,可施用适量的熟石灰
D. 加入足量 Mg(OH)2 粉末充分反应并过滤以除去 Mg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16. 对于300mL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高温度;②改用100mL3mol/L盐酸;③再加300mL1mol/L盐酸;④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⑤改用100mL98%的硫酸。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17. 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B. 该分子中C-F键的极性大于C-N键的极性
C. 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都为sp3杂化
D. 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容器中,N2(g)+3H2(g) 2NH3(g)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B. 若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则ΔH1<ΔH2
C. 放热反应均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即可发生
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19. 下列“类比”结果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与NaCl微热制备HCl,则浓硫酸与微热可制备
B. 的分子构型为V形,则的分子构型为V形
C. 纯水的电离,则液氨的电离
D. 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通入溶液中也没有沉淀生成
20. 25℃时,HA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等pH的NaA和溶液中,
B. 将浓度均为的NaA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 25℃时,的HA溶液中加少量Na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D. 25℃时,H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则此时溶液中
21. 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粗盐中的可以分别加入NaOH溶液、溶液、溶液后过滤,在滤液中加盐酸调pH=7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B. 由制取Mg,灼烧得到MgO,MgO与Al发生铝热反应可得到Mg
C. 在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的环境中灼烧六水氯化镁可得到氯化镁
D. 流程中有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 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还是重要的漂白剂和抗氧化剂,也是导致酸雨的重要物质。工业常用足量氨水吸收处理SO2尾气。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操作能使氨水溶液中NH3· H2O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使电离常数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 通少量氨气 B. 降低温度 C. 加水稀释 D. 升高温度 E. 加少量的NH4Cl固体
(2)已知:常温下Ka(CH3COOH)= Kb(NH3· H2O),常温下,CH3COONH4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_ 1.0×10-7 mol·L-1(填“>”、“<”或“=”,下同),溶液中c( CH3COO-)___________c(NH)。
(3)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最大含量为0.25g·L-1。某化学兴趣小组向葡萄酒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使全部逸出,并用完全氧化生成,用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测定SO2的含量。
①滴定前,先在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②读数时,若滴定前平视液面,滴定后俯视液面,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滴定至终点后,计算出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重复以上操作2次,具体数据见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V(NaOH)(消耗) 25.00mL 24.98mL 25.02mL
该葡萄酒中的SO2含量为___________g·L-1。
23. 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
(1)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稀NaOH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甲基橙做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HCl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②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请回答: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盐酸的体积读数如下图,则用掉的盐酸体积为_______mL;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
(2)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溶液液面
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
II.氧化还原滴定——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表格中记录了实验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KMnO4溶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3.00 23.00
第三次 25.00 4.00 24.10
(3)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4)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4. 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Mn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和VO2+被氧化成,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5. 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①


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而不是室温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该反应的和都小于零
D.易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催化剂能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
(3)合成氨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① ;② 。已知反应①和②的活化能分别为126和13,则合成氨反应的在有催化剂(a)和无催化剂(b)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图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将一定比例的和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时,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50℃~15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的转化率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②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的转化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和3 mol 混合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工业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8 mol。
①达平衡时,的转化率_______。
②已知平衡时,容器压强为8 MPa,则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为提高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 C.适当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F.及时移出氨
④若达平衡时再将各组分都增加2 mol,此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4.3 核酸 同步练习(答案) 2022—2023人教版(2019)化学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3

下一篇:07:【好题精选】选词短文填空-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英语专题周周练(第一期)(海南)(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