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定远月考)“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当今社会每个人关注的永恒主题。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花生洗净后可以直接食用
B.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健康
D.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应尽量从保健品中摄取
【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洗净后也不可以食用,不符合题意;
B、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符合题意;
C、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使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符合题意;
D、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通过合理饮食获得,无需从保健品中摄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分析;
B、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C、根据甲醛有毒分析;
D、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通过合理饮食获得分析。
2.(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A.铝合金质轻而坚硬
B.铝有金属光泽
C.铜有导电性
D.铁有导热性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铝合金制作奥运火炬是利用铝合金质轻而坚硬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铝制成很薄的铝箔,是利用铝有很好的延展性,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造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D、铁用来制作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022九下·定远月考)“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食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C.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应该大量服用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发生变质,不能再食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结构,所以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说法不符合题意;
C.、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但是摄入过度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大量服用,说法符合题意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分析;
B、根据甲醛的毒性分析;
C、根据任何营养物质都需适量分析;
D、根据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分析。
4.(2019·宿迁模拟)用土豆淀粉[淀粉:(C6H10O5)n]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符合题意;
B、根据淀粉的化学式 (C6H10O5)n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析
D、根据推广使用“土豆农膜”的好处分析
5.(2022九下·定远月考)海水中富含氯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
【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说法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名称是氯,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6.(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规范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测定溶液的 pH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中,长颈漏斗处漏气,不能保持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试纸湿润后可能会引起测量误差,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检验气密性要用压强差的原理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用途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
7.(2022九下·定远月考)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絮凝剂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用 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配制成 200mL 的 75%的医用酒精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的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有间隔,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00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絮凝剂的吸附沉降分析;
B、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C、根据天然水净化后得到的不是纯水分析;
D、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8.(2022九下·定远月考)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种元素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
C.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生成物中其中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9.(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
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试管中铁钉生锈 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故A符合题意;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①试管中铁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铁钉没有明显现象② 试管中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说明生锈需要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而热水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分析。
B、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分析。
C、根据实验,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
D、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10.(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家中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是杯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B.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浇灭
D.通过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大量的纯净的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在家中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是杯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符合题意。
B.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为的是吸收有毒产物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
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不符合题意。
D.通过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不能得到大量的纯净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D、根据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的原理分析。
11.(2022九下·定远月考)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矿泉水是混合物 B.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D.其中Ca2+ 为金属阳离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该矿泉水是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B.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 x=+4,
C.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D. Ca2+ 带正电荷,为金属阳离子。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D、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2.(2022九下·定远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只能溶解40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二、科普阅读题
13.(2020·西城模拟)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下表。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所示。
某巧克力的营养成分
项目 每 100 g
热量 520 kJ 糖类 59.5 g 脂肪 31.93 g 蛋白质 5.78 g 钠 48 mg 钾 331 mg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 。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答案】(1)糖类
(2)化学
(3)奶油
(4)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
(5)AB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100g中含有59.5g。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约为20,其他固体脂指数均大于20。
(4)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
(5) A、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说法正确;
B、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说明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说法正确;
C、根据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可知,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题目中表进行分析。
(2)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题目中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图进行分析。
(4)(5)根据科普短文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14.(2022九下·定远月考)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长颈漏斗改为 。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铁丝网代替多孔隔板,则产生新增杂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分液漏斗
(2)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CaCO3+2HCl=CaCl2+H2O+CO2↑;Fe+2HCl=FeCl2+H2↑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分液漏斗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配平即可;由于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CaCO3+2HCl=CaCl2+H2O+CO2↑;Fe+2HCl=FeCl2+H2↑
【分析】(1)根据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分析。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2)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
15.(2022九下·定远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1)【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5)【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7)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为了证明盐酸已完全反应,可以加入____(填字母)
A.Fe2O3 B.NaCl溶液
C.Fe D.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1)NaOH+HCl═NaCl+H2O
(2)HCl
(3)12
(4)A;D
(5)产生气泡
(6)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
(7)A;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烧杯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是因为V时,放热最多,恰好完全反应,pH=7;
(4)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故不正确;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OH,故正确;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
D、图2中c→d(稀盐酸过量)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不正确;
故填AD。
(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有气泡冒出,说明稀盐酸过量;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
(7)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可以加入Fe2O3或Fe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是因为加入氧化铁后,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消失,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加入铁后,不产生气泡,说明稀盐酸消失,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填AC。
【分析】(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根据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分析。
(3)根据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是因为V时,放热最多分析。
(4)A、根据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显酸性分析。
B、根据图2中b点,溶液有过量的NaOH分析。
C、根据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
D、根据图2中c→d,完全反应,到稀盐酸过量分析。
(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6)根据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分析。
(7)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
16.(2022九下·定远月考)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 。
(2)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综合利用。
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 不同分离出淡水。
②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 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③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2:
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步骤是 (填序号),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 。
(3)如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①步骤I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原因是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 。
【答案】(1)CH4+2O2CO2+2H2O;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颗粒大小;蒸发结晶;Ⅰ、Ⅱ;Mg(OH)2+2HCl=MgCl2+2H2O;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3)NH3+H2O+CO2+NaCl=NaHCO3+NH4Cl;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颗粒大小不同分离出淡水;故答案为颗粒大小;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分离得到粗盐;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③苦卤加入石灰乳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中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故答案为Ⅰ、Ⅱ;Mg(OH)2+2HCl=MgCl2+2H2O;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3)①步骤Ⅲ是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填: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②由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只是能溶于水,且氨气溶于水形成浓的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填: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氢钠,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故填: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分析】(1)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① 根据反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分析。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③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3)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根据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只是能溶于水分析。
四、计算题
17.(2022九下·定远月考)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参与反应的K2CO3的质量为x,生成KNO3的质量为y,
K2CO3+Ca(NO3)2═ CaCO3↓+ 2KNO3
138 100 202
x 5g y
解得:x=6.9g;
解得:y=10.1g;
溶液的质量=50g+50g﹣5g=9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答: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为6.9g;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钾、生成硝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永康片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定远月考)“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当今社会每个人关注的永恒主题。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的花生洗净后可以直接食用
B.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利健康
D.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应尽量从保健品中摄取
2.(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A.铝合金质轻而坚硬
B.铝有金属光泽
C.铜有导电性
D.铁有导热性
3.(2022九下·定远月考)“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食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C.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应该大量服用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4.(2019·宿迁模拟)用土豆淀粉[淀粉:(C6H10O5)n]制成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土豆农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减少白色污染
5.(2022九下·定远月考)海水中富含氯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
6.(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规范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测定溶液的 pH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7.(2022九下·定远月考)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絮凝剂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用 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配制成 200mL 的 75%的医用酒精
8.(2022九下·定远月考)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种元素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
C.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9.(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
C 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试管中铁钉生锈 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A.A B.B C.C D.D
10.(2022九下·定远月考)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家中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是杯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B.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浇灭
D.通过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得到大量的纯净的氧气
11.(2022九下·定远月考)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矿泉水是混合物 B.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D.其中Ca2+ 为金属阳离子
12.(2022九下·定远月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二、科普阅读题
13.(2020·西城模拟)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下表。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所示。
某巧克力的营养成分
项目 每 100 g
热量 520 kJ 糖类 59.5 g 脂肪 31.93 g 蛋白质 5.78 g 钠 48 mg 钾 331 mg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 。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三、综合题
14.(2022九下·定远月考)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长颈漏斗改为 。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铁丝网代替多孔隔板,则产生新增杂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15.(2022九下·定远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1)【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5)【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
(7)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为了证明盐酸已完全反应,可以加入____(填字母)
A.Fe2O3 B.NaCl溶液
C.Fe D.氢氧化钾溶液
16.(2022九下·定远月考)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 。
(2)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综合利用。
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 不同分离出淡水。
②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 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③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2:
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步骤是 (填序号),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 。
(3)如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①步骤I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原因是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 。
四、计算题
17.(2022九下·定远月考)50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洗净后也不可以食用,不符合题意;
B、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符合题意;
C、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使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符合题意;
D、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通过合理饮食获得,无需从保健品中摄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分析;
B、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C、根据甲醛有毒分析;
D、根据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通过合理饮食获得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铝合金制作奥运火炬是利用铝合金质轻而坚硬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铝制成很薄的铝箔,是利用铝有很好的延展性,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造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D、铁用来制作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发生变质,不能再食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结构,所以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说法不符合题意;
C.、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但是摄入过度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能大量服用,说法符合题意
D、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分析;
B、根据甲醛的毒性分析;
C、根据任何营养物质都需适量分析;
D、根据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符合题意;
B、根据淀粉的化学式 (C6H10O5)n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淀粉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不符合题意;
C、“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土豆农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析
D、根据推广使用“土豆农膜”的好处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7,表示原子序数为17,说法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名称是氯,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中,长颈漏斗处漏气,不能保持装置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试纸湿润后可能会引起测量误差,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有长颈漏斗的装置检验气密性要用压强差的原理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蒸发时玻璃棒的用途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的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但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制成的冰袋可给高烧病人降温,故B符合题意;
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有间隔,150mL 酒精和 50mL 蒸馏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00mL,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絮凝剂的吸附沉降分析;
B、根据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C、根据天然水净化后得到的不是纯水分析;
D、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生成物中其中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由于铁片和铝丝状态不同,不能据此判断锌比铁活泼,故A符合题意;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①试管中铁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铁钉没有明显现象② 试管中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铁钉生锈,说明生锈需要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而热水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分析。
B、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分析。
C、根据实验,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
D、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在家中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是杯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符合题意。
B.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为的是吸收有毒产物五氧化二磷,故不符合题意。
C.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不符合题意。
D.通过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不能得到大量的纯净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清洗玻璃杯时,洗干净的标准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D、根据膜分离分离技术分离空气的原理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该矿泉水是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B.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 x=+4,
C.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
D. Ca2+ 带正电荷,为金属阳离子。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B、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方法分析。
D、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2.【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将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向100g水中加入50g乙,只能溶解40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3.【答案】(1)糖类
(2)化学
(3)奶油
(4)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
(5)AB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由表可知,该巧克力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100g中含有59.5g。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图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约为20,其他固体脂指数均大于20。
(4)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是;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 34~36℃,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手掌温度,在口腔中变成液体,在手掌中是固体。
(5) A、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说法正确;
B、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说明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说法正确;
C、根据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可知,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题目中表进行分析。
(2)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题目中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图进行分析。
(4)(5)根据科普短文进行分析。
14.【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分液漏斗
(2)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CaCO3+2HCl=CaCl2+H2O+CO2↑;Fe+2HCl=FeCl2+H2↑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分液漏斗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配平即可;由于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填:试管内压强增大,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CaCO3+2HCl=CaCl2+H2O+CO2↑;Fe+2HCl=FeCl2+H2↑
【分析】(1)根据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分析。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2)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
15.【答案】(1)NaOH+HCl═NaCl+H2O
(2)HCl
(3)12
(4)A;D
(5)产生气泡
(6)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
(7)A;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烧杯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是因为V时,放热最多,恰好完全反应,pH=7;
(4)A、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显酸性)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故不正确;
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OH,故正确;
C、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正确;
D、图2中c→d(稀盐酸过量)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不正确;
故填AD。
(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有气泡冒出,说明稀盐酸过量;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
(7)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后,可以加入Fe2O3或Fe来证明两者一定发生了反应,是因为加入氧化铁后,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消失,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加入铁后,不产生气泡,说明稀盐酸消失,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填AC。
【分析】(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根据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分析。
(3)根据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是因为V时,放热最多分析。
(4)A、根据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显酸性分析。
B、根据图2中b点,溶液有过量的NaOH分析。
C、根据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
D、根据图2中c→d,完全反应,到稀盐酸过量分析。
(5)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6)根据氢氧化钠过量时,加入镁条也无明显现象分析。
(7)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
16.【答案】(1)CH4+2O2CO2+2H2O;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颗粒大小;蒸发结晶;Ⅰ、Ⅱ;Mg(OH)2+2HCl=MgCl2+2H2O;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3)NH3+H2O+CO2+NaCl=NaHCO3+NH4Cl;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知识点】海洋中的资源;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颗粒大小不同分离出淡水;故答案为颗粒大小;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分离得到粗盐;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③苦卤加入石灰乳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中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故答案为Ⅰ、Ⅱ;Mg(OH)2+2HCl=MgCl2+2H2O;苦卤中镁离子的浓度高.
(3)①步骤Ⅲ是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填: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②由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只是能溶于水,且氨气溶于水形成浓的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填: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碳酸氢钠,原因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故填:碳酸氢钠;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分析】(1)甲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① 根据反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分析。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③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3)氨气、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根据氨气极易溶解于水,二氧化碳只是能溶于水分析。
17.【答案】解:设:参与反应的K2CO3的质量为x,生成KNO3的质量为y,
K2CO3+Ca(NO3)2═ CaCO3↓+ 2KNO3
138 100 202
x 5g y
解得:x=6.9g;
解得:y=10.1g;
溶液的质量=50g+50g﹣5g=95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答: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为6.9g;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钙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钾、生成硝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