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2023高三下学期新高考化学模拟预热卷(含解析)

2023届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预热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Si —28 Cl—35.5 Ti—48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及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合理的是( )
A.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m之间,具有胶体的性质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烟雨”指悬浮在空中的固体颗粒
D.《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2.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中含有Si—O极性键的数目为4
B.常温下,16.8g铁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
C.叠氮化铵()可发生爆炸反应:,则每收集标准状况下89.6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4
D.1L0.1mol/L的溶液中的粒子总数为0.1
3.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A析出晶体 B制取并收集氨气 C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D除去中少量
A.A B.B C.C D.D
4.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
5.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铝粉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冷却后将固体溶于盐酸,向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氧化铁已经完全被铝粉还原
B 向的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0.05的溶液和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催化能力: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盐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5g甘蔗渣中滴加10mL75%的浓硫酸,加热;而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固体NaOH,调节溶液pH=9,加入银氨溶液2mL,水浴加热 有光亮的银镜产生 纤维素发生水解产生了还原糖
A.A B.B C.C D.D
6.短周期主族元素R、X、Y、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M与Y元素不同周期且M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1,由R、X、Y、M组成的物质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B.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该化合物中X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结构
D.Y元素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元素有2种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B.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D.明矾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
8.西北工业大学报道了一种水溶液电池,它不仅将乙炔脱除的耗能过程转换为发电过程,而且能通过独特的放电机制将乙炔还原为乙烯,反应原理为,其放电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是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铜枝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电子流向为锌电极→KOH溶液→铜枝晶电极
D.生成标准状况下33.6 L,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9.草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农药、有机合成,也用作增塑剂。可由CO与亚硝酸甲酯()在Pd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NO,反应的机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Pd参加了化学反应
B.中氮氧双键在Pd表面断裂
C.脱附过程1生成了草酸二甲酯,脱附过程2生成了副产物碳酸二甲酯()
D.增大投料比,可提高最终产物中草酸二甲酯的比率
10.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HA溶液和HB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其中HA的滴定曲线部分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M点溶液中
A.
B.P点溶液中溶质为NaB和HB,由水电离出的
C.M点溶液中,
D.等体积等浓度的HB溶液和NaA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本題共5小题,共60分。
11.(11分)四氯化钛()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熔点为30℃,沸点为136.4℃,极易水解,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在实验室用钛铁矿()为原料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原理:)
已知:(1)熔点为306℃,沸点为316℃,极易水解;
(2)①;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
(2)装置E中冷凝水应从_______(填“a”或“b”)通入。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该制备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__。
(5)停止滴加浓盐酸并关闭止水夹a,将装置c中所得物质转移到装置E中进行相关操作。装置E的锥形瓶中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
(6)已知:,测定产品纯度的实验如下:
①E装置相关操作结束后,待锥形瓶中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4.00g产品,置于盛有60.00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盖塞后摇动至完全水解,过滤后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2.900mol/L标准溶液。
③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以X溶液为指示剂,用0.1000mol/LKSCN溶液滴定过量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10.00mLKSCN溶液。
试剂X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已知产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根据以上步骤计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装KSCN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所测定产品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13分)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是新能源领域中与油气行业现有业务结合最紧密的一类,而制氢成本过高,仍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挑战之一、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是目前工业制氢最为成熟的方法,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1)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O—H H—H C=O C≡O(CO)
键能 463 436 803 1075
则___________,若反应III的正反应活化能,则逆反应活化能____。
(2)①恒温条件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g)和2 mol,发生反应III,欲使CO的转化率和的产率同时提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②已知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实验表明,向体系中投入CaO固体可以增大的体积分数,选用相同质量、不同粒径的CaO固体进行实验时,结果如图甲所示。投入微米级CaO比纳米级CaO,的平衡体积分数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在一恒容绝热容器中以物质的量之比1:2投入CO(g)和,发生反应III,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能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体积百分含量 B.体系温度
C.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 D.混合气体密度
(3)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发生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向2 L容器中充入1 mol和3 mol,t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中CO为mmol,为nmol。则tmin内的消耗速率为___________,反应III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m,n,t的代数式表示)
13.(14分)钯催化剂(主要成分为Pd、,还含少量铁、铜等)在使用过程中,Pd易被氧化为难溶于酸的PdO而失活。一种从废钯催化剂中回收海绵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1)“还原I”加入甲酸的目的是还原_______(填化学式)。
(2)“酸浸”过程用盐酸和,Pd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还原I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酸浸在一定温度下充分浸取钯,得到氯亚钯酸()溶液,钯的浸出率与反应的温度、HCl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最佳的浸取温度是_______,最佳的HCl浓度为_______。
(5)“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RCl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流出液中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6)“沉钯”过程中先加入氨水得到溶液,再加入盐酸后得到沉淀,用化学平衡知识解释加入盐酸的作用_______。
(7)已知:常温下,。假设在流出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均为0.1mol/L,加入氨水调节pH后过滤,滤液经一系列操作可以得到。需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当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已沉淀完全)。
14.(10分)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七位的元素分别是O、Si、Al、Fe、Ca、Na、K,占到地壳总质量的95%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1)铁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棕色环”现象是检验溶液中的一种方法。向含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随后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在溶液界面上出现“棕色环”,研究发现棕色物质化学式为。
①中S元素采取_______杂化,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填名称)。
②中含有的作用力类型有(填序号)________。
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键
d.非极性键
e.配位键
③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铁的配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④易被氧化成,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_______。
(3)硅酸盐中的硅酸根通常以[]四面体(如图甲)的方式形成链状、环状或网络状复杂阴离子。图乙为一种环状硅酸根离子,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
(4)离子晶体能否成为快离子导体取决于离子能否离开原位迁移到距离最近的空位上去,迁移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其他离子围成的最小窗孔。KCl属于NaCl型晶体,占据由围成的八面体空隙。已知和的半径分别为0.130nm和0.170nm,晶体中阴阳离子紧密相切。若KCl晶体产生了阳离子空位(如图丙),请计算围成的最小窗孔的半径为_______nm,则KCl晶体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为快离子导体。(已知:)
15.(12分)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苯胺()、吡啶()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有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
已知如下信息:


③苯胺与甲基吡啶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5)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2:1的有___________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A错误;
B.“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之间,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故B正确;
C.烟雨是小水滴,是液态水,不是固体小颗粒,故C错误;
D.熟铁比生铁质地软,但是延展性好,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Si原子连接4个O原子,所以1 mol 中含有Si—O极性键数目为,A正确;常温下铁被浓硝酸钝化,反应不能进行,转移电子数无法计算,B错误;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得1个电子,4mol氢原子转移电子数4mol,标况下收集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即4mol气体中有2mol氮气和2mol氢气,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C正确;由题知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物料守恒,含碳微粒的总数为,D正确。
3.答案:C
解析: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故A错误;
氯化钙会与氨气反应,故不能干燥氨气,故B错误;
锌作为阳极失去电子保护铁电极,故C正确;
会被碳酸钠溶液吸收,除去中少量应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则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A项,由于给定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错误;B项,该物质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的同系物,错误;C项,该活性物质和C项中物质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D项,一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最多为22 g,错误。
5.答案:D
解析:铝粉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若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未反应的,冷却后溶于盐酸,由于可以被单质Fe还原为,则滴加KSCN溶液后也不会有明显颜色变化,A错误;由于和所含阴离子种类不相同,则不能比较和的催化能力,B错误;也可以与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C错误;甘蔗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在75%的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其水解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还原糖生成,D正确。
6.答案:D
解析:A.碳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A正确;B.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高氯酸,故B正确;C.由物质结构式可知,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结构,故C正确;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元素为氮元素、氟元素、氖元素,共3种,故D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无氨气逸出:,A正确;的还原性大于的还原性,氯气先与反应,将氧化完后,再氧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等物质的量的刚好氧化,不被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明矾溶液中滴入溶液使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二者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8.答案:B
解析:由思路分析可知,A错误,B正确;电子不经过溶液,C错误;由铜枝晶电极反应知,生成转移电子数为,则生成标准状况下33.6 L(即1.5 mol),转移的电子数为,D错误。
9.答案:B
10.答案:D
解析:A.由可知,Ka(HA)=,M点时,pH=10.8,所以,由可知,Ka(HB)=,滴定前溶液的pH=3,则,,所以,故A正确;
B.P点为未完全中和点,溶液中溶质为NaB和HB,是由水电离出来的,因此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M点时,pH=10.8,则溶液呈碱性,即,可得,又,可推出,故C正确;
D.等体积等浓度的HB溶液和NaA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HB的电离常数为,NaA的水解常数,所以,NaA的水解程度大于HB的电离程度,混合液呈碱性,,故D错误;
答案为D。
11.答案:(1)浓硫酸
(2)a
(3)
(4)没有处理CO、尾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D中,使产品发生水解
(5)
(6);95%;偏小
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所以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
(2)装置E为蒸馏装置,冷凝水从从a口进,b口出,达到冷凝导气的作用,故答案为:a;
(3)装置A中氯酸钾与浓盐酸常温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钾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题给信息知极易水解,所以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的装置,空气中水蒸气会进入C中使产品发生水解,也没有无尾气处理装置,CO与剩余会污染环境,故答案为:没有处理CO、尾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D中,使产品发生水解;
(5)由分析可知,装置E为分离氯化铁和氯化钛的蒸馏装置,根据题给的沸点可知,蒸馏出来的是;
(6)由题意可知,硝酸银消耗氯离子,过量的硝酸银用硫氰化钾滴定,铁离子可与硫氰化钾显红色,作其指示剂,因银离子只与硝酸根离子可共存,所以加入的试剂X应为硝酸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的过量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则与溶液中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可得14.0g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装KSCN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导致滴定过量硝酸银消耗硫氰化钾溶液体积偏大,使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95%;偏小。
12.答案:(1)-41kJ/mol;124
(2)适当增大的浓度;微米CaO表面积比纳米CaO小,吸收能力比纳米CaO低;AB
(3);反应I和II都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
解析:(1)由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根据,则;
(2)①在恒温、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反应Ⅲ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则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应考虑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欲使CO的转化率和的产率同时提高,即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大的浓度;
②加入CO可以消耗产物,在反应体系内浓度降低,所以反应正向移动,参与反应的固体表面积越大,相同质量的CO表面积越大,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使反应尽可能向生成的方向进行,使得体积分数上升;
③A.体积百分含量不变说明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A选;
B.反应Ⅲ是放热反应,当体系温度不变时,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B选;
C.C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和起始量变化量和变化量有关,C不选;
D.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D不选;
故选:AB;
(3)反应I和Ⅱ都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则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反应I和Ⅱ都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根据反应I和Ⅱ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所以甲烷的消耗速率为;
列出三个反应的变化量如下:

由题可知、、、,反应Ⅲ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在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Ⅲ的压强平衡常数

13.答案:(1)PdO
(2)
(3)2:1
(4)80℃;5mol/L
(5)
(6)加入盐酸与氨反应,使平衡正向进行,生成
(7)3~4.5
解析:(1)“还原I”后进行的操作是酸浸,而PdO难溶于酸,所以需将PdO还原为钯,由此得出加入甲酸的目的是还原PdO。答案为:PdO;
(2)“酸浸”过程中,Pd与盐酸、反应,生成等,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为:;
(3)“还原II”中,是用还原,氧化剂中Pd由+2价降低为0价,还原剂中N元素由-2价升高为0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为:2:1;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达到80℃时,钯的浸出率达到98%以上,温度再升高时,钯的浸出率变化不大,所以最佳的浸取温度是80C;当HCl浓度达到5mol/L时,钯的浸出率达到99%,再增大HCl的浓度,钯的浸出率变化不大,所以最佳的HCl浓度为5mol/L。答案为:80℃;5mol/L;
(5)因为用盐酸和进行“酸浸”后,只得到难溶物,所以浸出液中应含有,从而得出“离子交换”流出液中阳离子有。答案为;
(6)“沉钯”过程中先加入氨水得到溶液,再加入盐酸后得到沉淀,则加入的HCl应与结合为,从而得出加入盐酸的作用是加入盐酸与氨反应,使平衡正向进行,生成。答案为:加入盐酸与氨反应,使平衡正向进行,生成;
(7)加入氨水调节pH后,完全转化为,不参与反应,对来说,;对来说,,,所以需调节pH的范围是3~4.5。答案为:3~4.5。
14.答案:(1)
(2);正四面体;ace;、;为结构,失去一个电子为结构,更稳定
(3)
(4)0.075;不能
15.
(1)答案:三氯乙烯
(2)答案:
(3)答案:碳碳双键、氯原子
(4)答案:取代反应
(5)答案:
(6)答案:6;
解析:结合已知信息②逆推知D的结构简式为;结合A的分子式及已知信息①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则B的结构简式为;B→C发生消去反应,C为;C与过量二环己基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根据题给条件,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应含有一个—OH、两个,且分子结构高度对称,结合已知信息③可得,符合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为、、、、、,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复习题 2022-2023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含答案)

下一篇: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