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
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食品,也不可长期盛放腌制食品
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开始有沉淀生成,而后会溶解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 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单质能与酸、碱反应,腐蚀铝制容器,腌制食品中含有NaCl,Al、NaCl、空气构成原电池,加速铝制品的腐蚀,故A说法正确;
B.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硫酸为电解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然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硫酸铁和水,故B说法正确;
C.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不是二氧化硅,故C说法错误;
D.补铁剂中铁元素以亚铁离子形式存在,容易被氧气氧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因此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维生素C可以防止补铁剂被氧化,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2. 下列变化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和SO2可使品红褪色
B. 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结合成无色物质,它们原理不同,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吸附色素,属于物理变化,它们原理不同,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浓度降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减少使浓度降低,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变质,二者原理相同,故D正确;
答案为D。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 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作膨松剂
C. 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 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不易燃烧,可以用于制备防火木材,A错误;
B.小苏打用作糕点的膨松剂,是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错误;
C.氯气没有漂白性,是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杀菌、消毒,C错误;
D.液氨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常用作制冷剂,D正确;
故答案为:D。
4.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是
A. 强碱性溶液中:Na+、K+、SO、AlO
B. 含有0.1 mol·L-1Fe3+的溶液中:K+、Mg2+、Cl-、I-
C. 无色透明溶液中:HCO、Na+、Cl-、OH-
D. 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Na+、Cu2+、Cl-、SO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强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均能存在,A正确;
B.铁离子能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碳酸氢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C错误;
D.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强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不能存在,D错误;
故选A。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与盐酸:CO + 2 H+ = H2O + CO2↑
B.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
C.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2H+=SO2↑+H2O
D. 向NaHSO4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使溶液呈中性:Ba2++ 2OH—+ 2H++ SO=BaSO4↓+ 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根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铁离子能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硝酸具有氧化性,能与亚硫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滴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钡离子和氢氧根的比例为1:2,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选D。
6.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6克钠与足量的水反应时失电子数目为0.2NA
B. 0.5mol/L MgCl2溶液,含Cl-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92 g的 NO2和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在标准状况下,22.4LNH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钠为1价金属,0.2mol钠完全反应失去0.2mol电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选项A正确;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个数,选项B不正确;
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92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含6NA个原子,选项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NH3为1mol,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7.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 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B.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Z >X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 Z >Y
【答案】D
【解析】
【分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为O,Z为S,W为Cl,X为C。
【详解】A.Y与Z形成的化合物SO2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A正确;
B.W的单质为Cl2,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Cl>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2CO3,C正确;
D.非金属性O>Cl>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Cl>H2S,D错误;
故选D。
8.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O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 Cl2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Cl2有氧化性
C SO2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H3 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NH3有碱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O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法收集,A项错误;
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溶液变蓝,B项正确;
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C项错误;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法收集,D项错误;
答案选B。
9.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A错误;
B.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以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则不一定含有Cl-,故B错误;
C.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是否呈紫色,则由操作可知溶液中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K+,故C错误;
D.先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入氯水,溶液变红,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 大理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可以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和SO2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质,且漂白的原理相同
B. 由SiO2+Na2CO3Na2SiO3+CO2↑可知,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
C.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变浑浊
D. 制取玻璃、纯碱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与有机色质化合为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而Cl2没有漂白性,其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色物质褪色,具有漂白性,选项A错误;
B.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不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原理,不能说明酸性强弱,选项B错误;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而是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制取玻璃、加热分解碳酸氢钠制取纯碱,两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但制备漂白粉的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化为-1、+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 反应3Cu2S+16HNO3=3Cu(NO3)2+3CuSO4+10NO↑+8H2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4e-
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
C. 若有16mol的硝酸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Cu2S的物质的量为3mol
D. 若有3molCu2S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0mol
【答案】D
【解析】
【分析】3Cu2S+16HNO3=3Cu(NO3)2+3CuSO4+10NO↑+8H2O,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2价,硫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6价,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2价,所以Cu2S在反应中做还原剂,每3molCu2S反应电子转移30mol;16mol的硝酸参加反应,其中有10mol起氧化剂作用,有6mol起酸性作用 ;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0e-,选项A错误;
B.该反应中氧化剂HNO3与还原剂Cu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选项B错误;
C.若有16mol的硝酸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Cu2S的物质的量为3mol,选项C错误;
D.若有3molCu2S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0mo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2. 四支相同试管分别充满下列气体①②③和(体积比)④和(体积比),把四支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它们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试管的体积为4体积;①3NO2+H2O=2HNO3+NO,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1=体积;②能完全溶于水,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2=4体积;③4NO2+O2+2H2O=4HNO3,和体积比,则和各为2体积,2体积和0.5体积反应生成硝酸,剩余1.5体积,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3=2.5体积;④能完全溶于水,和体积比,则和各为2体积,试管内剩余2体积,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4=2体积;所以,选A。
13.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
B. 通入CO2的体积为448mL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2∶1
【答案】D
【解析】
【分析】加入盐酸体积为25mL-100mL时有气体产生,发生的离子反应为,加入盐酸体积为0-25mL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详解】A.加入盐酸体积100mL时,溶质的成分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A错误;
B.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CO2的体积,B错误;
C.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2CO3和NaHCO3,C错误;
D.根据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HCO3和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D正确;
故选D。
14. 在混合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 L-1和0.1mol L-1,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铜与投入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硫酸提供氢离子确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继续反应,反应实质为:3Cu+8H++2NO=3Cu2++2NO+4H2O,根据反应的量来确定消耗的铜以及生成气体的量,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判断,以此来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实质:3Cu+8H++2NO=3Cu2++2NO+4H2O,1.92g铜粉物质的量= =0.03mol,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 L-1和0.1mol L-1,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0.1L×0.4mol/L+0.1L×0.1mol/L×2=0.06mol,依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铜剩余,根据反应可知:8H+~3Cu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06mol×=0.0225mol,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5mol/L;
故选B。
第Ⅱ卷(选择题 共58分)
15.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种好方法。硫或氮及其化合物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填“碱”或“氧化物”)。
(2)芒硝的化学式为_______,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芒硝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D可以为或,已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与(蒸气)的质量比为,则_______。
(5)下列物质能与发生反应,其中体现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溴水 c.品红溶液
(6)常温下,G的浓溶液可以用干燥的铁或铝容器盛装,原因是_______。
(7)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硝酸钠,同时紫红色溶液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答案】(1)氧化物 (2) ①. ②. 黄色
(3)
(4)8 (5)漂白性
(6)常温下,铁或铝被浓硝酸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合理即可)
(7)
【解析】
【小问1详解】
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小问2详解】
芒硝的化学式为,芒硝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的颜色为黄色;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D可以为或,已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与(蒸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解得:;
【小问5详解】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体现其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溴水反应体现其还原性,与品红溶液反应,体现其漂白性;
【小问6详解】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干燥的铁或铝容器盛装,是因为常温下,铁或铝被浓硝酸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小问7详解】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硝酸钠,同时紫红色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元素①⑤组成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元素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热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元素⑦与⑨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③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④⑤⑥⑧形成的简单离子,其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 ① 第二周期第VIA族 ②. N2O5
(2) (3)C+4HNO3(浓) CO2↑+4NO2↑+2H2O
(4)Al3++3NH3 H2O=Al(OH)3↓+3NH
(5)Mg2+
【分析】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分别为H、C、N、O、Na、Mg、Al、S、Cl元素。
【小问1详解】
元素④为8号元素氧,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二周期VIA族。元素③为7号元素氮,最高价氧化物为五氧化二氮,化学式为N2O5。答案为:第二周期VIA族;N2O5;
【小问2详解】
元素①⑤组成化合物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H-离子结合而成,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元素②和③分别为碳、氮元素,碳单质与热的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故答案为:C+4HNO3(浓)CO2↑+4NO2↑+2H2O;
【小问4详解】
元素⑦与⑨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元素③的氢化物为,氨气溶于水得到弱碱NH3 H2O,氯化铝与一水合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H2O=Al(OH)3↓+3NH,故答案为:Al3++3NH3 H2O=Al(OH)3↓+3NH;
【小问5详解】
元素④⑤⑥⑧分别为O、Na、Mg、S,简单离子分别为。其中核外电子层2层,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离子半径减小,离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离子半径最大,则四种简单离子半径为:Mg2+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F中加入氨水的现象(在空气中进行)___________,此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在E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
II.某溶液只可能含有 Fe3+、Mg2+、Cu2+、NH、Al3+、Cl-、OH-、CO、K+ 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缓缓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可知:
(5)该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6)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答案】(1)Fe2O3
(2)Fe3O4 + 8H+ = Fe2+ + 2Fe3+ + 4H2O
(3) ①.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②. Fe2+ + 2NH3· H2O = Fe(OH)2↓ + 2NH ③. 4Fe(OH)2+O2+2H2O=4Fe(OH)3
(4)溶液变为红色 (5)NH、Mg2+、Al3+、Cl-
(6)K+
【解析】
【分析】C为Fe3O4,B为Fe2O3,D为Fe(OH)3,则A为单质铁,与氧气生成Fe2O3和Fe3O4,Fe3O4与酸反应生成Fe2+和Fe3+,E到D发生,F到D发生,以此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B为Fe2O3;
故答案为:Fe2O3;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反应③为;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Fe2+中加入氨水的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亚铁离子与氨水产生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在氧气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E为Fe3+溶液,加入KSCN后溶液显红色;
故答案为:溶液变为红色;
【小问5详解】
向该溶液中缓缓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镁离子或铝离子产生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沉淀,且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铁离子和铜离子;又因为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溶解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则原溶液中既含镁离子也含铝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应该含有阴离子即为氯离子;
故答案为:、Mg2+、Al3+、Cl-;
【小问6详解】
根据分析,无法确定的离子为钾离子;
故答案为:K+。
18.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和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把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换为紫色石蕊溶液,B、D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漂白性的强弱。
①盛有浓硫酸洗气瓶除干燥气体且使气体充分混合外,另外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作答);
【答案】(1)分液漏斗
(2)Na2SO3+H2SO4=Na2SO4+H2O+SO2↑
(3) ①. 加热B中褪色后溶液时,又变为红色 ②. 紫色石蕊变红 ③. 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4) ①. 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控制气体的比例 ②. Cl2+SO2+2H2O = 2HCl +H2SO4
【解析】
【分析】A中70%的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SO2,B中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E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Cl2,通入B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不恢复原色,C为SO2和Cl2的尾气处理装置。
【小问1详解】
盛装70%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加热B中褪色后溶液时,又变为红色;若把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换为紫色石蕊溶液,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氯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故B、D中的现象分别为:紫色石蕊变红、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小问4详解】
盛有浓硫酸洗气瓶除干燥气体且使气体充分混合外,另外一个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控制气体的比例;氯气和SO2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可能原因是:Cl2+SO2+2H2O = 2HCl +H2SO4。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
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食品,也不可长期盛放腌制食品
B.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开始有沉淀生成,而后会溶解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 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
2. 下列变化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氯水和SO2可使品红褪色
B. 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硅酸钠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 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用作膨松剂
C. 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 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4.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Na+、K+、SO、AlO
B. 含有0.1 mol·L-1Fe3+的溶液中:K+、Mg2+、Cl-、I-
C. 无色透明溶液中:HCO、Na+、Cl-、OH-
D. 与铝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Na+、Cu2+、Cl-、SO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CO3溶液与盐酸:CO + 2 H+ = H2O + CO2↑
B.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
C.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2H+=SO2↑+H2O
D. 向NaHSO4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使溶液呈中性:Ba2++ 2OH—+ 2H++ SO=BaSO4↓+ 2H2O
6.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6克钠与足量的水反应时失电子数目为0.2NA
B. 0.5mol/L MgCl2溶液,含Cl-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92 g的 NO2和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在标准状况下,22.4LNH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7.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 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B. 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Z >X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 > Z >Y
8. 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O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 Cl2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Cl2有氧化性
C SO2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H3 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NH3有碱性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 A B. B C. C D. D
10. 大理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可以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和SO2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质,且漂白的原理相同
B. 由SiO2+Na2CO3Na2SiO3+CO2↑可知,H2CO3酸性强于H2SiO3
C.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变浑浊
D. 制取玻璃、纯碱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1. 反应3Cu2S+16HNO3=3Cu(NO3)2+3CuSO4+10NO↑+8H2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4e-
B.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
C. 若有16mol的硝酸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Cu2S的物质的量为3mol
D. 若有3molCu2S参加反应,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0mol
12. 四支相同试管分别充满下列气体①②③和(体积比)④和(体积比),把四支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试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它们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13.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
B. 通入CO2的体积为448mL
C.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 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2∶1
14. 在混合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向该溶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15 B. 0.225 C. 0.35 D. 0.45
第Ⅱ卷(选择题 共58分)
15.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种好方法。硫或氮及其化合物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填“碱”或“氧化物”)。
(2)芒硝的化学式为_______,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芒硝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D可以为或,已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与(蒸气)的质量比为,则_______。
(5)下列物质能与发生反应,其中体现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溴水 c.品红溶液
(6)常温下,G的浓溶液可以用干燥的铁或铝容器盛装,原因是_______。
(7)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硝酸钠,同时紫红色溶液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元素①⑤组成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元素②的单质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热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元素⑦与⑨形成的化合物与元素③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元素④⑤⑥⑧形成的简单离子,其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7. I.图中A、B、C、D、E和F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C为有磁性的黑色晶体,B常用于油漆和涂料,D为红褐色沉淀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F中加入氨水的现象(在空气中进行)___________,此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在E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
II.某溶液只可能含有 Fe3+、Mg2+、Cu2+、NH、Al3+、Cl-、OH-、CO、K+ 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缓缓加入NaOH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可知:
(5)该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6)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18.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和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盛装70%浓硫酸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把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换为紫色石蕊溶液,B、D中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漂白性的强弱。
①盛有浓硫酸洗气瓶除干燥气体且使气体充分混合外,另外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