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电是什么(原卷版+解析版)-2022-202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沪科版)

14.1电是什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 )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中子 D.得到电子
【答案】A
【解析】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起电的原因是丝绸对电子的吸引力大于玻璃,故玻璃中的部分电子移动到丝绸上,故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故选A。
2.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是(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负电,跟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选A。
3.在干燥的天气里,小梦用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靠近轻小纸屑,发现梳子吸引纸屑,而后纸屑又很快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两者带同种电荷
B.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创造了新的电荷
C.塑料梳子带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发生转移
D.纸屑和塑料梳子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答案】D
【解析】
A.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电子在梳子和头发间发生转移,而使两者带异种电荷,故A错误;
B.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新的电荷,故B错误;
C.塑料梳子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转移,故C错误;
D.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知,纸屑和塑料梳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4.三个同学在“玩中学物理”,她们用毛毯在头发上摩擦后提起,头发就会被毛毯吸起,如图所示,此现象说明(  )
A.毛毯会吸引头发 B.毛毯和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
C.毛毯和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D.毛毯和头发的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答案】B
【解析】
用毛毯在头发上摩擦后提起,头发就会被毛毯吸起,是因为毛毯和头发摩擦使毛毯和头发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强化物理观念 关于物体带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有多余的原子核
B.一个物体带负电,是因为缺少质子
C.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缺少电子
D.一个物体不带电,是因为它既没有原子核也没有电子
【答案】C
【分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物体带电的实质,根据电荷带电原理分析可得.
【解析】
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缺少电子,一个物体带负电,是因为有多余的电子;既没有缺少,也没有多余的电子,就不带电显电中性.故ABD错误,C正确.
【点睛】
一个物体正电总电量和负电总电量相等,则整体显电中性,不带电.若失去电子,正电量大于负电量,则显示正电,若得到电子,负电量大于正电量,则显示负电.
6.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B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  )
A.正电荷从A转移到B
B.正电荷从B转移到A
C.负电荷从A转移到B
D.负电荷从B转移到A
【答案】D
【解析】
当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相连时,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由于验电器A带正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验电器上的电子从B移动到A,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直尺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直尺带正电
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直尺带负电
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正电
D.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直尺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负电
【答案】D
【解析】
ABC.摩擦起电过程中,只发生电子(负电荷)的转移,正电荷没有移动,故ABC项错误;
D.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使橡胶棒有了多余的电子从而显现带负电,同理,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上的电子也转移到塑料梳子上,使梳子带负电,都D项正确;
8.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答案】C
【解析】
由图像可知,甲乙互相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甲乙一定均带正电,甲丙相互吸引可能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丙带负电;或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即丙不带电。
故选C。
9.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C.原子核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解析】
A. 由电荷间的作用力规律得知,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 电子带负电,而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所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故B正确;
C. 质子带正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故C错误;
D. 一个氦原子,其原子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带负电,对外不显电性,故D正确;
故选C。
10.如图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中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不变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变小
C.验电器的金属箱片的夹角一定变大
D.丙球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由于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丙带负电或丙不带电;若丙带的负电荷数多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数,则金属箔的张角变大,若相等则不变,若少于金属箔上的负电荷数,则张角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11.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乙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引甲,则丁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四个轻质小球,乙带正电,乙吸引甲,则甲带负电或为不带电的轻质小球;丙吸引乙,则丙带负电或为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则有下面几种情况:若甲和丙都带负电,则丁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若甲和丙都不带电,则丁带正电或者负电;故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和,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置于附近,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带正电,带负电
B.此时、都带负电
C.移去,、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和分开,然后移去,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答案】C
【解析】
AB.将带正电荷的物体置于附近时,由于静电感应,端带上负电,端带上正电,故AB项与题意不相符;
C.移去后,由于电荷间相互作用,、恢复电中性状态,、下部的金属箔均闭合,故C项与题意相符;
D.先把、分开,则带负电,带正电,移去后,电荷不能再进行中和,此时所带电荷量仍然等于的带电量,故、下部的金属箔仍然张开,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二、填空题
1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________。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了电子。
【答案】转移 得到
【解析】
[1]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得到了电子。
14.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原子中,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_________不带电。通常情况下,原子对外________(选填“不显”或“显示”)电性。
【答案】质子 中子 质子(或原子核) 电子 中子 不显
【解析】
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15.打出租车时,小丽的手刚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电,这是_______现象;有拖地铁链的车,不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铁链是________。
【答案】摩擦起电 导体
【解析】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摩擦起电现象,从而带了电,所以手刚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
[2]有拖地铁链的车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要导走静电,链条必须是导体。
16.如图所示,A是检验物体是否____的仪器叫验电器,他的工作原理是_____,验电器此状态表明B物是否带电?_____
【答案】带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
【解析】
【分析】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若验电器的两金属薄片张开,表明此时与验电器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
【解析】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他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杆传给金属箔,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图中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说明B物带电。
17.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质间转移.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 同 电子
【分析】
(1)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解析】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是因为塑料棒由于摩擦而带了电,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变,所以外层电子发生转移而带电,即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转移.
【点睛】
牢记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另外要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电子.
18.先将一只大试管装满水, 再把小试管的一部分插入大试管中,小试管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迅速将该装置倒置过来,如图甲所示,发现小试管在_____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如图乙,将a、b、c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悬挂起来,若a带负电,则b带_____电。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c,二者将相互______(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大气压 正 吸引
【解析】
[1]迅速将该装置倒置过来,如图甲所示,发现小试管在大气压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
[2]由图乙可知,a、b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相互吸引,b、c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相互排斥,所以a、b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带异种电荷,b、c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带同种电荷,所以若a带负电,则b带正电。
[3]b、c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带同种电荷,b带正电,所以c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c,二者将相互吸引。
19.有、、、四个带电体,若与吸引,与排斥,与排斥,而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则四个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
【答案】负电 正电 正电 负电
【解析】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D与之相互吸引,则D带负电;
A与D排斥,说明带电性质相同,故A带负电;
A与B吸引,说明带电性质相反,故B带正电;
B与C排斥,说明带电性质相同,故C带正电.
【点睛】
知道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收可逐一做出推理判断.
20.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_____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_____,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_____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答案】正 吸引力 电子
【解析】
[1]通电时M带正电荷,此时不带电的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同种电荷,即正电。
[2][3]通电时N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吸引力,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电子的转移,原先的正电荷被中和后再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两个悬挂的带相同电荷的小球A和B处于静止,请画出小球A所受到的重力和斥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解析】
两个悬挂着的带相同电荷的小球A和B处于静止,小球A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向上的拉力外,还受到B对它向左的排斥力,过小球A的重心,分别沿重力和斥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其所受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睛】
对小球A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各个力即可.
22.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正电、和完全相同的验电器不带电,请在图乙中画出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后,验电器和的金属箔的张角情况.
【答案】
【分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导体导电性质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根据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可得.
【解析】
带正电,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由于带正电是缺少电子的,故上电子少,上的一部分电子会通过金属棒转移到上,带的正电荷会减少,其金属箔张角会变小,而因为失去电子也带上了正电荷,的两金属箔因带上同种电荷而有了一定张角,如答案图所示.
【点睛】
因金属是导体,B中的电子会沿着金属棒流向A,中和A中一部分正电荷,A中正电荷电量减小夹角减小,B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的金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一定夹角.验电器带电量越大,金箔张开的夹角越大.
四、实验题
23.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异种电荷_____;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
【答案】B 一定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B
【解析】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一些电子,质子不会转移,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不会是创造了负电荷。
故选B。
(2)[2]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正电,那么由上述可知,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了丝绸,丝绸会带负电。
(3)[3][4]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5]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会带上正电,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时,B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可知,B带正电;靠近C时,C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可知,C带负电;所以可知带正电的是B。
24.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处.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为什么B与A没有接触,就发生相互作用而偏离了竖直方向?_____.
(3)请你根据图,提出一个问题._____
【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间不需要相互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与电荷间的距离有关吗?
【解析】
(1)[1]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向右偏转,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与物体A都带正电,所以其向右偏转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2)[2]由于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就是通过电场发生的,所以B与A没有接触,就发生相互作用而偏离了竖直方向.
(3)[3] 随着小球距离带电体A的距离在增大,发现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偏转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减小,由此可以提出问题: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5.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蓬松 异种 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 不相同 负 得到
【解析】
(1)[1]细丝下垂是因为其受重力的作用,再用手向下捋几下后,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
[2]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等量的异种电荷;
(2)[3][4]图a装置是常用验电器,当带电体接触金属棒时,下面的金属箔片张开,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图b带电物体可以吸引其他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所以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不相同;
(3)[5][6]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
26.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线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_____(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答案】转换法 B 电荷间的距离越小 C
【解析】
(1)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通过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利用的是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小塑料泡沫小球,故应选B;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A球和Q的距离最小,丝线偏离竖线的角度最大,说明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但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故选C.
27.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于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________,相互吸引的是图________;
(3)爱动脑及的小华想,除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外,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他分析:如果能找到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带电橡胶棒吸引的物体,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你认为他的分析有道理吗?________.
(4)小华找了一段PVC水管,分别去靠近上图中的带电玻璃棒和带电橡胶棒,发现真的相互吸引力,于是他认为找到了第三种电荷,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小华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发生了转移,不可能存在第三种电荷”.
【答案】摩擦起电 a、b c 没有道理 PVC水管本身不带电 电荷
【分析】
(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4)既能和带电的玻璃棒吸引又能和带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一定是不带电的.
【解析】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也带同种电荷,所以a、b两图都会相互排斥;
而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异种电荷,所以c图会相互吸引;
(3)如果能找到一个带电体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带电橡胶棒吸引,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是没有道理的,不带电的物体就可以满足上述条件;物体带电本质是由于电子的转移,一种物体失去电子,另一种物体获得电子,从而带不同的电荷,因此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就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4)PVC水管既能和带电的玻璃棒吸引又能和带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PVC水管不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点睛】
本题考查电现象的知识,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有两种可能:一是异种电荷之间,二是带电体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之间(带电的性质).
28.研究带电小球间的作用力。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其中常量k=9×109 N·m2/C2。
(1)如图(1)所示,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填“引”或“斥)力,此时两球将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2)所示,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请在图中画出丙球在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靠近正
【解析】
【解析】
(1)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所以它们相互吸引而相互靠近;(2)由题意知,甲受到乙的力向右,甲要静止,应受到丙向左的力,所以丙应带正电;丙受到甲对它向右的斥力;乙受到甲的力向左,乙要静止,应受到丙向右的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丙受到乙对它向左的吸引力;丙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睛】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判断出两个球的运动方向;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出丙带电的性质;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判断出丙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据此解答。
29.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在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a)所示,观察现象
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b),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_______(失去/获得)电子.你认为丝绸_______(带电/不带电),如何验证你的想法:_______
(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
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4)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
【答案】相同 正 失去 带电 让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排斥 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吸引 不同
【解析】
(1)[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相同的;
[2][3][4][5]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带负电,因为丝绸得到电子;让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如果排斥,说明丝绸是带电的;
(2)[6][7][8]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排斥;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9]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吸引;
(4)[10]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不同的.
【点睛】
(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五、综合题
30.下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带正电,次序在后带负电.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电荷;
(2)由表中可知,羊毛与石棉摩擦后,羊毛带________电;
(3)尼龙与云母相互摩擦后,尼龙将________ 得到 失去 电子;
(4)由表中________ 能 不能 判断尼龙和纸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答案】正 负 得到 不能
【解析】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因为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所以石棉和玻璃摩擦后,石棉带正电,玻璃带负电.(3)按照题意,可知所给出的材料中次序越后的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越强.可先比较云母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云母与羊毛相互摩擦后,云母带正电,羊毛带负电,所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云母强;再比较尼龙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尼龙带负电,尼龙比羊毛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强;故尼龙比云母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因此尼龙与云母相互摩擦后,尼龙将得到电子而带负电;(4)可先比较纸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纸带负电,纸比羊毛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强;再比较尼龙与羊毛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羊毛带正电,尼龙带负电,尼龙比羊毛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强;故纸和尼龙摩擦后,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判断它们带电情况.
【点睛】
1、本题是关于摩擦起电的题目,解决本题需要掌握摩擦起电的概念和实质;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3、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将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将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14.1电是什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的原因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 )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失去中子 D.得到电子
2.跟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跟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是(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不确定
3.在干燥的天气里,小梦用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靠近轻小纸屑,发现梳子吸引纸屑,而后纸屑又很快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两者带同种电荷 B.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时,创造了新的电荷
C.塑料梳子带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发生转移 D.纸屑和塑料梳子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三个同学在“玩中学物理”,她们用毛毯在头发上摩擦后提起,头发就会被毛毯吸起,如图所示,此现象说明(  )
A.毛毯会吸引头发 B.毛毯和头发带上了异种电荷
C.毛毯和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D.毛毯和头发的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力
5.强化物理观念 关于物体带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有多余的原子核 B.一个物体带负电,是因为缺少质子
C.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缺少电子 D.一个物体不带电,是因为它既没有原子核也没有电子
6.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B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  )
A.正电荷从A转移到B B.正电荷从B转移到A
C.负电荷从A转移到B D.负电荷从B转移到A
7.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直尺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直尺带正电
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直尺带负电
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正电
D.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直尺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负电
8.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C.丙球可能带负电 D.丙球可能带正电
9.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C.原子核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
10.如图有甲、乙、丙三个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若用丙接触中带负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不变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夹角一定变小
C.验电器的金属箱片的夹角一定变大 D.丙球可能不带电
11.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乙带正电,把四个小球分别两两靠近时,发现乙吸引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也吸引甲,则丁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12.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和,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置于附近,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带正电,带负电 B.此时、都带负电
C.移去,、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和分开,然后移去,贴在、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二、填空题
1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________。橡胶棒经摩擦后带负电,说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了电子。
14.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原子中,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_________不带电。通常情况下,原子对外________(选填“不显”或“显示”)电性。
15.打出租车时,小丽的手刚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摩擦而带电,这是_______现象;有拖地铁链的车,不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铁链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A是检验物体是否____的仪器叫验电器,他的工作原理是_____,验电器此状态表明B物是否带电?_____
17.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质间转移.
18.先将一只大试管装满水, 再把小试管的一部分插入大试管中,小试管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迅速将该装置倒置过来,如图甲所示,发现小试管在_____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如图乙,将a、b、c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悬挂起来,若a带负电,则b带_____电。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c,二者将相互______(填“吸引”或“排斥”)。
19.有、、、四个带电体,若与吸引,与排斥,与排斥,而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则四个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_____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_____,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_____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两个悬挂的带相同电荷的小球A和B处于静止,请画出小球A所受到的重力和斥力的示意图。
22.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正电、和完全相同的验电器不带电,请在图乙中画出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后,验电器和的金属箔的张角情况.
(_____)
四、实验题
23.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异种电荷_____;
(4)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带正电。
24.小明参观科技馆时,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处.
(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为什么B与A没有接触,就发生相互作用而偏离了竖直方向?_____.
(3)请你根据图,提出一个问题._____
25.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1)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如图(2)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_____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如图(3)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6.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线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_____(类比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27.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于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________,相互吸引的是图________;
(3)爱动脑及的小华想,除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外,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他分析:如果能找到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带电橡胶棒吸引的物体,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你认为他的分析有道理吗?________.
(4)小华找了一段PVC水管,分别去靠近上图中的带电玻璃棒和带电橡胶棒,发现真的相互吸引力,于是他认为找到了第三种电荷,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小华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发生了转移,不可能存在第三种电荷”.
28.研究带电小球间的作用力。经科学研究发现,两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F=k,其中常量k=9×109 N·m2/C2。
(1)如图(1)所示,将甲、乙两个带电小球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若甲球带正电荷,乙球带负电荷,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填“引”或“斥)力,此时两球将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2)所示,为了使这两个小球在原来的位置静止,沿着甲、乙两球的球心连线方向,在乙球的右边某位置放上一个电荷量为q3的小球丙,此时恰好使得三球均保持静止。则丙球应该带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请在图中画出丙球在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探究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将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在用同样的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如图(a)所示,观察现象
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复上述实验,如图(b)所示,观察发生的现象3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b),所示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作出如下的分析
(1)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性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_______(失去/获得)电子.你认为丝绸_______(带电/不带电),如何验证你的想法:_______
(2)通过实验步骤1、2我们发现:
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因此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
(3)通过观察步骤3发现,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是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的;
(4)因此我们推断: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的性质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的性质一定是_______(相同/不同)的.
五、综合题
30.下表是两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带正电,次序在后带负电.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____电荷;
(2)由表中可知,羊毛与石棉摩擦后,羊毛带________电;
(3)尼龙与云母相互摩擦后,尼龙将________ 得到 失去 电子;
(4)由表中________ 能 不能 判断尼龙和纸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2 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单项选择专项练习(含答案)

下一篇: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 Unit1 Food for thought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基础测评+提升测评(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