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8-201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可燃性 D.氧化性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挥发性只是状态的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A符合题意;
B、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否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是通过是否能够燃烧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及物理性质,选择属于物理性质的即可。
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干冰升华
C.高梁酿酒 D.胆矾研碎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
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l2 B.NaCl C.HClO4 D.HClO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B、钠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
C、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m+(-2)×4=0,则m=+7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0,则z=+1价。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规则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确定。
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图B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D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和纯净物的微观粒子构成,即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为纯净物来分析判断。
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是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和铁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铁元素,而不是钙原子、铁原子,也不是钙和铁的单质,钙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没有分子之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回答,即元素是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以下仪器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仪器都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回答。
7.(2018·常德)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O B.NO C.NO2 D.N2O5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不变,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X中应包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变分析。
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现象及变化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很远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温度计汞柱上升——原子的体积变大
D.双氧水制氧气——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很远就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解释符合题意;
B、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释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制氧气分子种类变化,而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回答。
9.(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
A.CO B.N2 C.SO2 D.PM2.5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D、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污染空气的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来分析回答。
10.(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说法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说法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区分烟和雾,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
B、区分硫磺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C、铁丝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D、注意现象和结论的区别。
1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镆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的核外电数为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镆属于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镆的原子序数为115,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镆原子的核外电数为115,选项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正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故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分析回答;二是理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是理解元素的分类。
1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Mg、Mg2+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量近似相同、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的特点;故判断不符合题意的为D电子层数相同。
【分析】A、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质子数不变,属于同种元素。
B、理解原子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属于稳定结构;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故镁原子比镁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1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电解水中,正极得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
B、电解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C、电解水得到的结论是: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1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质子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没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C不符合题意;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1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金刚石很硬可作钻探机钻头
D.氢气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作燃料,说法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的保护气,说法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用作钻探机的钻头,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不能做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可以做保护气;
C、根据金刚石重要的物理性质“坚硬”分析回答;
D、根据氢气做燃料的有点分析回答。
16.(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A.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能火燃烧更剧烈,不符合题意;
B.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不符合题意;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是不可改变的,符合题意;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二是理解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
17.(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24:32:40
C.24:32:56 D.48:32:80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 O2 2MgO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镁在氧气在燃烧的方程式,计算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即可,注意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即相对分子质量还要乘以计量数。
1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过氧化氢由水和氧气构成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说法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有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C、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讲个数”;
19.(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选择的方法合理的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点燃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灼热的碳层
【答案】D
【知识点】气体的净化;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混合气通过赤热的碳层后,二氧化碳会与碳生成一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除杂质原则是不能产生新杂质;方法可以把杂质转化成主要成分或转化成气体或沉淀除去或直接除去。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让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即可。
20.(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需足量或过量
B.集气瓶内放入水可吸收生成物、降温保护仪器
C.实验可得出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进入水的体积会大于1/5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集气瓶内的水主要是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还可吸收生成物,故不符合题意;
C、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得的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过量的红磷可以把氧气全部消耗掉;
B、瓶内的水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根据烧杯中的水只进入集气瓶五分之一,分析可以知道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会小于五分之一,故测定的氧气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
二、填空题
2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氢原子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个硫酸根离子   ;
(2)用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氧化铝   ;
(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   。
【答案】(1)3H;5P2O5;2SO42-
(2)H2O;Al2O3
(3)17;7;得;1;Cl-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5P2O5;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2)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由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Cl-。
【分析】(1)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一个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写成系数形式;一个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写成系数形式;离子的表示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符号,多个离子写成系数形式;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根据化合价书写氧化铝的化学式;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判断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原子得失电子;再根据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和阴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书写离子符号。
2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物质。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   (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③Ca2+、Mg2+④Na2SO4
(3)区分软水硬水可用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答案】(1)吸附作用
(2)③
(3)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Ca2+和Mg2+;(3)区分软水硬水可用肥皂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在净水中的作用分析回答;
(2)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回答;
(3)软水和硬水的鉴别用肥皂水,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和蒸馏,生活中的方法是煮沸。
三、推断题
2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对应序号的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
【答案】(1)C;CuO;CO;CO2;Cu
(2)2CuO+C 2Cu+CO2↑;CuO+CO Cu+CO2;2CO+O2 2CO2;C+O2 CO2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1)A是C,B是CuO,C是CO,D是CO2,E是Cu;(2)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 2Cu+CO2↑;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③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④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红色单质E由黑色单质A和黑色氧化物B反应生成,则可以猜测E为单质铜,那么A为单质碳,B为氧化铜,D则为二氧化碳;而物色气体C既能和氧化铜反应,又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C为一氧化碳。
四、简答题
2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对应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   ,采用A图的方法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
(3)图D的操作错误是   。
【答案】(1)B
(2)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小于
(3)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接触了灯芯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A、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不能俯视或仰视;故A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着,故B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操作错误;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D操作错误;(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偏小;若俯视量筒,则读数偏大;(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焰心。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和药品的取用分析;A、应该平视读数;C、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D、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
(2)一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二是根据“俯大仰小”来分析;
(3)根据各试管中液体加热来分析,一是液体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二是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
五、实验题
2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从A到E中选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如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端进入(填“a”或“b”),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
(4)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当   时开始收集。
【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2)AD或AE;2KClO3 2KCl+3O2↑;催化作用;分解反应
(3)B;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
(4)B;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③是集气瓶,④是水槽;(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选择A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故选择D或E装置收集,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AD或A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此反应是分解反应;(3)如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二氧化碳应从b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Ca(OH)2+CO2═CaCO3↓+H2O;(4)实验室制取氢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来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硫酸钾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根据常见的作用分析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方程式;根据气体密度确定收集方法;检验二氧化碳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制取氢气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有连续性气泡产生时。
26.(2018·百色)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   和   。
【答案】(1)a;B
(2)五氧化二磷
(3)加热;隔绝氧气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a处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a处的白磷发生了燃烧;b处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燃烧;c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a处燃着的白磷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了;(2)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为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管口拴上一个气球;(3)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1) a ; B(2) 五氧化二磷 (3) 加热 ; 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2)根据装置的特定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中热水的作用分析解答
六、计算题
27.(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莱水果中,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
(1)1个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3:4:3
(2)3:4
(3)41.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1个维生素C分子(化学式为C6H8O6)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3:4:3;
(2)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中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
(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41.0%。
【分析】(1)根据每个维生素C分子的原子构成确定原子个数比;
(2)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再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某工厂需要用200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可制氢气的质量是y;
2H2O 2H2↑+ O2↑
36 4 32
x y 200kg
x=225kg,
y=25kg,
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225kg;可制氢气的质量是25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氧气的质量,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计算需要水和生成氢气的质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可燃性 D.氧化性
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干冰升华
C.高梁酿酒 D.胆矾研碎
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l2 B.NaCl C.HClO4 D.HClO
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6.(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以下仪器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7.(2018·常德)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O B.NO C.NO2 D.N2O5
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现象及变化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很远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温度计汞柱上升——原子的体积变大
D.双氧水制氧气——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9.(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
A.CO B.N2 C.SO2 D.PM2.5
10.(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粉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1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镆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的核外电数为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1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1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1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质子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金刚石很硬可作钻探机钻头
D.氢气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
16.(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17.(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这个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  )
A.2:1:2 B.24:32:40
C.24:32:56 D.48:32:80
1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过氧化氢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过氧化氢由水和氧气构成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19.(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选择的方法合理的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点燃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灼热的碳层
20.(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需足量或过量
B.集气瓶内放入水可吸收生成物、降温保护仪器
C.实验可得出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进入水的体积会大于1/5
二、填空题
21.(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氢原子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个硫酸根离子   ;
(2)用化学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氧化铝   ;
(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   。
22.(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物质。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   (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③Ca2+、Mg2+④Na2SO4
(3)区分软水硬水可用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三、推断题
23.(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对应序号的反应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
四、简答题
24.(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对应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的正确方法是视线与   ,采用A图的方法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
(3)图D的操作错误是   。
五、实验题
25.(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实验室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从A到E中选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如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端进入(填“a”或“b”),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
(4)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当   时开始收集。
26.(2018·百色)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热水的作用是   和   。
六、计算题
27.(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莱水果中,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
(1)1个维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28.(2019九上·呼伦贝尔期末)某工厂需要用200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挥发性只是状态的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A符合题意;
B、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否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是通过是否能够燃烧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及物理性质,选择属于物理性质的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
3.【答案】B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B、钠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
C、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m+(-2)×4=0,则m=+7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0,则z=+1价。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价的规则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确定。
4.【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图B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D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和纯净物的微观粒子构成,即由一种分子构成的为纯净物来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是物质中的钙是对所有钙原子和铁原子的总称,意即钙元素、铁元素,而不是钙原子、铁原子,也不是钙和铁的单质,钙和铁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没有分子之说。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回答,即元素是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仪器都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则由于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回答。
7.【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数目不变,通过观察反应方程式可知,X中应包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不变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很远就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解释符合题意;
B、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释不符合题意;
D、双氧水制氧气分子种类变化,而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解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回答。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D、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污染空气的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来分析回答。
10.【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说法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说法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区分烟和雾,红磷燃烧产生的是大量的白烟;
B、区分硫磺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C、铁丝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D、注意现象和结论的区别。
11.【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镆属于金属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镆的原子序数为115,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镆原子的核外电数为115,选项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正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故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分析回答;二是理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是理解元素的分类。
12.【答案】D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Mg、Mg2+两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量近似相同、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的特点;故判断不符合题意的为D电子层数相同。
【分析】A、是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质子数不变,属于同种元素。
B、理解原子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属于稳定结构;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镁离子,故镁原子比镁离子多一个电子层。
13.【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是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电解水中,正极得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
B、电解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C、电解水得到的结论是: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14.【答案】D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没有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B不符合题意;
C、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C不符合题意;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15.【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作燃料,说法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的保护气,说法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用作钻探机的钻头,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不能做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可以做保护气;
C、根据金刚石重要的物理性质“坚硬”分析回答;
D、根据氢气做燃料的有点分析回答。
16.【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A.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能火燃烧更剧烈,不符合题意;
B.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不符合题意;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是不可改变的,符合题意;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是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二是理解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
17.【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 O2 2MgO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镁在氧气在燃烧的方程式,计算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即可,注意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即相对分子质量还要乘以计量数。
18.【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说法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有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C、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讲个数”;
19.【答案】D
【知识点】气体的净化;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一氧化碳能燃烧,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混合气通过赤热的碳层后,二氧化碳会与碳生成一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除杂质原则是不能产生新杂质;方法可以把杂质转化成主要成分或转化成气体或沉淀除去或直接除去。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最好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让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即可。
20.【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B、集气瓶内的水主要是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还可吸收生成物,故不符合题意;
C、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水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得的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过量的红磷可以把氧气全部消耗掉;
B、瓶内的水可以吸收五氧化二磷,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根据烧杯中的水只进入集气瓶五分之一,分析可以知道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D、若装置气密性不好则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会小于五分之一,故测定的氧气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
21.【答案】(1)3H;5P2O5;2SO42-
(2)H2O;Al2O3
(3)17;7;得;1;Cl-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原子表示为:3H;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为:5P2O5;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2)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3)由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Cl-。
【分析】(1)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一个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写成系数形式;一个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写成系数形式;离子的表示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符号,多个离子写成系数形式;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根据化合价书写氧化铝的化学式;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判断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原子得失电子;再根据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和阴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书写离子符号。
22.【答案】(1)吸附作用
(2)③
(3)肥皂水;煮沸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Ca2+和Mg2+;(3)区分软水硬水可用肥皂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在净水中的作用分析回答;
(2)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回答;
(3)软水和硬水的鉴别用肥皂水,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和蒸馏,生活中的方法是煮沸。
23.【答案】(1)C;CuO;CO;CO2;Cu
(2)2CuO+C 2Cu+CO2↑;CuO+CO Cu+CO2;2CO+O2 2CO2;C+O2 CO2
【知识点】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由分析可知(1)A是C,B是CuO,C是CO,D是CO2,E是Cu;(2)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 2Cu+CO2↑;②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③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 2CO2;④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红色单质E由黑色单质A和黑色氧化物B反应生成,则可以猜测E为单质铜,那么A为单质碳,B为氧化铜,D则为二氧化碳;而物色气体C既能和氧化铜反应,又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C为一氧化碳。
24.【答案】(1)B
(2)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小于
(3)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接触了灯芯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A、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不能俯视或仰视;故A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着,故B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操作错误;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D操作错误;(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偏小;若俯视量筒,则读数偏大;(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焰心。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和药品的取用分析;A、应该平视读数;C、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D、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
(2)一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二是根据“俯大仰小”来分析;
(3)根据各试管中液体加热来分析,一是液体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三分之一,二是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灯芯。
25.【答案】(1)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2)AD或AE;2KClO3 2KCl+3O2↑;催化作用;分解反应
(3)B;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
(4)B;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锥形瓶,③是集气瓶,④是水槽;(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选择A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故选择D或E装置收集,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AD或A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此反应是分解反应;(3)如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则二氧化碳应从b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Ca(OH)2+CO2═CaCO3↓+H2O;(4)实验室制取氢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来分析回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硫酸钾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方程式;根据常见的作用分析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方程式;根据气体密度确定收集方法;检验二氧化碳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制取氢气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有连续性气泡产生时。
26.【答案】(1)a;B
(2)五氧化二磷
(3)加热;隔绝氧气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a处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a处的白磷发生了燃烧;b处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燃烧;c处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会发生燃烧;a处燃着的白磷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耗尽了;(2)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为了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管口拴上一个气球;(3)烧杯中的热水的作用不仅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1) a ; B(2) 五氧化二磷 (3) 加热 ; 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2)根据装置的特定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中热水的作用分析解答
27.【答案】(1)3:4:3
(2)3:4
(3)41.0%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1个维生素C分子(化学式为C6H8O6)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3:4:3;
(2)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中 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
(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41.0%。
【分析】(1)根据每个维生素C分子的原子构成确定原子个数比;
(2)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3)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再除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8.【答案】解: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可制氢气的质量是y;
2H2O 2H2↑+ O2↑
36 4 32
x y 200kg
x=225kg,
y=25kg,
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225kg;可制氢气的质量是25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利用氧气的质量,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计算需要水和生成氢气的质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4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和金属矿物(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