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C.纯铜丝导电 D.浓盐酸挥发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大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B、蓝莓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C、纯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D、浓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2·龙东地区)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引燃镁条
B.放置滴管
C.液体的量取
D.取用固体粉末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在酒精灯上引燃镁条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不能用手拿着镁条点燃,故A不符合题意;
B. 洗净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到洁净的烧杯中,故B不符合题意;
C.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故C不符合题意;
D. 取用固体粉末,可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在酒精灯上引燃镁条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 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3.(2022九上·南康期末)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燃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
C.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D.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可能触电,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可能因电打火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C、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可能因停电等被困电梯,不符合题意;
D、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能减少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用水浇灭电器着火会导致触电;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
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4.(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D.碘放到水中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答案】C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铝,铜为红色的固体,则实验的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丝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CO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铁与CO2,氧化铁为红色固体,铁粉为黑色固体,则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符合题意;
D、碘不能溶于水,则碘放到水中无法溶解,不能形成棕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碘不溶于水分析。
5.(2022九上·龙沙期末)鱼油中富含的DHA(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H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DHA属于氧化物
C.DHA由56个原子构成 D.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DH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B、DHA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DHA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共56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32:(16×2)=33:4: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
B、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6.(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支架刷漆主要是美观
B.石墨做电极
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D.干冰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
【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支架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支架生锈,A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做石墨电极,B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2022九上·龙沙期末)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IV中小花变红,实验II、III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III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稀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该实验设计是多种因素对比实验
【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实验I中的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II中的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不符合题意;
B、实验Ⅲ瓶中只有二氧化碳,但是小花未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小花变红,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上述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稀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由实验的变量可知,该实验设计是多种因素对比实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二氧化碳、水不能使石蕊变色,结合对比实验的现象与条件分析。
8.(2017·桂林)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判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C.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溶液具有稳定、均一的性质,将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不符合题意;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则降温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稳定、均一的性质,乳浊液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则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符合题意;
D、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的液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分析;
B、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形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的不同分析;
D、根据有些溶液有颜色分析。
10.(2022九上·龙沙期末)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甲烷为可燃气体,则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符合题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CuO与H2反应生成Cu与H2O,其中H2得到氧原子形成H2O,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中没有氧气参与,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液体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O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发生反应分析。
11.(2022九上·龙沙期末)关于下列实验的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
A.由酚酞溶液变红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C.对照实验可得出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
D.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上有划痕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氨气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实验中观察到右侧的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符合题意;
B、用红磷的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若红磷的量不足,则集气瓶中的氧气会有剩余,吸入水的体积将减少,导致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与氧气、水接触,右侧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观察到左侧铁钉生锈,右侧铁钉不生锈,则对比得出结论铁的生锈需要氧气的参与,不符合题意;
D、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硬度大的物质可以在硬度小的物质上刻出划痕,则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纯铜上有划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分析;
B、根据测空气中氧气体积,红磷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C、根据铁生锈需氧气参与分析;
D、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12.(2022·龙东地区)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答案】D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②中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锌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2个锌原子,则X中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①反应中反应物ZnCO3 和生成物ZnO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②反应中反应物ZnO和生成物Zn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②反应中ZnO中的氧被C夺去生成了锌,所以ZnO发生了还原反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②反应前ZnO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反应后Zn的化合价是0,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
C、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3.(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B.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高温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单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会为0,不符合题意;
B、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钾,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待氯化钾溶液饱和后,其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反应一开始时水的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而相对原子质量MgZn,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4.(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入灼热的铜网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的水,测量温度变化
D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A.A B.B C.C D.D
【答案】B,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锌粉被除去,不能达到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通入灼热的铜网,氧气与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氧气被除去,达到了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的目的,符合题意;
C、分别取样,加适量的水,测量温度变化,氢氧化钠加适量的水后温度升高,硝酸铵加适量的水后温度降低,达到了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目的,符合题意;
D、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是硝酸钾而不是氯化钠,所以不能达到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根据锌与硫酸反应分析;
B、根据氮气不与铜反应,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D、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15.(2022九上·龙沙期末)取6.5g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B.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AgNO3
C.若滤液为无色,原溶液中AgNO3的质量可能为34g
D.若滤渣质量为20g,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
【答案】A,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硝酸铜,锌一定与硝酸银反应,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故A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铜,锌已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只有硝酸锌,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B不符合题意;
C、假设6.5g锌全部与硝酸银反应,设硝酸银的质量为x,
解得,若滤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铜,锌已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即锌还会与硝酸铜反应,所以原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一定小于34g,故C不符合题意;
D、假设6.5g锌全部与硝酸银反应,设生成银的质量为y,
解得,若滤渣质量为20g<21.6g,说明锌一定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可能含有硝酸铜,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 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结合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前后固体和溶液质量变化,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银和硝酸锌溶液无色分析。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龙沙期末)用适当的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氢原子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   。
【答案】(1)2H
(2)Ca
(3)FeCO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表示为:Ca;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碳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FeCO3。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2)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分析;
(3)根据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分析。
17.(2022九上·龙沙期末)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可以增大   ,达到   目的。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的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
(3)同学们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   ,同学们还参观了工厂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流程,提升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4)工厂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倡导,将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投放到   垃圾箱。
【答案】(1)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合理即可)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软水
(4)可回收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可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的目的;
(2)灭火时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的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软水;
(4)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分析】(1)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速溶解分析;
(2)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3)根据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鉴别硬水软水分析;
(4)根据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物分析。
18.(2022九上·龙沙期末)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路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3)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写出一条合金的优良性能   。
(4)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   (“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①②⑤
(2)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合理即可)
(4)不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故填:①②⑤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故填: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合金的优良性能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合理即可)
(4)化石燃料是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分析;
(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合金硬度大抗腐蚀性强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9.(2022九上·龙沙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据图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含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答案】(1)t1℃时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2)75
(3)降温结晶
(4)c>b>a
(5)b>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b大;
(4)据图可知,t2℃时溶解度c>b>a,故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含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b>a;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还是最小。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综合题
20.(2022九上·龙沙期末)A一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2O
(2)
(3)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2)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先由生石灰为氧化钙俗称可知A为CaO,由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知C为H2O, 根据C与F元素组成相同可知F为H2O2,且C与E能相互转化,F能转化成E,由此可知E为O2。根据D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B可知B为Ca(OH)2,D为CaCO3。结合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解答即可。
21.(2022九上·龙沙期末)“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
(2)请写出一种汽车尾气的污染物及减少汽车尾气的一条措施。
【答案】(1)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一氧化碳或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或氮的氧化物或含铅化合物或烟尘;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其充分燃烧或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用无铅汽油或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其充分燃烧或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用无铅汽油或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可以减少汽车尾气。
【分析】(1)根据废旧电池的污染分析;
(2)根据汽车尾气中含有有害气体或烟尘分析。
22.(2022九上·龙沙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笔芯是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混合而制成的。当家中的锁头因上锈而不易打开时,可以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就很容易打开了,为什么?
(2)当家中燃气灶中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一下灶具的进风口了,为什么?
(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答案】(1)铅笔芯中的石墨具有润滑性(合理即可)
(2)当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调大进风口可以使其充分燃烧。(合理即可)
(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发了,但盐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白色的斑迹
【知识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粉具有润滑作用,则家中的锁头因上锈而不易打开时,可以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用于润滑;
(2)燃气在氧气不充足时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火焰也会呈黄色或橙色,则需要将进风口调大,增加燃烧时氧气的含量;
(3)人体的汗液中含有盐分,晾晒过程中汗液中水被蒸发,盐分留在衣服上,则衣服晒干后会出现白色的斑迹。
【分析】(1)根据石墨的润滑性分析;
(2)根据含碳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分析;
(3)根据人体汗液的成分分析。
23.(2022九上·龙沙期末)“宏观世界多姿多彩、微观世界魅力无穷”,利用所学微观知识解释下列宏观现象:
(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2)体温计中的金属汞随体温升高,汞柱上升。
(3)固体物质配成溶液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3)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反应时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或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反应比较快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金刚石中碳原子以正四面体结构排列,石墨中碳原子以层状结构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微粒间有间隔,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汞柱上升。
(3)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反应时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或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反应比较快。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的变化分析;
(3)根据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分散分析。
24.(2022九上·龙沙期末)某学生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该同学的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③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   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1)①③④②⑤
(2)7.5;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分析图示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2)③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50g×15%=7.5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多,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分析;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25.(2022九上·龙沙期末)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结合下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若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了原因是   。
(2)实验二,根据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三,A和B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   ,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答案】(1)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与红磷距离近,白磷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瓶子变瘪;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保持不变(合理即可)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温度相同,都是80℃,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由于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若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了,是因为:白磷与红磷距离近,白磷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2)实验二,高锰酸钾加入到溶剂水中,能溶解,可形成溶液;但是加到溶剂汽油中,几乎不溶解;对比两只试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实验三,A是在打开瓶盖后加入水,瓶内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瓶子变瘪;
B瓶是用注射器注入水,无明显变化是因为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2)根据所给实验中溶质相同溶剂不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
26.(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两步操作为:①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②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①在②   (填“之前“或“之后”)相对合理。
(4)图E为用图D中的方法刚刚收集满的一瓶氧气,此时集气瓶内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红热的木炭伸入到图E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   、放热。
(5) II.用大理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填“大”或“小”)。
(6)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内碳酸钙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趋势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像分析,t0时B装置内的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   (填“等于”或“小于”)1:2。
【答案】(1)酒精灯
(2)
(3)之前
(4)大于;白光
(5)大
(6);等于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a为酒精灯;
(2)题干提供的药品中只有高锰酸钾能用于制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该操作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若先加热药品,再将集气瓶放入水中,容易使产生的氧气浪费,则先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再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瓶内装满氧气,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集气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5)装置C为向上排空气法,相同的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后碳酸钙的质量不为0,则碳酸钙过量,稀盐酸消耗完;t0时为反应结束后,则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故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1:2。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3)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操作步骤分析;
(4)根据木炭燃烧现象及收集气体后瓶内压强变大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6)根据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物的用量及氯化钙中离子个数关系分析。
27.(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活动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兴趣实验,振荡留有小孔的盒子,将里面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洒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灿烂烟花。老师揭秘黑色粉末是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为此兴趣小组展开了对该脱氧剂成分及原理的探究。
(1)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黑色粉末含有铁粉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D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变为浅绿色,有黑色不溶物。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放在陶土网上灼烧,上方放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
(2)【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
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氯化钠的作用。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控制变量法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   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
(3)【表达交流】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中碳粉具有   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4)【反思评价】脱氧剂包装上应注明的注意事项是   (请写出一条)。
【答案】(1)产生气泡;;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模糊
(2)高于
(3)吸附
(4)不可食用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根据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故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根据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故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放在陶土网上灼烧,上方放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到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模糊;
(2)有盐、水、氧气的环境下铁生锈的速率加快,消耗氧气更快,则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高于右侧导管液面;
(3)脱氧剂脱氧的原理是利用铁粉与水和氧气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从而来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中碳粉具有吸附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4)脱氧剂包装上应标明的注意事项是不可食用,因为其对人体有害。
【分析】(1)根据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铁丝生锈消耗氧气压强减小分析;
(3)根据碳的吸附性分析;
(4)根据脱氧剂的性质分析。
四、计算题
28.(2022九上·龙沙期末)央视报道:“维生素C”被多地卫生部门列为预防新冠肺炎的营养补充剂,维生素C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治感冒和美白皮肤。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请回答: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1)176
(2)3:4:3
(3)14.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
(2)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中C、H、O原子个数比=6:8:6=3:4:3。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9.(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室用13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
【答案】(1)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稀硫酸中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 。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硫酸锌溶液,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C.纯铜丝导电 D.浓盐酸挥发
2.(2022·龙东地区)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引燃镁条
B.放置滴管
C.液体的量取
D.取用固体粉末
3.(2022九上·南康期末)下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燃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
C.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
D.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4.(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将打磨光亮的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
D.碘放到水中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5.(2022九上·龙沙期末)鱼油中富含的DHA(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H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DHA属于氧化物
C.DHA由56个原子构成 D.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
6.(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支架刷漆主要是美观
B.石墨做电极
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D.干冰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
7.(2022九上·龙沙期末)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IV中小花变红,实验II、III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III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稀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该实验设计是多种因素对比实验
8.(2017·桂林)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2溶液中,Ni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u、Mn、Ni B.Mn、Ni、Cu C.Ni、Mn、Cu D.Mn、Cu、Ni
9.(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C.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0.(2022九上·龙沙期末)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1.(2022九上·龙沙期末)关于下列实验的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
A.由酚酞溶液变红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C.对照实验可得出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
D.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黄铜上有划痕
12.(2022·龙东地区)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反应发生①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
A.X的化学式为CO2 B.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C.②反应中ZnO发生了还原反应 D.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13.(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B.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C.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14.(2022九上·龙沙期末)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入灼热的铜网
C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的水,测量温度变化
D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A.A B.B C.C D.D
15.(2022九上·龙沙期末)取6.5g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B.若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AgNO3
C.若滤液为无色,原溶液中AgNO3的质量可能为34g
D.若滤渣质量为20g,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
二、填空题
16.(2022九上·龙沙期末)用适当的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
(1)2个氢原子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   。
17.(2022九上·龙沙期末)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可以增大   ,达到   目的。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水基型灭火器,灭火时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的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
(3)同学们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   ,同学们还参观了工厂循环用水和污水处理的流程,提升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4)工厂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小明自觉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倡导,将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投放到   垃圾箱。
18.(2022九上·龙沙期末)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路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3)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写出一条合金的优良性能   。
(4)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   (“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022九上·龙沙期末)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据图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含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三、综合题
20.(2022九上·龙沙期末)A一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022九上·龙沙期末)“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的危害。
(2)请写出一种汽车尾气的污染物及减少汽车尾气的一条措施。
22.(2022九上·龙沙期末)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铅笔芯是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混合而制成的。当家中的锁头因上锈而不易打开时,可以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就很容易打开了,为什么?
(2)当家中燃气灶中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一下灶具的进风口了,为什么?
(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为什么?
23.(2022九上·龙沙期末)“宏观世界多姿多彩、微观世界魅力无穷”,利用所学微观知识解释下列宏观现象:
(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2)体温计中的金属汞随体温升高,汞柱上升。
(3)固体物质配成溶液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4.(2022九上·龙沙期末)某学生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该同学的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③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   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
25.(2022九上·龙沙期末)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结合下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若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了原因是   。
(2)实验二,根据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三,A和B的软塑料瓶体积相同且充满CO2,将A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观察到A瓶的实验现象是   ,B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6.(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I.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两步操作为:①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②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①在②   (填“之前“或“之后”)相对合理。
(4)图E为用图D中的方法刚刚收集满的一瓶氧气,此时集气瓶内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红热的木炭伸入到图E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   、放热。
(5) II.用大理石(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填“大”或“小”)。
(6)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内碳酸钙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大致趋势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像分析,t0时B装置内的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   (填“等于”或“小于”)1:2。
27.(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活动课上,老师为大家演示兴趣实验,振荡留有小孔的盒子,将里面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洒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灿烂烟花。老师揭秘黑色粉末是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为此兴趣小组展开了对该脱氧剂成分及原理的探究。
(1)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黑色粉末含有铁粉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D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变为浅绿色,有黑色不溶物。 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放在陶土网上灼烧,上方放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     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
(2)【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
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氯化钠的作用。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控制变量法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   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
(3)【表达交流】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中碳粉具有   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4)【反思评价】脱氧剂包装上应注明的注意事项是   (请写出一条)。
四、计算题
28.(2022九上·龙沙期末)央视报道:“维生素C”被多地卫生部门列为预防新冠肺炎的营养补充剂,维生素C能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治感冒和美白皮肤。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请回答: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29.(2022九上·龙沙期末)实验室用13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大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B、蓝莓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C、纯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D、浓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在酒精灯上引燃镁条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不能用手拿着镁条点燃,故A不符合题意;
B. 洗净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到洁净的烧杯中,故B不符合题意;
C. 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故C不符合题意;
D. 取用固体粉末,可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在酒精灯上引燃镁条时,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 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3.【答案】D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可能触电,不符合题意;
B、燃气泄露立刻打开排气扇可能因电打火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C、高层住宅失火时乘电梯逃生可能因停电等被困电梯,不符合题意;
D、逃离火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能减少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用水浇灭电器着火会导致触电;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
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4.【答案】C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铝,铜为红色的固体,则实验的现象为: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铝丝表面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CO在高温下可以反应生成铁与CO2,氧化铁为红色固体,铁粉为黑色固体,则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符合题意;
D、碘不能溶于水,则碘放到水中无法溶解,不能形成棕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D、根据碘不溶于水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可知,DH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B、DHA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DHA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共56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DHA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32:(16×2)=33:4: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分析;
B、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支架刷漆主要是为了防止支架生锈,A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做石墨电极,B不符合题意;
C、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实验I中的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II中的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不符合题意;
B、实验Ⅲ瓶中只有二氧化碳,但是小花未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小花变红,不符合题意;
C、由B可知,上述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稀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由实验的变量可知,该实验设计是多种因素对比实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二氧化碳、水不能使石蕊变色,结合对比实验的现象与条件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锰比镍活泼;将插入CuCl2溶液中,镍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Mn、Ni、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Ni>Cu.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判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答案】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溶液具有稳定、均一的性质,将40%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不符合题意;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则降温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稳定、均一的性质,乳浊液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则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符合题意;
D、溶液不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的液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分析;
B、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形成不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的不同分析;
D、根据有些溶液有颜色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甲烷为可燃气体,则点燃前需要检验其纯度,符合题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CuO与H2反应生成Cu与H2O,其中H2得到氧原子形成H2O,发生氧化反应,该反应中没有氧气参与,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液体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O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B、根据氧化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或碳酸盐发生反应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氨气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色,实验中观察到右侧的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符合题意;
B、用红磷的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若红磷的量不足,则集气瓶中的氧气会有剩余,吸入水的体积将减少,导致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与氧气、水接触,右侧试管中铁只与水接触,观察到左侧铁钉生锈,右侧铁钉不生锈,则对比得出结论铁的生锈需要氧气的参与,不符合题意;
D、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硬度大的物质可以在硬度小的物质上刻出划痕,则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纯铜上有划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分析;
B、根据测空气中氧气体积,红磷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C、根据铁生锈需氧气参与分析;
D、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②中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锌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2个锌原子,则X中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CO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①反应中反应物ZnCO3 和生成物ZnO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②反应中反应物ZnO和生成物Zn中的锌元素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②反应中ZnO中的氧被C夺去生成了锌,所以ZnO发生了还原反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②反应前ZnO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反应后Zn的化合价是0,②反应前后锌元素化合价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分析X的化学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分析。
C、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3.【答案】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高温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单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会为0,不符合题意;
B、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钾,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待氯化钾溶液饱和后,其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氢气与氧气燃烧生成水,反应一开始时水的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而相对原子质量MgZn,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4.【答案】B,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锌粉被除去,不能达到分离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通入灼热的铜网,氧气与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氧气被除去,达到了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的目的,符合题意;
C、分别取样,加适量的水,测量温度变化,氢氧化钠加适量的水后温度升高,硝酸铵加适量的水后温度降低,达到了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目的,符合题意;
D、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是硝酸钾而不是氯化钠,所以不能达到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根据锌与硫酸反应分析;
B、根据氮气不与铜反应,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分析;
D、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15.【答案】A,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硝酸铜,锌一定与硝酸银反应,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也可能没有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故A符合题意;
B、若滤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铜,锌已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只有硝酸锌,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B不符合题意;
C、假设6.5g锌全部与硝酸银反应,设硝酸银的质量为x,
解得,若滤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铜,锌已经把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即锌还会与硝酸铜反应,所以原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一定小于34g,故C不符合题意;
D、假设6.5g锌全部与硝酸银反应,设生成银的质量为y,
解得,若滤渣质量为20g<21.6g,说明锌一定与硝酸铜发生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可能含有硝酸铜,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 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结合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前后固体和溶液质量变化,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银和硝酸锌溶液无色分析。
16.【答案】(1)2H
(2)Ca
(3)FeCO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表示为:Ca;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碳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FeCO3。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前加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分析;
(2)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钙元素分析;
(3)根据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分析。
17.【答案】(1)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合理即可)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软水
(4)可回收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可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的目的;
(2)灭火时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的表面,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取锅炉用水的水样,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到产生大量泡沫,验证了锅炉用水是软水;
(4)饮用完的金属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
【分析】(1)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速溶解分析;
(2)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3)根据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鉴别硬水软水分析;
(4)根据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物分析。
18.【答案】(1)①②⑤
(2)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合理即可)
(4)不可再生能源;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故填:①②⑤
(2)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故填: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合金的优良性能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合理即可)
(4)化石燃料是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分析;
(2)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合金硬度大抗腐蚀性强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19.【答案】(1)t1℃时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2)75
(3)降温结晶
(4)c>b>a
(5)b>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g;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b大;
(4)据图可知,t2℃时溶解度c>b>a,故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含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b>a;
(5)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还是最小。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答案】(1)H2O
(2)
(3)
【知识点】水的性质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解析】【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2)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先由生石灰为氧化钙俗称可知A为CaO,由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可知C为H2O, 根据C与F元素组成相同可知F为H2O2,且C与E能相互转化,F能转化成E,由此可知E为O2。根据D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B可知B为Ca(OH)2,D为CaCO3。结合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解答即可。
21.【答案】(1)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一氧化碳或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或氮的氧化物或含铅化合物或烟尘;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其充分燃烧或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用无铅汽油或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汽车尾气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其充分燃烧或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用无铅汽油或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可以减少汽车尾气。
【分析】(1)根据废旧电池的污染分析;
(2)根据汽车尾气中含有有害气体或烟尘分析。
22.【答案】(1)铅笔芯中的石墨具有润滑性(合理即可)
(2)当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调大进风口可以使其充分燃烧。(合理即可)
(3)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水分蒸发了,但盐分仍留在衣服上,就形成白色的斑迹
【知识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粉具有润滑作用,则家中的锁头因上锈而不易打开时,可以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用于润滑;
(2)燃气在氧气不充足时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火焰也会呈黄色或橙色,则需要将进风口调大,增加燃烧时氧气的含量;
(3)人体的汗液中含有盐分,晾晒过程中汗液中水被蒸发,盐分留在衣服上,则衣服晒干后会出现白色的斑迹。
【分析】(1)根据石墨的润滑性分析;
(2)根据含碳燃烧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分析;
(3)根据人体汗液的成分分析。
23.【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3)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反应时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或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反应比较快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金刚石中碳原子以正四面体结构排列,石墨中碳原子以层状结构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微粒间有间隔,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汞柱上升。
(3)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反应时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或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反应比较快。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的变化分析;
(3)根据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分散分析。
24.【答案】(1)①③④②⑤
(2)7.5;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分析图示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2)③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50g×15%=7.5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多,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分析;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25.【答案】(1)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与红磷距离近,白磷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瓶子变瘪;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压强保持不变(合理即可)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温度相同,都是80℃,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由于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若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了,是因为:白磷与红磷距离近,白磷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合理即可);
(2)实验二,高锰酸钾加入到溶剂水中,能溶解,可形成溶液;但是加到溶剂汽油中,几乎不溶解;对比两只试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故答案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实验三,A是在打开瓶盖后加入水,瓶内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所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瓶子变瘪;
B瓶是用注射器注入水,无明显变化是因为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2)根据所给实验中溶质相同溶剂不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
26.【答案】(1)酒精灯
(2)
(3)之前
(4)大于;白光
(5)大
(6);等于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a为酒精灯;
(2)题干提供的药品中只有高锰酸钾能用于制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该操作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若先加热药品,再将集气瓶放入水中,容易使产生的氧气浪费,则先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再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瓶内装满氧气,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集气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5)装置C为向上排空气法,相同的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后碳酸钙的质量不为0,则碳酸钙过量,稀盐酸消耗完;t0时为反应结束后,则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故溶液中Ca2+与Cl-的个数比=1:2。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3)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操作步骤分析;
(4)根据木炭燃烧现象及收集气体后瓶内压强变大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6)根据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物的用量及氯化钙中离子个数关系分析。
27.【答案】(1)产生气泡;;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模糊
(2)高于
(3)吸附
(4)不可食用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①根据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故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根据实验结论,黑色粉末中含有碳粉,故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放在陶土网上灼烧,上方放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观察到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模糊;
(2)有盐、水、氧气的环境下铁生锈的速率加快,消耗氧气更快,则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高于右侧导管液面;
(3)脱氧剂脱氧的原理是利用铁粉与水和氧气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从而来延长食品保质期,其中碳粉具有吸附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4)脱氧剂包装上应标明的注意事项是不可食用,因为其对人体有害。
【分析】(1)根据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铁丝生锈消耗氧气压强减小分析;
(3)根据碳的吸附性分析;
(4)根据脱氧剂的性质分析。
28.【答案】(1)176
(2)3:4:3
(3)14.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
(2)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中C、H、O原子个数比=6:8:6=3:4:3。
(3)35.2g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9.【答案】(1)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稀硫酸中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 。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硫酸锌溶液,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g;(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 2022 年 11 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下一篇:初中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