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习题(答案)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探究影响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判断
C.向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滴加几滴水,可通过温度变化鉴别两者
D.测定中和热时将NaOH和HCl溶液混合后,立即读数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小于
B.1mol Fe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C.标准状况下,3.36L HF含有氢氟键的数目为0.15
D.标准状况下,11.2L NO与11.2L 混合后的分子数目可能为0.65
3.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则A的转化率为
A.60% B.40% C.50% D.20%
4.催化剂的研究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催化剂可以增大或减小化学反应的焓变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活化能的推动
D.对于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的情况,理想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例
5.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个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③反应物的转化率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A.1 B.2 C.3 D.4
6.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N2和3 mol H2充入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H3为n mol。在与上述完全相同的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若平衡时NH3仍为n mol,则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起始状态/mol
N2 H2 NH3
A 2 0 2
B 2.5 1.5 1
C 2
D 0 0 2
A.A B.B C.C D.D
7.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有催化剂使反应活化能降低
B.该反应△H=E1—E2
C.若生成物中某一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该反应的△H变大
D.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反应的△H
8.下列做法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在糕点包装内放置除氧剂 B.未成熟的猕猴桃与成熟的苹果一起密封
C.牛奶在冰箱里保存 D.高炉炼铁增加高炉的高度
9.将5 mol A和4 mol B充入0.4L密闭容器中发生2A(g)+B(g)mD(g)+E(g),经过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为2 mol。又知5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值为1
B.B的转化率为25%
C.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8mol
D.5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
10.在社会生活生产中,下列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牛奶放在冰箱中
B.炼铁时将矿石粉碎
C.橡胶制品中添加抑制剂
D.在月饼包装盒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夏天打开啤酒瓶,有许多气泡冒出
B.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的反应
C.加压有利于与生成的反应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二、填空题
12.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反应2H2S(g)2H2(g)+S2 (g) 如图为H2S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或“<”);
②图中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有效防止粮食被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危害。在2 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T不变,将CO和H2S混合,并达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2。开始投入9 molH2S和a mol CO,经10 min达到平衡。
①若达平衡时n(H2S)=5mol,a 为_______。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曲线Ⅰ和Ⅱ表示该温度下,CO和H2S投料比[n(CO)/ n(H2S)]不同时,CO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象。则曲线Ⅰ和Ⅱ中a值的大小关系为:Ⅰ___Ⅱ(填“大于”“等于”“小于”),理由是____。
13.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25℃,101kPa时呈气态,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92g气态二甲醚25℃,101kPa时燃烧放热2910kJ。
(1)当燃烧放热582kJ热量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
(2)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393.5kJ/mol;计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为__;
(3)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 CH3OCH3(g)+3H2O(g) △H<0
①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选填字母编号)
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
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E.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再变化
②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量将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将__。
14.有一化学反应2AB+D ,B、D起始浓度为0,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下述数据,完成填空:
实验 序号 浓度(mol/L)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1 温度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mol/L,可推测实验2中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达到平衡时v3___v1(填>、=、<=,)800℃时,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__,且C3=_________mol/L,可推测实验3中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
(4)800℃时,反应B+D2A当其他条件不变, B、D的起始浓度为0.50 mol/L , A的起始浓度为0, 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_______mol/L, B的转化率=__________。
15.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
(1)该反应的△H____0,△S____0(填“>”、“<”或“=”)。
(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lmolCO和3molH2
(3)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序号)。
A.恒压时充入He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CO
D.升高温度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6.合成气(CO+H2)广泛用于合成有机物,工业上常采用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等方法来制取合成气。
(1)在150℃时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CH4和2molH2O(g)混合,经过15min达到平衡,此时CH4的转化率为60%。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用氢气的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速率v(H2)=__。
②在该温度下,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
③下列选项中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
A.v(H2)逆=3v(CO)正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C(CH4)=C(CO)
(2)合成气制甲醚的反应方程式为2CO(g)+4H2(g)CH3OCH3(g)+H2O(g) △H=bkJ/mol。有研究者在催化剂(Cu—Zn—Al—O和A12O3)、压强为5.O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甲醚,结果如图所示。
①290℃前,CO转化率和甲醚产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是__;
②b__0,(填“>”或“<”或“=”)理由是__。
(3)合成气中的氢气也用于合成氨气:N2+3H22NH3。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建立平衡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n1=n2=3.2 B.φ甲=φ丙>φ乙 C.ν乙>ν丙>ν甲 D.P乙>P甲=P丙
容器 体积 起始物质 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平衡时N2的 体积分数 反应开始时的速率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
甲 1L 1molN2+3molH2 1.6mol φ甲 ν甲 P甲
乙 1L 2molN2+6molH2 n1mol φ乙 ν乙 P乙
丙 2L 2molN2+6molH2 n2mol φ丙 ν丙 P丙
17.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_______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mol L-1 s-1,
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 _______100℃(填“大于”“小于”),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向容器中,迅速充入含0.08mol的NO2和0.08mol N2O4的混合气体,此时速率关系v(正) _______ v(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aKJ" ·mol-1
(1)已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H1=+489.0kJ·mol-1
C(石墨)+CO2(g)=2CO(g) △H2=+172.5kJ·mol-1
则a= kJ·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后,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CO Fe CO2
甲/mol 1.0 1.0 1.0 1.0
乙/mol 1.0 2.0 1.0 1.0
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c.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泡沫灭火器产生的泡沫中含有电解质,能够导电,所以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A不正确;
B. 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时,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水,可能不产生气泡,所以难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B不正确;
C. 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滴加几滴水,前者放热,后者吸热,所以可通过温度变化鉴别两者,C正确;
D. 测定中和热时,溶液的起始温度应在将NaOH和HCl溶液混合前测定,D不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常温下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原子数小于NA,A正确;
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所以1molFe失去电子数约为,B正确;
C.标况下,氟化氢为液态,无法计算,C错误;
D.标况下,11.2LNO与11.2LO2混合后发生反应2NO+O2=2NO2,生成0.5molNO2并剩余0.25molO2,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0.75mol,但存在,则反应后的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75mol大于0.5mol,即所含分子数小于0.75NA大于0.5NA,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则物质B反应了0.5mol,物质A反应了1mol,A的转化率为;
故答案选C。
4.B
【详解】A.加催化剂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选项A错误;
B.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选项B正确;
C.大部分热反应都需要活化能的推动,但是光反应就不需要,选项C错误;
D.催化剂只能对主反应即生成目标产物的那个反应起起作用,这样在转化率一定的时候的确目标产物的比例会加大,并不是催化剂对所有反应都能同等程度促进,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A
【详解】①总体积不变,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若生成物的体积增大小于混合物总体积增大,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可能降低,①错误;
②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正确;
③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但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③错误;
④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比改变条件前大,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正确。
故选A。
6.D
【详解】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反应前后气态物质体积不相等,要满足等效平衡,需将NH3的物质的量经“一边倒”全部转化为反应物的投入量,将相关数据代入计算可知,A、B、C项均与原平衡等效,而D项经转化后得到1 mol N2、3 mol H2,与原平衡不等效。
7.C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H>0,焓变为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且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始终态、同种物质的气态比液态能量高,以此来解答。
【详解】A.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A项正确;
B.焓变为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之差,则反应的△H=E1 E2,B项正确;
C.同种物质的气态比液态能量高,则若生成物中某一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则该反应的△H减小,C项错误;
D.加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始终态,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H,D项正确;
答案选C。
8.D
【分析】改变反应物浓度、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接触面积、改变压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催化剂都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减慢糕点腐败变质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未成熟的猕猴桃与成熟苹果一起密封放置,加快猕猴桃成熟的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牛奶在冰箱里保存,降低温度,减缓食物变质的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
D.高炉炼铁增加高炉的高度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9.B
【详解】A. 由5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知n(E)=0.5 mol·L-1·min-15min0.4L=1 mol,又因为此时测得D为2 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m值为2,故A错误;
B. 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E,同时消耗1molB,因此B的转化率=100%=25%,故B正确;
C. 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molE,同时消耗2molA,因此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5mol-2mol+4mol-1mol+2mol+1mol=9 mol,故C错误;
D. 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5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2=1.0 mol·L-1·min-1,故D错误;答案选B。
10.B
【详解】A.冰箱中温度较低,食物放在冰箱中,可减慢反应速率,故不选A;
B.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选B;
C.橡胶制品中添加抑制剂,可减小橡胶老化的速率,故不选C;
D.在月饼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可抑制月饼的氧化,减慢氧化反应速率,故不选D;
故选:B。
11.B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A.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的反应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故B选;
C.与生成的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加压有利于与生成,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12. > p1、p2、p3 1/5 p1 20 20% 小于 H2S的物质的量固定,投料比越大(即a值越大),CO转化率越低,但反应速率越快,达平衡时间越短
【详解】(1)①根据图象,升高温度,H2S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答案为>;
②2H2S(g) 2H2(g)+S2(g)△H>0,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H2S的转化率减小,则压强关系为:p1<p2<p3,故答案为p1<p2<p3;
③M点的H2S转化率为50%,总压为p1,设H2S起始量为2mol,
2H2S(g) 2H2(g)+S2(g)
起始量(mol) 2 0 0
变化量(mol) 1 1 0.5
平衡量(mol) 1 1 0.5
平衡分压 p1 p1 p1
Kp==p1,故答案为p1;
(2)① CO(g)+H2S(g)COS(g)+H2(g)
开始(mol/L) 4.5 0 0
反应(mol/L) 2 2 2 2
平衡(mol/L)-2 2.5 2 2
K==0.2,解得:a=20,平衡时CO的转化率=×100%=20%,故答案为20;20%;
②根据曲线Ⅰ和Ⅱ表示该温度下,CO和H2S投料比[n(CO)/ n(H2S)]不同时,CO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象,H2S的物质的量固定,投料比越大(即a值越大),CO转化率越低,但反应速率越快,达平衡时间越短,则曲线Ⅰ中a值小于曲线Ⅱ中a值,故答案为小于;H2S的物质的量固定,投料比越大(即a值越大),CO转化率越低,但反应速率越快,达平衡时间越短。
13. 4.8NA -378.8 kJ/mol ADE 变小 变小
【分析】92g气态二甲醚25℃,101kPa时燃烧放热2910kJ,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l) △H= -1455kJ/mol ①
(1)当燃烧放热582kJ热量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393.5kJ/mol;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H= - 393.5kJ/mol ②
H2(g)+O2(g)=H2O(l) △H= - 285.8kJ/mol ③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4+③×6-①×2,即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
(3)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 CH3OCH3(g)+3H2O(g) △H<0
①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则对题给反应来说,二者的浓度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反应方向相同;
C.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容器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反应达平衡;
E.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平衡状态。
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
【详解】92g气态二甲醚25℃,101kPa时燃烧放热2910kJ,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l) △H= -1455kJ/mol ①
(1)当燃烧放热582kJ热量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8NA。答案为:4.8NA;
(2)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393.5kJ/mol;
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H= - 393.5kJ/mol ②
H2(g)+O2(g)=H2O(l) △H= - 285.8kJ/mol ③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4+③×6-①×2,即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 △H= -378.8kJ/mol。答案为:-378.8 kJ/mol;
(3)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 CH3OCH3(g)+3H2O(g) △H<0
①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则对题给反应来说,二者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反应方向相同,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不合题意;
C.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容器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C不合题意;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反应达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E.反应产生的热量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平衡状态,E符合题意;
故选ADE。答案为:ADE;
②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H3OCH3的产量将变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将变小。答案为:变小;变小。
【点睛】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时,同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写出无数个,但反应热△H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14. 0.0125 1.0 催化剂 > 0.25 1.2 增大A的浓度 0.5 50%
【分析】(1)根据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
(2)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
(3)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依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计算得到800°C的平衡常数;
(4)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依据平衡常数计算。
【详解】(1)在实验1,反应在0至20分钟时间内A的平均速率v===0.0125mol/(L min);
(2)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 L-1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2组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3)实验1、3比较,温度相同,10min-20min时,实验3的浓度减少量都大于实验1的,所以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的,即v3>v1;根据相同条件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实验3的起始浓度大于实验1的,即c3>1.0mol L-1,800℃时;
2A B + D
起始量(mol/L) 1.0 0 0
变化量(mol/L) 0.5 0.25 0.25
平衡量(mol/L) 0.5 0.25 0.25
平衡浓度K===0.25;
实验3的温度与实验1的温度相同,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2A B + D
起始量(mol L-1) c3 0 0
反应量(mol L-1) c3-0.6 (c3-0.6) (c3-0.6)
平衡量(mol L-1) 0.6 (c3-0.6) (c3-0.6)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解得:c3=1.2;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但达平衡时3组的时间与1组相同,所以只能是增大A的浓度;
(4)800℃时,2A B+D K=0.25,则 B+D 2A反应的平衡常数==4,设B消耗物质的量浓度为x;
反应 B + D 2A
起始量(mol/L) 0.5 0.5 0
变化量(mol/L) x x 2x
平衡量(mol/L) 0.5-x 0.5-x 2x
平衡常数K===4,计算得到x=0.25mol/L;
达到平衡A的浓度=2×0.25mol/L=0.5mol/L,
B的转化率=×100%=50%。
15.(1) < <
(2)BD
(3)CDE
【详解】(1)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该反应为熵减反应,,因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所以;
(2)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故A错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产物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增加,故B正确;
C.恒容下充入He,使体系的总压强增大,容器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甲醇的产率不变,故C错误;
D.再充入amolCO和3amolH2,可等效为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增加,故D正确;
故选BD。
(3)A.恒压时充入无关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A不符合题意;
B.恒容时充入无关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恒容时充入CO,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C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D符合题意;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E符合题意;
故选CDE。
16. 0.12mol·L-1·min-1 21.87 AC 有副反应发生 < 平衡后,升高温度,产率降低 BD
【详解】(1)
①v(H2)==0.12mol·L-1·min-1;
②K===21.87mol2 L-2;
③A.v逆(H2)=3v正(CO),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有v正(H2)=3v正(CO),故v逆(H2)=v正(H2),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选;
B.参与反应的物质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故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不选;
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则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选项C选;
D.反应开始时加入2 mol CH4和2 mol H2O(g),反应过程中两者的物质的量始终保持相等,c(CH4)=c(CO)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不选。
答案选AC;
(4)① 290℃前,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根据反应2CO(g) + 4H2(g)CH3OCH3(g)+ H2O(g)可知甲醚是生成物,产率应该降低,但反而增大,证明还有另外的反应生成甲醚,即CO的转化率和甲醚产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是有副反应发生;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平衡后,升高温度,产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b<0。
(3)根据表中数据知,甲丙中各反应物的浓度相等,所以相当于等效平衡,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相等;乙中各反应物浓度是甲的2倍,且压强大于甲,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时乙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甲;
A.甲丙中各反应物的浓度相等,n2=3.2,乙压强大于甲乙,平衡正向移动,n1>3.2,选项A错误;
B.甲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相等φ甲 =φ丙,乙压强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乙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甲,故φ甲 =φ丙>φ乙,选项B正确;
C.甲丙中各反应物的浓度相等,为等效平衡,反应速率相等,ν丙=ν甲,乙中各反应物浓度平衡时接近甲丙的二倍,反应速率较大,ν乙>ν丙=ν甲,选项C错误;
D.体积相同的容器中,甲丙等效,单位体积气体总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压强相等P甲 =P丙,乙中平衡时单位体积气体总物质的量接近甲丙的二倍,P乙>P甲 =P丙,选项D正确。
答案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平衡计算分析,主要是恒温恒压、恒温恒容容器中平衡的建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应用。等效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
17. 大于 0.00100 75% 大于 K2= (0.16mol·L-1)2/(0.020 mol·L-1) =1.3 mol·L-1 大于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大于0;根据题给图象可知,0—60s时段,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为0.060 mol·L-1,根据公式v=△c/△t计算,v (N2O4)=0.00100mol·L-1·s-1;由图象可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平衡浓度为0.120 mol·L-1,四氧化二氮的平衡浓度为0.040 mol·L-1,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0.12÷(0.12+0.04)×100%=75%。
(2)①根据题意知,改变反应温度为T后,c(N2O4)以0.0020 mol L-1 s-1的平均速率降低,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所以为温度升高,T大于100℃
②根据题意知,平衡时,c(NO2)=0.120 mol·L-1+0.002 mol·L-1·s-1×10s×2=0.160mol·L-1,c(N2O4)=0.040 mol·L-1-0.002 mol·L-1·s-1×10s=0.02mol·L-1,K2= (0.160mol·L-1)2÷0.020mol·L-1=1.3mol·L-1。
(3)迅速充入含0.08mol的NO2和0.08mol N2O4的混合气体后,Q=(0.12+0.08)2÷(0.040+0.08)=0.3318.(1)-28.5 (2)C3(CO2)/C3(CO) 减小 (3)①60% ②ab (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详解】试题分析:(1)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 mol-1
②C(石墨)+CO2(g)=2CO(g)△H2=+172.5kJ mol-1;①-②×3得到Fe2O3(s)+3CO(g)=2Fe(s)+3CO2(g),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反应的焓变=+489.0kJ mol-1-3×(+172.5kJ mol-1)=-28.5kJ mol-1。
(2)Fe2O3(s)+3CO(g) 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3)①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甲容器内浓度商Qc=1,小于平衡常数,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设消耗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则:
Fe2O3(s)+3CO(g) 2Fe(s)+3CO2(g)
起始量(mol):1 1
变化量(mol):x x
平衡量(mol):1-x 1+x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故=64,解得x=0.6,故CO的转化率=0.6mol/1mol×100%=60%,②a.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体积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密度发生变化,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甲为等效平衡,平衡时CO的含量相等,由于CO的含量=,则平衡时甲、乙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mo/L:3mol/L=2:3,故b正确;d.Fe2O3为固体量,增加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故c错误,故选a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反应热计算等。
【名师点晴】化学平衡图表题,首先要搞变量间的关系,搞清楚变化趋势,确定平衡状态,再结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进行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一定要紧扣公式,搞清平衡时的浓度的变化及化学计量数;分析平衡的移动时要将反应原理与改变的条件相结合,可先确定移动的方向,再反应推测影响因素;至于平衡的计算可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可能繁点但相对要容易得多,也不易出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B卷苏教版(含解析)

下一篇:山西省太原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