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分必刷】决胜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长沙专用)
第三模拟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N-14、O-16、Cl-35.5、K-39、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蜡炬成灰 C.刻舟求剑 D.立竿见影
【答案】B
【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蜡炬成灰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刻舟求剑是在船上刻上记号,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铅笔芯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答案】B
【详解】A、石墨制取铅笔芯是因为石墨为灰黑色固体,且质地较软,而不是因为它具有导电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3.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取用固体
C.量取液体 D.加热液体
【答案】C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C。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夏天钢轨缝隙变小——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答案】D
【详解】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且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温度升高使铁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变化,分子间的间隔随之变化,不是大小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5.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滤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活性炭吸附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详解】A、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错误;
C、明矾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小颗粒物,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D正确。
故选D。
6.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化学式为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胞嘧啶属于无机物 B.胞嘧啶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3∶1 D.胞嘧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胞嘧啶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说法不正确;
B、胞嘧啶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不正确;
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3:1,故C说法正确;
D、胞嘧啶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5):16:(14×3)=48:5:16:4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如图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
【答案】A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乙、丙中均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而甲、丁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甲为F2,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0,而丙为HF,其中氢元素为+1价,氟元素为-1价,则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生活和生产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能治疗胃酸过多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油污
C.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B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的腐蚀性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乳化现象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胃酸过多的病人不能服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洗洁精是乳化剂,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故B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取暖时在屋里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灭火的原理之一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下列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铁与稀盐酸 B.锌与硫酸铝 C.铁与硝酸银 D.镁与硫酸锌
【答案】B
【详解】A、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A不符合题意;
B、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铝后,故锌不能与硫酸铝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银前,铁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C不符合题意;
D、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锌前,镁可以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下列有关常见的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D.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答案】C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此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此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而不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此选项说法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1.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HCl、Na2CO3、NaOH
B.H2SO4、BaCl2、KNO3、NaOH
C.CuSO4、Na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3
【答案】D
【详解】A、Na2CO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OH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2SO4、BaCl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H2SO4、NaOH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CuSO4、NaOH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Cl、KCl、HCl、NaNO3四种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反应,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12.我市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后的粽叶包粽子
B.加入少量小苏打焙制糕点
C.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D.霉变大米经蒸煮后可食用
【答案】B
【详解】A、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如果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气体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疏松多孔、松软可口,故选项做法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盐酸中,故X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B、a点时,pH小于7,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会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
C、b点时,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c点时,pH>7,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各组除杂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的水,过滤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D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B、碳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不反应,可以除去碳粉,正确;
C、碳酸钙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除去氧化钙,错误;
D、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被除去,铜不和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铜留在滤渣中,滤渣经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铜,正确。
故选BD。
15.下列关于“一定”或“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
C.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能生成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CD
【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C、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
D、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错误;
B、复分解反应在初中化学中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之为复分解反应.当满足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者沉淀三者之一的时候,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正确;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水通电分解有单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1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月24日凌晨,《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从头设计了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淀粉合成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研究团队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二氧化碳(CO2)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该成果的社会价值_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 纯净物 化学
(2)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或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可以节约耕地资源等,合理即可)
【解析】(1)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制成淀粉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该研究成果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将来的意义在于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可以节约耕地资源等。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解析】(1)木炭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时,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得到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得到的是甲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75 (3)不饱和
【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P点表示的含义是: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曲线图中代表的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的甲、乙,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那么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甲,其余25g甲沉积在底部,故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3)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升高,甲的溶解度升高,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时,溶解度升高,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
19.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氮用作制冷剂,主要利用了它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铝锅、铝勺等铝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解释)
(3)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物理 (2)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3)H2O
【详解】(1)液氮汽化吸热,可用于制冷,该过程中只有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2)铝易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则铝制品耐腐蚀;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发生变化;反应前有1个Ca、1个Si、3个O、6个H、6个F,反应后有1个Ca、6个F、1个Si、与3个X,则X中含有2个H、1个O,为H2O。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已知反应I、反应Ⅱ、反应Ⅲ均充分反应。假设反应Ⅲ中产生H2的质量为11g,你认为能否通过计算得出反应Ⅱ中产生的O2的质量,若能,请写出O2的质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SO2+2H2O+I2=2HI+H2SO4 分解反应 能、88g
【详解】(1)二氧化硫、水和碘反应生成硫酸、碘化氢,故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2HI+H2SO4
(2)反应Ⅲ是碘化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碘和氢气,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3)根据反应过程可知,二氧化硫、硫酸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故该过程中的氧气、氢气都来自于水,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氢气的质量比是8:1,能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88g。
21.在我校化学学科节活动中,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推断题命题大赛,这是其中的特等奖作品,请你来挑战。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固体。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2)
【分析】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能生成碳酸钙也能由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A是二氧化碳,能由二氧化碳生成也能生成二氧化碳的B是一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C是紫红色固体,可以由一氧化碳生成,所以C是铜单质,碳酸钙能生成F,F能生成G,G又能生成碳酸钙,F可以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钙,D是氧化铜带入推断成立。
【详解】(1)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B→C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富氧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标号)。
(3)采用F装置,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40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24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160mL水。
(4)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和“富氧空气”的是______(填标号)。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倒入氯化钙溶液
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味
【答案】(1)分液漏斗 (2)AD (3)c (4)AC
【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发生装置选择A,收集较干燥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择D,故填:AD;
(3)F装置中装满水,收集气体从短管进,长管将瓶内水排出,故填:c;
(4)A、“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伸入燃着的木条会发现燃烧更剧烈,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燃着木条伸入会熄灭,两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B、氯化钙与“富氧空气”和二氧化碳均不反应,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富氧空气”不会,可以鉴别,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富氧空气”都是无味的气体,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填:AC。
23.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检验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用未知浓度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
甲同学的猜想: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乙同学的猜想: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杂质。
【实验探究】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B试管中是AgNO3溶液,C试管中是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后通入气体X(注: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A试管中的AgNO3溶液不用NaHCO3溶液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盛有AgNO3溶液的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同学的猜想都正确。
【实验反思】
检验物质的性质时,最好用纯物质,否则,若其他杂质对该物质的性质检验造成干扰,则应先排除干扰,再进行检验。
【实验拓展】
①若想检验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最好用碳酸钠溶液和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②若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存在Na2CO3、NaCl的一种或两种溶质,请你描述检验这两种溶质的操作方法(已知:Ag2SO4、Ag2CO3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HCl 气体通入A试管溶液中出现的气泡对HCl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造成干扰(合理答案即可) 检验HCl气体是否完全被吸收 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中无明显现象,C中无明显现象 稀硫酸 取样,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气泡,再往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钠盐溶液中含有Na2CO3、NaCl两种溶质(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作出猜想:
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则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HCl气体杂质,HCl气体溶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导致石灰水不变浑浊;
实验探究:
①A试管中的AgNO3溶液作用是检验并吸收HCl气体,若用NaHCO3溶液代替,NaHCO3溶液与HCl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但气体通入A试管溶液中出现的气泡对HCl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会造成干扰,故不能用NaHCO3溶液;
②HCl溶于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故盛有AgNO3溶液的A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HCl气体,盛有AgNO3溶液的B装置的作用是验证HCl是否除尽,防止HCl干扰后面的实验;
③若甲、乙同学的猜想都正确,则气体X中含有CO2和HCl,此时A中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HCl,B中无沉淀产生,说明HCl气体已被完全吸收,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澄清石灰水已变质;故填: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中无明显现象,C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拓展:
①若想检验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最好用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没有挥发性,可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②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钠可以加酸,Na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检验NaCl可以用AgNO3溶液,因为Ag2SO4、Ag2CO3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为排除、、Cl-对NaCl的检验造成干扰,检验Na2CO3应选用稀硝酸,操作方法是:取样,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气泡,再往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钠盐溶液中含有Na2CO3、NaCl两种溶质。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夺分必刷】决胜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长沙专用)
第三模拟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N-14、O-16、Cl-35.5、K-39、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蜡炬成灰 C.刻舟求剑 D.立竿见影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铅笔芯 B.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3.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取用固体
C.量取液体 D.加热液体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夏天钢轨缝隙变小——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5.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滤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活性炭吸附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6.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化学式为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胞嘧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胞嘧啶属于无机物 B.胞嘧啶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C.胞嘧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3∶1 D.胞嘧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7.如图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
8.生活和生产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钠的药物能治疗胃酸过多
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油污
C.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9.下列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铁与稀盐酸 B.锌与硫酸铝 C.铁与硝酸银 D.镁与硫酸锌
10.下列有关常见的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氢氧化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D.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11.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HCl、Na2CO3、NaOH
B.H2SO4、BaCl2、KNO3、NaOH
C.CuSO4、Na2CO3、NaOH、KCl
D.NaCl、KCl、HCl、NaNO3
12.我市正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后的粽叶包粽子
B.加入少量小苏打焙制糕点
C.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D.霉变大米经蒸煮后可食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14.下列各组除杂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的水,过滤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15.下列关于“一定”或“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
C.含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能生成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
16.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月24日凌晨,《科学》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从头设计了11步主反应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与淀粉合成新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研究团队利用化学催化剂将高浓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氢能作用下还原成碳一化合物,然后通过设计构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据化学聚糖反应原理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化合物,最后通过生物途径优化,将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化合物,再进一步合成直链和支链淀粉。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二氧化碳(CO2)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该成果的社会价值_______(写一点即可)。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时,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得到甲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得到的是甲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9.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氮用作制冷剂,主要利用了它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铝锅、铝勺等铝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解释)
(3)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20.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已知反应I、反应Ⅱ、反应Ⅲ均充分反应。假设反应Ⅲ中产生H2的质量为11g,你认为能否通过计算得出反应Ⅱ中产生的O2的质量,若能,请写出O2的质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我校化学学科节活动中,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推断题命题大赛,这是其中的特等奖作品,请你来挑战。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紫红色固体。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富氧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标号)。
(3)采用F装置,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40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______(填“b”或“c”)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24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160mL水。
(4)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二氧化碳和“富氧空气”的是______(填标号)。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倒入氯化钙溶液
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味
23.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检验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用未知浓度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
甲同学的猜想: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乙同学的猜想: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杂质。
【实验探究】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B试管中是AgNO3溶液,C试管中是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后通入气体X(注: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A试管中的AgNO3溶液不用NaHCO3溶液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盛有AgNO3溶液的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同学的猜想都正确。
【实验反思】
检验物质的性质时,最好用纯物质,否则,若其他杂质对该物质的性质检验造成干扰,则应先排除干扰,再进行检验。
【实验拓展】
①若想检验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最好用碳酸钠溶液和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②若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存在Na2CO3、NaCl的一种或两种溶质,请你描述检验这两种溶质的操作方法(已知:Ag2SO4、Ag2CO3均为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