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化学试题(含解析)

巴蜀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一般不会使用高密度不锈钢
B.“天宫课堂”实验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发生吸热反应
C.“闽鹭”是我国制造的第四艘LNG船,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D.核酸采样时,利用植绒技术将聚酯和尼龙纤维制成“拭子”,有利于吸附病原体
2.已知,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OOC—COOH属于羧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是极性分子
C.NaClO的电子式为
D.分子中键角为107°
3.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状态下,1 mol 中含的数目为
B.密闭容器中,0.2 mol NO与0.1 mol 完全反应后,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为
C.甲醇催化氧化生成1 mol HCHO的过程中,断裂的C—H键的数目为
D.浓度均为1 mol/L的KCl和两种溶液中所含的数目之比为1∶2
4.图1所示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将氨气通入和的混合溶液制备少量摩尔盐
B.用图乙装置探究硫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用图丙装置探究KCl浓度是否对平衡移动有影响
D.用图丁装置制备沉淀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B.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上的反应:
C.已知:为二元弱碱,与足量浓反应:(浓)
D.将过量的通入溶液中:
6.一种新型锂盐结构如图2所示,已知该锂盐中所有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ZWW B.第一电离能:LiC.W与X、Z都可以形成非极性分子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Y>Z
7.催化降解甲醛的机理如图3所示,其中起着吸附活化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M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5个 B.·CHO中碳原子采取杂化方式
C.的空间结构名称为四面体形 D.HCHO在降解过程中碳氧双键未发生断裂
8.已知钴在加热时易被氧化,易潮解,实验室制备的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加热装置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乙中,盛装反应物原料的是滴液漏斗和双口烧瓶
B.先加热装有石棉绒的硬质玻璃管,再滴加浓盐酸
C.石棉绒的作用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
D.3个洗气瓶中所盛装的试剂有2种
9.已知反应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名称为1-氯丙烯 B.Y的分子式为
C.Z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图5 D.1 mol Z分子与1 mol 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有3类
10.已知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等体积的反应物,测得平衡时、的气体压强对数有如图6所示关系,压强的单位为M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对应的(MPa)
B.
C.c点对应的MPa
D.当容器中与CO的压强比为1∶2时,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
11.用0.1000 mol/L 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溶液,测得溶液电导率σ及随滴入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
B.
C.等浓度的比导电能力差
D.若实验所用溶液是用粗产品配制得来,则0.5000 g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97.6%
12.工业上主要采用图8甲所示的方法制备盐酸羟胺(),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作正极
B.基元反应
C.微粒B的价电子数为18
D.两侧溶液体积均为1 L,若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为28896 C,则左右两侧浓度差为0.1 mol/L(已知1个电子的电量为C)
13.一种理想的荧光材料CuInSn的晶胞结构如图9所示。已知:原子中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一种用表示,另一种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距离D处Cu原子最近的S原子有8个
B.基态In原子的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为或
C.若A处原子坐标为,B处原子坐标为,则C处原子坐标为
D.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uInSn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
14.工业上一种脱除和利用工厂废气中的方法示意图如图10所示,已知某温度下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塔和再生塔发生的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B.某温度下,吸收塔中溶液,则溶液的
C.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D.若电流效率为50%,当电催化生成0.4 mol HCOOH时,正极区产生气体的体积为4.481.(标准状况)
(电流效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工业生产中,常使用硫酸化焙烧法处理电解铜阳极泥(主要含、、、)以提取阳极泥中的铜、银、硒、碲等元素,主要流程如图11所示:
(1)电解精炼铜常用_________________作阴极。
(2)将阳极泥与浓硫酸混合,维持温度在443~573K,焙烧数小时,使其中的硒、碲变为二氧化物,铜、银等转化为硫酸盐。焙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焙烧结束后,升温至773~873K使二氧化硒挥发。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后,二氧化硒在吸收塔中进一步转化为无定形的硒单质析出,该过程的还原剂为。请写出转化为硒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脱硒阳极泥后,用水浸出滤液,此时剩余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5)滤出的沉淀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取,大部分的碲以亚碲酸钠()的形式转入浸取液中。将亚碲酸钠溶液在电解槽中以铂作电极进行电解即可得到碲单质。请写出该过程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高锰酸钾可将碲(Ⅳ)氧化为碲(Ⅵ)。用此性质可以测定样品中碲
(Ⅳ)的含量,过程如下:在亚碲酸钠样品中加入0.1000 mol/L高锰酸钾30.00 mL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用0.1000 mol/L 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恰好褪去;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10.00 mL,则样品中亚碲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16.(15分)三聚氯氰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其生产通常是由氯化氰制备和氯化氰聚合两个过程组成。
Ⅰ.氯化氰制备
已知:氯化氰为无色液体,熔点-6.5℃,沸点12.5℃。可溶于水、乙醇、乙醚等,遇水缓慢水解为氰酸和盐酸。现用氰化钠和氯气在四氯化碳中反应制备氯化氰,反应式:。反应装置如图12所示,在三口烧瓶上装有温度计、搅拌器、进气管、出气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NCl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其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氯化氰的制备装置中,装置3、装置9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在反应前需要先向装置内通入约3分钟干燥氮气,目的是______。
(3)该制备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将40 g氰化钠粉末及140 mL四氯化碳装入烧瓶中,缓慢送入氯气并搅拌使得氯气与NaCN充分反应。此阶段装置7、装置10、装置11作用相同,为____________;当D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阶段一结束。
阶段二:将______(填“装置7”“装置10”或“装置11”)的温度调整至60℃,将____________(填“装置7”“装置10”或“装置11”)的温度调整至-40℃并缓慢通入氮气直至阶段二结束。阶段二结束之后产品将被集中在______中(填字母)。
Ⅱ.氯化氰聚合
(4)氯化氰干燥后,在聚合塔中加热至400℃后便能得到氯化氰三聚物,请画出氯化氰三聚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4分)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转化和吸收的研究成为更加迫切的任务。
(1)在催化剂作用下和发生反应Ⅰ: 。已知298K
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随温度的变化)。
物质
相对能量(kJ·mol) -393 -286 -242 0 52
则______kJ mol,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填“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加入合适催化剂,发生反应Ⅰ,下列情况表明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中与的分压之比不变
(3)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4 mol 和1.2 mol ,发生反应1,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3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不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接近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反应平衡时M点(对应压强下)密闭容器的体积为2 L,请列出计算N点条件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________(只列计算式)。
(4)催化加还可能生成其他含碳化合物。研究发现,Fe、Co固体双催化剂的成分对相同时间内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有重要作用,部分研究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转化率/% CO选择性/% 选择性/% 选择性/% 反应后固体的成分
1 100∶0 1.1 100 0 0 Fe和少量
2 50∶50 30.5 36.8 42.9 20.3 Fe和Co
3 0∶100 69.2 2.7 97.1 0.2 C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实验1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B.用该方法制备时,最好选用金属Co作催化剂
C.对该制备过程影响很大
D.若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和,转移的电子数比值为2∶1
(5)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使只发生转化为CO的反应; 。调整和初始投料比,测得在一定投料比和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如图14所示:
已知:是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B、E、F三点反应温度最高的是______点,
计算E点所示的投料比在从起始到平衡的过程中,当转化率达到40%时,______。
18.(15分)1941年从猫薄荷植物中分离出来的荆芥内酯可用作安眠药、抗痉挛药、退热药等,其氢化反应的产物二氢荆芥内酯是有效的驱虫剂。图15所示流程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F)。
(1)二氢荆芥内酯(F)的分子式为______,其中含有的手性碳为______个。
(2)物质C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D中有3个甲基,则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请写出该流程中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F的结构推测荆芥内酯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能与NaOH溶液反应
(6)G是E的同系物,且比E少两个碳原子。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有两个取代基的六元碳环
②1 mol该同分异构体分别与足量的Na和反应生成气体物质的量相同
(7)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请完成下列合成内酯的后续合成路线: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C A C D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A C D D B
【解析】
1.A.高密度不锈钢质量较重,飞机的机壳要求质量轻,一般使用锂铝合金等。B.析出晶体是放热过程。C.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船体,锌作负极。D.植绒技术制成的细小刷子,可增大接触面积,利于吸附病原体。
2.A.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具有还原性。B.是非极性分子。C.NaClO的电子式为。D.分子中的键角为105°。
3.A.为共价化合物,无。Al_0^(3+)。B.,会部分化合为,容器中气体分子数小于。C.1 mol 生成HCHO过程中,断裂的C—H键数目为。D.浓度相等,但溶液体积未知,所以的数目无法计算。
4.A.氨气极易溶于水,容易引发倒吸,应用防倒吸装置。B.两组实验中硫酸浓度不同,实验室产生沉淀所需的时间不同,可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C.KCl浓度增大不会引起该平衡移动。D.Fe作阳极失电子生成,阴极上放电使溶液pH升高,与结合生成沉淀。
5.A.错误,应为。B.错误,是难溶物质,不可拆,应为。C.正确。D.错误,应为。
6.根据信息可知所有元素处于第二周期,根据价键特征可知,X为B,Y为O,Z为C,W为F。A.原子半径大小为B>C。B.金属的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Li7.A.M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未成对电子数为5个。B.·CHO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按3对处理,采取杂化。C.的空间结构可以看作是结合1个,因此和的空间结构是一样的,都呈平面三角形结构。D.降解的总反应式为,碳氧双键未断裂。
8.B.先滴加浓盐酸,让产生的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避免钴与氧气反应,再加热装有石棉绒的硬质玻璃管,使其反应。D.3个洗气瓶从左到右依次盛装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硫酸。
9.A.X的名称为3-氯丙烯。B.Y的分子式为。C.Z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异构,称为对映异构体。D.1 mol Z分子与1 mol 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有2类,一类是含有碳碳双键和羰基,另一类是含碳碳双键和羟基。
10.A.由a点对应坐标可知,平衡时, MPa,MPa,则(MPa)。B.取相同,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则有。C.在条件下达平衡时,由可得,MPa,MPa,则(MPa),温度相同,相同,则由c点对应的MPa,可得MPa。
D.由与CO的压强比为1∶2不能得出此时与相等。
11.拐点处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发生的反应为。
A.0.1 mol/L mL mL,可得 mol/L。B.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时,溶液中的钡离子和硫酸根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由此可得。C.电导率起点时是0.1000 mol/L 溶液,则 mol/L, mol/L;电导率拐点时是0.1000 mol/L NaCl溶液,则 mol/L, mol/L;电荷浓度起点是拐点的2倍,但电导率并未减小2倍,说明等浓度的比导电能力强。
D.根据Ba元素守恒,溶液中, mol,则的物质的量为0.002 mol, g,则质量分数为。
12.A.含Fe的催化电极由NO转化为,可知Fe电极作正极,Pt电极作负极。B.基元反应是成键过程,放热。C.根据机理,A是,B是,B是微粒,价电子数为14。D.左侧的电极反应为,右侧电极为,当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为28896 C,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则有左侧反应消耗0.4 mol ,右侧生成0.3 mol ,同时往左侧迁移0.3 mol ,左侧净减少0.1 mol,右侧不变,则左右两侧浓度差为0.1 mol/L。
13.A.晶体中距离D处Cu原子最近的S原子有4个。B.基态In原子的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为或。C.x、y以a pm为1个单位,z以2a pm为1个单位,则C处原子坐标为。D.晶胞中Cu有8个位于顶点,4个位于面心,1个位于体内,则Cu的个数为4,In有4个位于棱上,6个位于面心,则In的个数为4,8个S位于晶胞内,则晶体的密度为g/cm。
14.A.吸收塔中发生,再生塔中发生的是,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B.,,则。C根据化合价变化,玻碳电极作阳极,电极反应为:。D.铂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0.4 mol HCOOH~0.8 mol ,电流效率为50%时,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总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则正极区产生气体为0.4 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 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纯铜(1分)
(2)
(3)(1分)
(4)、
(5)
(6)1.554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1)(2分) sp
(2)浓硫酸(2分) 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
(3)维持低温环境,防止产物气化(2分) 黄绿色气体(过剩氯气)(2分) 装置11 装置10 C
(4)。(2分)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130 较低温度(1分)
(2)AC
(3)①随着温度升高,压强对平衡的影响逐渐减小,所以随着温度升高,不同压强下,的平衡转化率接近相等
②(单位不扣分)
(4)D
(5)F(1分) 2.25
【解析】(1)已知反应热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
则 kJ/mol;
该反应是一个熵减的放热反应,即,,由此可知,上述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较低温度。
(4)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CO的选择性100%,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和实验3比较可知,当用Co作催化剂时的转化率最高,的选择性也很高,则制备时最好选用金属CO作催化剂,B正确。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的不同对的转化率、CO、、的选择性均影响很大,即对该制备过程影响很大,C正确。本反应中是由中的+4价的C降低为中的-2价和CH 中的-4价,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和,转移的电子数比值为2∶3,D错误。
(5)B、E、F投料比不同但转化率相同,且F点和初始投料比最大,说明F点的温度最高;达到平衡状态E点,CO 转化率刚好达到50%,设初始投料和均为1 mol,
列三段式:
初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0.5 0.5 0.5 0.5
平衡(mol) 0.5 0.5 0.5 0.5
此时。
当转化率达到40%时,
初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0.4 0.4 0.4 0.4
平衡(mol) 0.6 0.6 0.6 0.6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1分) 4(1分)
(2)酯基、碳碳双键
(3)
(4)
(5)b
(6)8
(7)(3分)
【解析】本题合成流程推断结构如下:
其中:(1)多数的手性碳有4个,如图(用*)标出:。
(7)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合成路线图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钦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复习题--金属(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