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章节训练(含解析) ---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章节训练---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是婷婷同学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在滴有少量红墨水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后红色会逐渐消失
B.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C.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干燥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壁会出现水雾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的质量会减少
2.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食醋 C.生理盐水 D.牛奶
3.改变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行的方法是
A.恒温蒸发少量溶剂 B.加入硝酸钾固体
C.降低温度到10℃ D.升高温度到30℃
4.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再加水至原来的质量,然后再取其中的一半,则最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 B.5% C.2.5% D.7.5%
5.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U型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则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氯化钠固体
6.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B.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D.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之一是要与水接触
7.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
B.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
C.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8.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
C.粗盐溶解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牛奶 B.植物油 C.碳酸钙 D.硫酸铜
10.t℃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7克x物质,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克y物质,7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9克z物质,则在t℃时x、y、z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1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纯碱 C.花生油 D.牛奶
12.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B.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C.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1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30℃时,两物质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物质的质量分数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4.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搅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溶解。结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
B.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②>③>④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D.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降温
二、填空题
15.I.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所示。
(1)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2) 40℃时,把40 g A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是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20℃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B物质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
II.下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钾是硫,乙是钠。据此回答:
(1)m=_________,在这两种原子中,______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2)上述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6.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2)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温室效应主要由CO2、CO、SO2三种气体中的______(填化学式)气体造成的。
17.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2)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1.6g。
(3)图中点A所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
18.如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 (单位:g),请回答。
温度 (℃) 10 20 30 40 50 60
甲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乙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丙 0.182 0.165 0.160 0.141 0.132 0.121
①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
③物质在20℃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丙物质的溶解性是_____;
④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⑤5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四、实验题
19.用氢氧化钠和水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图所示:。
(1)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用字母代号表示);
(2)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用字母代号表示);
(3)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l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氢氧化钠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
(4)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综合应用题
20.根据所给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3)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两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有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分别降温到t1℃,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析出氯化钾晶体的质量
C 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保持t2℃不变,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六、计算题
21.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量是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配制1L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mL(计算时,将水 25%和0.5%过氧乙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预测合理;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预测合理;
C、蜡烛主要含有碳、氢元素,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预测合理;
D、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预测不合理。
故选D
2.D
【详解】A、碘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食醋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C
【详解】A.恒温下蒸发水,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但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本选项错误;
B.因为该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固体不溶解,质量分数不变,故本选项错误;
C.2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10℃时,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会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变小,但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本选项正确;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则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此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4.B
【详解】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00g,则100g氢氧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为50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加5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再取其中的一半,则最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故选B。
5.B
【分析】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升右降,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压强减小,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可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使液面左升右降。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装置内压强增大,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降右升,故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升右降,故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降右升,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解温度变化不大,装置内温度无明显变化,压强无明显变化,U型管两端的液面也无明显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可以判断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通过观察碘在水中不溶解,在汽油中能溶解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 将大小相同的品红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在热水中扩散快,故可以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两只试管中的铁钉都和水接触,一只生锈一只不生锈,不能说明需要水参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为:D。
7.B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NaOH固体时,砝码应放在右盘,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B、配制100g12%的NaOH需要NaOH的质量为100g×12%=12g,需水的质量为100g-12g =88g,合水的体积为88mL,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选取的量程要大于所测液体体积且最接近,以减小误差,因此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故选项做法正确;
C、定量称量12g氯化钠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氯化钠;若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因此应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量筒是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作为溶解仪器,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蒸发滤液时,等出现大量固体再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不能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那样会使晶体蹦溅,选项错误;
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100g×8%=8g,水为100g-8g=92g,选项错误;
C.粗盐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率;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选项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牛奶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能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得溶液为蓝色溶液,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t℃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7克x物质,则X的溶解度为:=14g;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克y物质,则y的溶解度为:=15g;7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9克z物质,则z的溶解度为:=12g,故x、y、z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y>x>z;
故选:C。
11.B
【详解】A、面粉和水混合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
B、纯碱碳酸钠溶于水,和水混合后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
C、花生油和水混合物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
D、牛奶和水混合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B。
12.D
【详解】A、探究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A错。
B、向水中吹气,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B错。
C、稀盐酸和碳酸氢钠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天平不平衡,无法验证质量守恒,C错。
D、相同质量1g碘在不同溶剂中,溶解不同,说明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3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在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A物质,所以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有5g溶质没有溶解,不符合题意;
B、30℃时,溶解度: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符合题意;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降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加入溶质等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磷酸氢二铵的溶解度是40g,即0℃时,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充分溶解后到饱和状态,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不能认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②=③>④,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NH4H2P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正确;D、Ce2(SO4)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升温,错误。故选C。
15. 40 不饱和 28.6% 氢氧化钠 16 硫或S或甲 S2- Na2S
【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40g,故将40g的A物质加入100g的水中后,完全溶解,是不饱和溶液;
(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20℃时,将盛有B物质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B物质的温度的升高,故加入的物质可以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II(1)硫是16号元素,故m=16,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故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该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离子符号为S2-
(2)钠原子与硫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二者形成的化学式为Na2S;
16.(1)压强
(2)吸附
(3)CO2
【解析】(1)
打开汽水瓶塞,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打开瓶塞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而逸出。
(2)
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
(3)
温室效应主要由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的,故填CO2。
17. 增大 小于 不饱和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小于31.6g;
(3)图中点A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所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35.8 乙 微溶 乙>甲>丙 乙
【详解】①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5.8g;
②由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表数据,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乙;
③2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0.165g,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
④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36.3g、45.8g、0.160g,则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乙,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
19. ECADB C 11.5g 偏小
【详解】(1)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其正确顺序为ECADB;
(2)C操作中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
(3)C操作中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氢氧化钠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是15g-3.5g=11.5g;
(4)此操作称量的氢氧化钠偏少,所以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20. 硝酸钾 62.5g 降温结晶 AC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详解】(1)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所以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
(2)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2.5g的晶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5g;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硝酸钾和氯化钾的两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A、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分别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分别升温至t3℃,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保持t2℃不变,则溶解度不变,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故答案为:(1)硝酸钾;(2)62.5g;(3)降温结晶;(4)ACD。
【点睛】掌握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76;(2)1:2;(3)O;(4)20
【详解】(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量为:12×2+1×4+16×3=76;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3)=1:2;
(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1g/cm3=1g/mL。设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为v,则:1L×1000mL/L×1g/mL×0.5%=v×1g/mL×25%,v=20mL,故需要2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为20mL。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化学人教版九下课前预习练:9.2 溶解度(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 (06)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北京专用、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