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练习题--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钠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实现的
D.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因此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气体点燃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B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C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
D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3.下列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
B.向硝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C.将氮肥(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
4.实验室里硝酸银常装在棕色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产物不可能是( )
A.N2 B.NO C.NO2 D.NH3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
B.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只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C.沉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6.下图为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①、②、③三种元素无法组成盐类物质
C.③元素与④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②元素与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7.已知X、Y、Z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步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X、Y、Z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A.CO、CO2、CaCO3
B.H2O2、O2、H2O .
C.C、CO2、CaCO3
D.CaCO3、CaO、Ca(OH)2
8.根据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下列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因为小苏打不溶于水沉淀析出,化学反应才能发生
C.某些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金,又保护了环境
D.氨气的使用促进了二氧化碳的反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9.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CO2 B.熟石灰Ca(OH)2 C.小苏打Na2CO3 D.氦气He
10.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铵和硝酸铵 观察颜色 闻气味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通入二氧化碳 测pH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 通入水中
D 黄金和黄铜 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在空气中加热
A.A B.B C.C D.D
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B.NaHCO3是纯碱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
D.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1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B 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 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D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小辉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使用过的碳酸钠溶液,老师告诉他取碳酸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也取过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因此这瓶碳酸钠溶液中可能混有硫酸钠或氯化钠。老师给小辉提供了四种药品:稀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让他检验一下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或氯化钠。
(1)写出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小辉为了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或氯化钠,进行实验并得出相关结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沉淀部分消失,产生气泡,说明碳酸钠溶液中一定混有硫酸钠
B.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中一定混有氯化钠
C.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产生气泡,然后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溶液中一定混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14.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
②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生成。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15.向67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6.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MgCl2和CaCl2的粗盐,某小组同学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粗盐加水溶解,逐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
(1)除去氯化镁时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钾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选用___________试剂除去氯化钙;
(3)沉淀完全过滤后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并搅拌,加热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供给动植物呼吸:B、E、I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G是蓝色固体:J俗称熟石灰。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某工厂甲、乙车间排放的废水,分别含有硫酸镁、硫酸铜、氢氧化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3种和2种,且甲、乙两车间各自的废水中均无沉淀物。若将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生成4种沉淀,其中三种是氢氧化物。沉淀回收后,排放出同一种钠盐的稀溶液。试推断: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的3种物质是________,乙车间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2)排放出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一个上述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实验题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
实验一:如下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中去除泥沙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
实验二:上述制得的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杂质,经过处理可制得精盐。流程如下:
(4)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
(5)加入的试剂X的是_______。
(6)通过操作Ⅱ所得滤液中溶质有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0.某同学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为课题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
(1)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请帮思敏画出实验④的图示______。
五、计算题
21.生活在盐湖地区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所得纯碱中含少量食盐。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得滤液质量是____________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2.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次数物质的质量 1 2 3 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X 8.7 8.7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请依据相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必要的过程)
(3)上述实验中所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小明同学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的,试计算需加入______克水,才能配成实验中所需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B正确。
C、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钠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实现的,C正确。
D、碱是解离出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因此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D正确。
2.A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是不会被点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能够得到精盐,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能达到实验鉴别目的;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能达到试验鉴别目的。
故选A。
3.D
【详解】A、氧化铜不溶于水,氧化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向硝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硝酸钾,能发生反应,但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C、将氮肥(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发生反应,但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硝酸溶液,生成硝酸钙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
4.D
【详解】硝酸银由银、氮、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硝酸银分解后不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物质,即硝酸银见光分解后,其分解的产物不可能是氨气,故选D。
5.A
【详解】A、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需要除去不可溶杂质,而去除不可溶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正确;
B、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氢盐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错误;
C、有沉淀生成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加热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溶质析出,也有沉淀生成,但并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错误;
D、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但碳酸钠是盐不是碱,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由图示可知:①是氢元素,③是氧元素,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水,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故正确;
B、①是氢元素,②是氮元素,③是氧元素,①、②、③、三种元素可以组成硝酸铵,硝酸铵属于盐,故错误;
C、由图示可知:③元素与④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由图示可知:②元素与③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分解(或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B、H2O2分解生成氧气,O2和氢气(或甲烷)反应生成H2O ,水不能转化成过氧化氢,选项错误;
C、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不能转化成碳,选项错误;
D、 CaCO3分解生成CaO,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选项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正确;
B、该反应中小苏打溶解度小,不是不溶于水,错误;
C、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金,又保护了环境,正确;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够促进了二氧化碳的反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化学式为CO2,俗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化学式为Ca(OH)2,俗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HCO3,俗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符合题意;
D、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e,名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A、碳铵和硝酸铵均为白色晶体,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为碱性,溶液的pH均大于7,错误;
C、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区分,现象不明显,错误;
D、黄铜是铜锌合金,加入硝酸银溶液中,黄金无反应,而铜、锌都可以将Ag+置换出来;在空气中加热时,黄金无变化,而黄铜会变黑,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A.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此选项正确;
B. NaHCO3俗称小苏打,Na2CO3俗称纯碱,此选项错误;
C. “侯氏制碱法”中NaHCO3在溶液中更容易达到饱和而析出,说明在该反应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小,此选项错误;
D.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有NH4Cl和NaHCO3两种溶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起不到消毒杀菌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粗盐中含有氯化钠,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除去泥沙后不是纯净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学名是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1)Na2CO3+BaCl2=BaCO3↓+2NaCl
(2)A
【解析】(1)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2)
A、如果存在硫酸钠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钠也会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稀硝酸碳酸钡会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硫酸钡不溶于硝酸,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沉淀部分消失,产生气泡,说明有硫酸钡存在,故碳酸钠溶液中一定混有硫酸钠,说法正确;
B、碳酸钠和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的碳酸银沉淀,故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碳酸钠溶液中一定混有氯化钠,说法不正确;
C、滴加过量稀硝酸会将碳酸钠反应完全,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说明存在硫酸钠,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会和生成的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能说明存在氯化钠,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4. 碱 沉淀 氢氧化钙(合理即可)
【详解】(1)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反应②是盐和碱的反应;
(2)根据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沉淀(难溶物或不溶物);
(3)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碳酸钙(或碳酸钡)沉淀,利用K2CO3溶液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15. 10 10%
【详解】(1)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质量为x,则有:
由解得x=11.7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6. 选用氢氧化钾溶液会引入引入氯化钾杂质(或引进新杂质) 碳酸钠 Na2CO3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详解】(1)加入氢氧化钠过量是除掉杂质氯化镁,生成物为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换做氢氧化钾产物中会有新杂质氯化钾出现;
(2)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此反应满足除去氯化钙的原则,故选用碳酸钠;
(3)在反应中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量都是过量的,因此要用盐酸除掉使其转化为氯化钠,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或把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等。
17.(1)H2
(2)C+2CuO2Cu+CO2↑
(3)2HCl+Cu(OH)2=CuCl2+2H2O
(4)H2SO4+Na2CO3=Na2SO4+H2O+CO2↑
【分析】A可供给动植物呼吸,则A为氧气;E属于氧化物,且E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则E为氧化铜;J俗称熟石灰,即J为氢氧化钙;G是蓝色固体,则G为氢氧化铜;B为氧化物,能够由A(氧气)反应生成,还能够由G(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则B为水;C由B(水)反应生成,还能够与A(氧气)反应,则C为氢气;F由C(氢气)反应生成,还能够与G(氢氧化铜)反应,也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则F为酸,是盐酸;D能够与A(氧气)反应,还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则D为碳;I能够与D(碳)反应,还能够与J(氢氧化钙)反应,且I是一种氧化物,则I为二氧化碳;H既能够与E(氧化铜)反应,还能够反应生成F(盐酸),还能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能够与J(氢氧化钙)反应,则H可为稀硫酸。
(1)
由分析可知,C为氢气,其化学式为H2,故填H2。
(2)
由分析可知,D为碳,E为氧化铜,则D与E的反应是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2CuO2Cu+CO2↑。
(3)
F为盐酸,G为氢氧化铜,F与G的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Cl+Cu(OH)2=CuCl2+2H2O。
(4)
H为硫酸,I为二氧化碳,则H→I的反应为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18.(1) MgSO4、CuSO4、FeCl3 NaOH、BaCl2
(2)NaCl
(3)(或;等)
【分析】根据题意,某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分别含有以下五种物质MgSO4、CuSO4、NaOH、FeCl3、BaCl2中的三种和两种,且甲、乙两车间各自的废水中均无沉淀物,利用物质的共存来判断两厂废水的成分,NaOH与MgSO4、CuSO4、FeCl3不能共存,进行分析
(1)
根据所给物质的性质可以知道MgSO4、FeCl3、CuSO4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而MgSO4、CuSO4能够和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是NaOH和BaCl2不能反应,可以共存,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可以判断在甲车间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物质为:MgSO4、CuSO4、FeCl3;则NaOH与BaCl2在乙车间中。
(2)
MgSO4、CuSO4、FeCl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钠,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排放出的钠盐是NaCl。
(3)
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或;等)
19.(1)瓶塞正放
(2)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
(3)过滤
(4)除去氯化钙、氯化钡
(5)稀盐酸
(6)NaCl
【解析】(1)
操作①中的试剂瓶塞应该倒放,不能正放,防止污染;
(2)
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
(3)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图中缺少过滤操作;
(4)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碳酸钠是为了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5)
试剂X是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入的试剂为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6)
通过上述分析,加入盐酸除杂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20.(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2)
【分析】(1)
实验①②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且热水中硫酸铜溶解的速率快,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2)
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变量为固体颗粒大小,其它因素均相同,故实验④为。
21.(1)100.4
(2)解:设5.4g纯碱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8.1%。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所得滤液质量= 5.4g+50g+50g-5g=100.4g,故填:100.4;
(2)见答案。
22.(1)5.8 (2)71.25% (3)70g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2.9g沉淀,故X=5.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混合物中的氯化镁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8.7g沉淀,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y,
MgCl2 + 2NaOH==Mg(OH)2↓+ 2NaCl
95 58
y 8.7g
=,解得y=14.25g
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100%= 71.25%
(3)设25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NaOH的质量为w,
MgCl2 + 2NaOH==Mg(OH)2↓+ 2NaCl
80 58
w 2.9g
=,解得w=4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
稀释溶液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设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16%的溶液时,需要加水的质量是z,则80g×30%=(80g+z)×16%,解得z=70g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一定要仔细检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