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合肥模拟)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燃放礼花 D.声音远扬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彩旗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气球升空与物质的密度有关,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放礼花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声音远扬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2019九上·保定期中)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
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
D.氮气能填充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说法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性质稳定,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8九上·武威期中)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分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就能解决这一题目.
【解答】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
4.(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氧气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
5.(2019·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称量固体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到试管内壁,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选项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分析;
B、根据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灯对火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D、根据天平的左物右码原则分析。
6.(2019·湘西)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不符合题意。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符合题意。
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进行实验。
7.(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水是软水
C.工业废水应处理后再排放
D.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软化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说法符合题意;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软水,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过滤的操作分析
B、根据蒸馏的概念分析
C、根据废水处理的好处分析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
8.(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物质变化时,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D.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的化学变化,例如电灯发光、发热,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故说法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能催化所以的化学反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C、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9.(2019九上·保定期中)“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红后变无色 D.先变蓝后变紫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符合题意;
B、变为红色后颜色不再改变,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C、先变红后变无色,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D、先变蓝后变紫,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碳酸是一种酸,将“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色。本题只要掌握碳酸的性质以及酸对指示剂颜色的改变。
10.(2019九上·保定期中)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制取气体应先查气密性,再加入药品,否则装置漏气会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的慢,造成药品的浪费,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需要验纯,避免发生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故不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11.(2019九上·保定期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好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大试管内中放入石灰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进行分析
12.(2019九上·保定期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在增加,反应停止生成物氧气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3.(2019八上·新泰期末)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滴溅,故不符合题意;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浑浊的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故不符合题意;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不符合题意;
D、若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弄破滤纸,就会使过滤失败,故符合题意。
【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14.(2019九上·保定期中)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但是对于我们常见的氢原子来说,其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这点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也有例外,如我们常见的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
15.(2019九上·保定期中)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中子数为(  )
A.94 B.244 C.160 D.150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94,因此钚的中子数=244-94=15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掌握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6.(2019九上·保定期中)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如图所示)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片雪花,由一个水分子构成
B.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雪花融化时,水分子变小
D.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片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同雪花是由同种的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B符合题意;
C、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析
B、根据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大小不变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的分析
17.(2019九上·保定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下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汽油挥发-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物质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不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做扩散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不合题意;
C、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分子不断运动,分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D、食物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食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18.(2019九上·保定期中)图中●和O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由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符合题意;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9.(2019·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 B.H2O2 C.H2CO3 D.H2O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A符合题意;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某分子的只能是某物质或含有某物质的混合物分析
20.(2015九上·牙克石期末)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①是稳定的结构,性质稳定;②的最外层由4个电子,不易得失,性质比较稳定;③的最外层也是稳定结构,性质稳定;④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性质活泼;故题目中的①④虽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相同,①③都是具有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B.
【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可推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是具有稳定的结构.
21.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 B.
C. D.
【答案】B,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试管中,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B、固体放在小试管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
C、通过可抽动的铜丝可控制固体与液体接触,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但长颈漏斗的导管较短,液体不能进入长颈漏斗,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分析】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利用的是止水夹关闭后,容器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容器中,固液分离,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2.(2019九上·保定期中)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3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该反应说明分子不可分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物质甲为甲醛,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再分,原子的重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因此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23.(2019九上·保定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请回答:
(1)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答三点)的性质,常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   。
(2)可加入   区分硬水和软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   。
【答案】(1)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人工降雨
(2)肥皂水;煮沸
(3)吸附
(4)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知识点】水的净化;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附着在可燃物周围从而隔绝氧气,而且其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人工降雨;(2)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而没有浮渣的为软水,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4)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淀出来,故填: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根据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4)根据明矾能够吸附杂质分析
24.(2019九上·保定期中)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①从组成上分析它们都含有   元素。
②从物质类别上分析,它们都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
(3)由金属镁生成该“果子MgO”的化学反应现象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1)氧;纯净物
(2)SO2
(3)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Mg+O2 MgO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氧;②从物质类别上分析,它们都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填:纯净物;(2)二氧化硫气体是空气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故填:SO2;(3)镁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O2 MgO;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根据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
(2)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分析
(3)根据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及燃烧的现象分析
25.(2019九上·保定期中)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高锰酸钾 ②石灰水 ③液氧 ④氧化镁 ⑤清新的空气 ⑥稀盐酸 ⑦大理石 ⑧碳酸氢铵 ⑨水 ⑩五氧化二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含有氧分子的是   。
【答案】②⑤⑥⑦;③⑤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①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③液氧的化学式为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④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清新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⑥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⑦大理石是混合物,⑧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化合物,⑨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⑩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②⑤⑥⑦;③⑤。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
26.(2019九上·保定期中)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电解水时,两极都出现   ,负极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生   火焰,是   ,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的原理,可以证明水由   组成。
(2)我国开发出以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技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下同),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答案】(1)气泡;淡蓝色;氢气;2:1;;分解反应;不变;氢元素和氧元素
(2)
(3)分子;原子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两极都产生气泡,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其体积比是2:1,正极的气体氧气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反应物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气泡;淡蓝色;氢气;2:1; ;分解反应;不变;氢元素和氧元素;(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以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故该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因此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原子,故填:分子;原子。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及符合表达式的写法分析回答。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回答。
27.(2019九上·保定期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在反应条件方面,两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两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小明还总结出: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B图中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若用如图装置做碳在氧气(充足)中燃烧实验,检验反应后生成物的方法为   (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答案】(1)放热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4)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都放热,故填:放热;(2)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故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3)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符合表达式为: 。
【分析】(1)根据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大气分析
(3)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三、简答题
28.(2019九上·保定期中)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图中x的数值是   
(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4)硫离子的符号为   
【答案】(1)6
(2)8
(3)不同
(4)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电子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6;(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有16=2+x+6,x=8,故填:8;(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化学性质不同;(4)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符合为 。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
四、推断题
29.(2019九上·保定期中)推断题: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章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的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J   ;
(2)D在上述③④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
(3)写出③、④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③   ;④   。
【答案】(1)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
(2)催化作用
(3);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所以猜想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C、D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的一种,E、F常温下为液体,D和E反应会生成D、F和氧气,所以D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氧气和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I是红磷,J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和G反应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氧气和K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所以K是铁,M是四氧化三铁,猜想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猜想正确,因此:(1)A是高锰酸钾,J是五氧化二磷;故填: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2)通过推导可知,D是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二氧化锰在反应③④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填:催化作用;(3)反应③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反应④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
【分析】根据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所以猜想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C、D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的一种,E、F常温下为液体,D和E反应会生成D、F和氧气,所以D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氧气和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I是红磷,J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和G反应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氧气和K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所以K是铁,M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猜想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计算题
30.(2019九上·保定期中)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
【答案】(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2=74。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六、实验题
31.(2019九上·保定期中)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欲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使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要等   时,才能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   和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4)把盛有甲、乙两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甲、乙两种气体中可能是氧气的是   。
【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E;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B
(4)乙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可知,a是酒精灯,b是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欲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气体时要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能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为装置中的空气,故填: ;E;气泡连续均匀冒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B;(4)根据氧气的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气体溶于水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根据试管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中甲气体溶解更多,乙气体溶解较少,故填:乙。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3)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32.(2019九上·保定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题开展了相关实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红磷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人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生成磷酸,对局部产生强烈刺激,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B、C装置中大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3)B与A相比,优点是   (至少写一点),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   mL处.
(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   ;用酒精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   mL处。
【答案】(1)
(2)装置漏气
(3)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15
(4)装置不漏气;10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图A、B、C中磷与氧气反应生物五氧化二磷,故符合表达式为: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故填:装置漏气;(3)B与A相比,优点是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 处,故填: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15;(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装置不漏气;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 处,故填:装置不漏气;10。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分析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合肥模拟)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燃放礼花 D.声音远扬
2.(2019九上·保定期中)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
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
D.氮气能填充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3.(2018九上·武威期中)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金刚石
C.氯化钠 D.氧气
5.(2019·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称量固体
6.(2019·湘西)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7.(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将硬水软化
B.蒸馏水是软水
C.工业废水应处理后再排放
D.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8.(2019九上·保定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物质变化时,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D.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归纳出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9.(2019九上·保定期中)“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红后变无色 D.先变蓝后变紫
10.(2019九上·保定期中)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B.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11.(2019九上·保定期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连接好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收集气体 ⑤向大试管内中放入石灰石,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⑤②①
12.(2019九上·保定期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3.(2019八上·新泰期末)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14.(2019九上·保定期中)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15.(2019九上·保定期中)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中子数为(  )
A.94 B.244 C.160 D.150
16.(2019九上·保定期中)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如图所示)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片雪花,由一个水分子构成
B.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雪花融化时,水分子变小
D.形成雪花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17.(2019九上·保定期中)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下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汽油挥发-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8.(2019九上·保定期中)图中●和O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下列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19.(2019·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 B.H2O2 C.H2CO3 D.H2O
20.(2015九上·牙克石期末)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1.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 B.
C. D.
22.(2019九上·保定期中)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3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该反应说明分子不可分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23.(2019九上·保定期中)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请回答:
(1)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答三点)的性质,常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   。
(2)可加入   区分硬水和软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   。
24.(2019九上·保定期中)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①从组成上分析它们都含有   元素。
②从物质类别上分析,它们都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
(3)由金属镁生成该“果子MgO”的化学反应现象为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5.(2019九上·保定期中)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高锰酸钾 ②石灰水 ③液氧 ④氧化镁 ⑤清新的空气 ⑥稀盐酸 ⑦大理石 ⑧碳酸氢铵 ⑨水 ⑩五氧化二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含有氧分子的是   。
26.(2019九上·保定期中)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电解水时,两极都出现   ,负极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生   火焰,是   ,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的原理,可以证明水由   组成。
(2)我国开发出以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技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下同),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27.(2019九上·保定期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在反应条件方面,两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两个实验都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小明还总结出:两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B图中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若用如图装置做碳在氧气(充足)中燃烧实验,检验反应后生成物的方法为   (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三、简答题
28.(2019九上·保定期中)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图中x的数值是   
(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4)硫离子的符号为   
四、推断题
29.(2019九上·保定期中)推断题: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章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的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J   ;
(2)D在上述③④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   :
(3)写出③、④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③   ;④   。
五、计算题
30.(2019九上·保定期中)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
六、实验题
31.(2019九上·保定期中)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欲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使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要等   时,才能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   和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4)把盛有甲、乙两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甲、乙两种气体中可能是氧气的是   。
32.(2019九上·保定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题开展了相关实验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红磷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人体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能与粘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生成磷酸,对局部产生强烈刺激,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B、C装置中大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3)B与A相比,优点是   (至少写一点),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   mL处.
(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   ;用酒精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   mL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彩旗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气球升空与物质的密度有关,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燃放礼花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声音远扬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说法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性质稳定,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分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就能解决这一题目.
【解答】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
4.【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
5.【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到试管内壁,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选项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滴管滴加液体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分析;
B、根据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灯对火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D、根据天平的左物右码原则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不符合题意。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符合题意。
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不符合题意。
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进行实验。
7.【答案】A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软化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说法符合题意;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软水,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处理达标后排放,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过滤的操作分析
B、根据蒸馏的概念分析
C、根据废水处理的好处分析
D、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的化学变化,例如电灯发光、发热,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故说法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可以做过氧化氢及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不能催化所以的化学反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C、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符合题意;
B、变为红色后颜色不再改变,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C、先变红后变无色,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D、先变蓝后变紫,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碳酸是一种酸,将“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色。本题只要掌握碳酸的性质以及酸对指示剂颜色的改变。
10.【答案】D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A、制取气体应先查气密性,再加入药品,否则装置漏气会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的慢,造成药品的浪费,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需要验纯,避免发生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故不符合题意;
D.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步骤分析
B、根据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广口瓶中装入大理石)→倒(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进行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在增加,反应停止生成物氧气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3.【答案】D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滴溅,故不符合题意;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防止浑浊的液体从漏斗与滤纸之间流下,故不符合题意;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不符合题意;
D、若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弄破滤纸,就会使过滤失败,故符合题意。
【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14.【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但是对于我们常见的氢原子来说,其原子核内没有中子,这点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也有例外,如我们常见的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
1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94,因此钚的中子数=244-94=15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掌握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6.【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片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同雪花是由同种的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B符合题意;
C、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析
B、根据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分析
C、根据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大小不变分析
D、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的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改变,物质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不合题意;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做扩散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不合题意;
C、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分子不断运动,分子种类不会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D、食物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食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18.【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由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符合题意;
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9.【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解析】【解答】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A符合题意;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某分子的只能是某物质或含有某物质的混合物分析
20.【答案】B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解: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①是稳定的结构,性质稳定;②的最外层由4个电子,不易得失,性质比较稳定;③的最外层也是稳定结构,性质稳定;④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性质活泼;故题目中的①④虽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不相同,①③都是具有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B.
【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则可推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是具有稳定的结构.
21.【答案】B,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试管中,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B、固体放在小试管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
C、通过可抽动的铜丝可控制固体与液体接触,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但长颈漏斗的导管较短,液体不能进入长颈漏斗,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分析】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利用的是止水夹关闭后,容器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容器中,固液分离,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2.【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物质甲为甲醛,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再分,原子的重组,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发生改变,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因此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物质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写出方程式进行分析
23.【答案】(1)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人工降雨
(2)肥皂水;煮沸
(3)吸附
(4)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知识点】水的净化;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附着在可燃物周围从而隔绝氧气,而且其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人工降雨;(2)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而没有浮渣的为软水,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4)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淀出来,故填: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2)根据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4)根据明矾能够吸附杂质分析
24.【答案】(1)氧;纯净物
(2)SO2
(3)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Mg+O2 MgO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氧;②从物质类别上分析,它们都是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填:纯净物;(2)二氧化硫气体是空气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故填:SO2;(3)镁和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O2 MgO;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
根据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分析
(2)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分析
(3)根据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及燃烧的现象分析
25.【答案】②⑤⑥⑦;③⑤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①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③液氧的化学式为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④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清新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⑥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⑦大理石是混合物,⑧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属于化合物,⑨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⑩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②⑤⑥⑦;③⑤。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
26.【答案】(1)气泡;淡蓝色;氢气;2:1;;分解反应;不变;氢元素和氧元素
(2)
(3)分子;原子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两极都产生气泡,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其体积比是2:1,正极的气体氧气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反应物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气泡;淡蓝色;氢气;2:1; ;分解反应;不变;氢元素和氧元素;(2)根据题意可知,我国以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水,故该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因此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原子,故填:分子;原子。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及符合表达式的写法分析回答。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回答。
27.【答案】(1)放热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4)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都放热,故填:放热;(2)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故A图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故填: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3)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符合表达式为: 。
【分析】(1)根据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
(2)根据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大气分析
(3)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8.【答案】(1)6
(2)8
(3)不同
(4)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电子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6;(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有16=2+x+6,x=8,故填:8;(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化学性质不同;(4)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符合为 。
【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分析
29.【答案】(1)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
(2)催化作用
(3);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所以猜想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C、D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的一种,E、F常温下为液体,D和E反应会生成D、F和氧气,所以D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氧气和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I是红磷,J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和G反应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氧气和K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所以K是铁,M是四氧化三铁,猜想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猜想正确,因此:(1)A是高锰酸钾,J是五氧化二磷;故填: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2)通过推导可知,D是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二氧化锰在反应③④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填:催化作用;(3)反应③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反应④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
【分析】根据A、B、C、D、E、F、G、H、I、J、K、M、N、Q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所以猜想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C、D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中的一种,E、F常温下为液体,D和E反应会生成D、F和氧气,所以D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氧气和磷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所以I是红磷,J是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和G反应会生成氧气和H,所以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氧气和K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所以K是铁,M是四氧化三铁,然后将猜想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0.【答案】(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
(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2=74。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31.【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E;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B
(4)乙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可知,a是酒精灯,b是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欲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气体时要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能开始收集,因为刚开始冒出的为装置中的空气,故填: ;E;气泡连续均匀冒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B;(4)根据氧气的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气体溶于水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根据试管中水的多少可知,图中甲气体溶解更多,乙气体溶解较少,故填:乙。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3)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32.【答案】(1)
(2)装置漏气
(3)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15
(4)装置不漏气;10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图A、B、C中磷与氧气反应生物五氧化二磷,故符合表达式为: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故填:装置漏气;(3)B与A相比,优点是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 处,故填:结果更准确,操作更简单;15;(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装置不漏气;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 处,故填:装置不漏气;10。
【分析】(1)根据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9.2 液体的压强 提升练习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下一篇: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 2022 年 11 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