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6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单选题
1.(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
A CaO(CaCO3) 高温煅烧
B Na2SO4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后过滤
A.A B.B C.C D.D
2.(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3.(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除去N2中混有的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加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4.(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香水要密闭保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5.(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食盐作调味剂
D.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6.(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增大
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二、填空题
7.(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在实验过程中常会得到混合物,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入氯化氢,原因是____________。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回收金属铜。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8.(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初中常见含钙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Ca(OH)2的俗称是 ____________。
(2)①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
(3)②反应 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③反应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9.(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
(1)“碳达峰”是指CO2排放量达到最高值。下列有利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__________。
A.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清洁能源
C.使用脱硫煤
D.提倡使用电动汽车
(2)“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_作用;科技人员也能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一种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0.(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并且____________,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____________。
(3)若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1.(2021·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从A~F中选填)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 ______(从A~F中选填)装置。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实验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______。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
(5)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 ______。
12.(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处。(填①或②)
(3)若用B装置制取CO2气体,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用D装置干燥CO2气体,D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___。
(4)B、C装置均可用来制取气体,C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____;实验室更多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3.(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某活动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
14.(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还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5.(2020·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质量不同,产物可能有所不同。
【已有知识】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___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生成的产物可能不同。请完成下列空格中的化学方程式。
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 产物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一 1:1 CaCO3、NaOH、H2O
反应二 1:2 CaCO3、Na2CO3、H2O
反应三 1:1.5 CaCO3、NaOH、Na2CO3、H2O ____________
【产物探究】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欲对上述反应三得到的相关产物进行探究,请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可选试剂:稀盐酸、Ba(OH)2溶液、BaCl2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信息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钡为白色不溶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l:将Ca(OH)2与NaHCO3按化学计量数1:1.5 混合,在水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产物中有碳酸钙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产物中有碳酸钠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产物中有氢氧化钠
【深入思考】有的同学认为在上述步骤2中也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__________。
16.(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某活动小组对教材中关于钟乳石形成过程的介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查阅资料:(1)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
(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Ca(HCO3)2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生成的沉淀物是___________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继续通入CO2 浑浊液又变澄清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步骤3:加热步骤2所得溶液 溶液又变浑浊 溶洞中能通过___________个反应把CaCO3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NaOH和Ca(OH)2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NaOH溶液是否也能与CO2反应生成NaHCO3?
【探究活动二】CO2通入NaOH溶液中,产物中是否有NaHCO3?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1: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CO2 无明显现象 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Ca(NO3)2溶液 澄清溶液变浑浊 加入过量Ca(NO3)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___________
步骤3: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 有气体生成 通入NaOH溶液中的CO2足够多时,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NaHCO3生成。
反思提升:(1)若要用CO2与Ca(OH)2溶液反应获得CaCO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你对化学反应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说法错误;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说法正确。
故选:C。
3.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除去固体、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炽热的炭层能与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铁粉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正确;
C、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香水要密闭保存,故选项正确;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所以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故选项正确。
故选A
5.D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用小苏打烘焙糕点,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B正确;
C、食盐具有咸味,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生活中常用食盐作调味剂,故C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与水垢不反应,因此不能用纯碱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D不正确。故选D。
6.B
【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是由于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并不是分子体积变小,该选项说法错误;
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B。
7. 盐酸具有挥发性 铜和铁 置换反应
【详解】(1)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入氯化氢。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盐酸具有挥发性;;
(2)铁比铜活泼,所以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和过量的铁,铁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可回收金属铜。铁与硫酸铜以及硫酸反应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铜和铁;置换反应。
8.(1)熟石灰(或消石灰)
(2)分解反应
(3)放出
(4)CO2+Ca(OH)2=CaCO3↓+H2O
【分析】(1)
Ca(OH)2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氢氧化钙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
(2)
①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
②反应是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放出;
(4)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在实验室中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
9.(1)ABD
(2) 光合 CO2+3H2CH3OH+H2O
【解析】(1)A 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够减少树木的砍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B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C 使用脱硫煤,能够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但依然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错误;D 提倡使用电动汽车,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故填ABD。
(2)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光合;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3H2CH3OH+H2O。
10. 长颈漏斗 A 不易溶于水 正 熄灭酒精灯 B C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与水反应,并且不易溶于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3)装置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装置C收集;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A;不易溶于水;正;熄灭酒精灯;;B;C;。
11.(1)锥形瓶
(2) D
(3)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5)浓硫酸
【分析】(1)
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
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有棉花,所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D。
(3)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
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装置中关闭活塞,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进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排出,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
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12.(1)锥形瓶
(2) ②
(3) 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浓硫酸
(4) 打开活塞,固液混合,反应发生;关闭活塞,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操作方便或锥形瓶容积大等(答一点即可)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②处。
(3)若用B装置制取CO2气体,为防止生成的氧气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伸入液面下,故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用D装置干燥CO2气体,D装置中应盛放浓硫酸。
(4)C装置含有多孔隔板,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原理是打开活塞,固液混合,反应发生;关闭活塞,固液分离,反应停止;B装置可以随时滴加液体,操作方便,并且锥形瓶容积大,故实验室更多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原因是操作方便或锥形瓶容积大等(答一点即可)。
13.(1)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
(2) 不能 与氧气接触 不助燃
【详解】(1)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观察到红磷,白磷均与氧气接触,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
(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不助燃。
14.(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
(3)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4)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详解】(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入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在C处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故实验中还需补充的一个装置C是在右端导管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15.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足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不可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可能和氢氧化钠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已有知识:根据碳在氧气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的原理分析;
查阅资料:根据反应一和反应二写出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5时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探究: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分析;
深入思考: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
【详解】已有知识: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当氧气充足时,产物是二氧化碳;当氧气不充足时,则能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查阅资料:Ca(OH)2与NaHCO3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5时,即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系数比为2:3时,氢氧化钙提供4个氢氧根离子,和3个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其中3个氢氧根离子和3个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3个碳酸根离子,剩下1个氢氧根离子不反应,2个钙离子结合2个碳酸根生成碳酸钙沉淀,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将前面的反应一和反应二的方程式加起来,左边反应物相加,右边生成物相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物探究:步骤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说明产物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深入思考:在上述步骤2中不可以加入氯化钙溶液来证明产物中有碳酸钠,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可能和氢氧化钠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沉淀,影响实验结果。
16. 碳酸钙##CaCO3
2 OH﹣##氢氧根
碳酸钠##Na2CO3 稀盐酸 有 控制二氧化碳的量(合理即可) 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合理即可)
【详解】探究活动一:
实验过程:
步骤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生成的沉淀物是碳酸钙;
步骤2:继续向浑浊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澄清是因为CaCO3与CO2、H2O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3:CaCO3与CO2、H2O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溶有Ca(HCO3)2的水遇热就会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溶洞中能通过2个反应把CaCO3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形成奇妙的、形态各异的钟乳石;
交流讨论:NaOH和Ca(OH)2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二:
实验过程:
步骤1:取一定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一段时间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2:碳酸钠能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则加入过量Ca(NO3)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步骤3:碳酸氢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步骤2所得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说明通入NaOH溶液中的CO2足够多时,有NaHCO3生成;
反思提升:
(1)若要用CO2与Ca(OH)2溶液反应获得CaCO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控制二氧化碳的量,否则可能生成碳酸氢钙影响产生碳酸钙的质量;
(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得知反应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一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