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能发生如下反应:;;,且相同条件下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B>A>C>D C.A>B>C>D D.D>C>B>A
2.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NaNO3→NaCl B.H2SO4→HCl C.CO2→O2 D.Cu→Cu(NO3)2
3.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 B.稀硫酸 C.铝片 D.氯化钠溶液
4.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5.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是( )
A.张青莲 B.徐寿 C.卢嘉锡 D.侯德榜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Cl 加入Ca(OH)2固体,研磨
C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D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A.A B.B C.C 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B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
C Na2SO4溶液 H2SO4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Ag Cu 稀硫酸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则含有两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一氧化碳能冶炼金属,所以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人类利用的能量都由化学反应提供
D.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氯化钠制生理盐水 B.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C.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 D.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金属和酸发生反应一定会生产氢气 D.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刻痕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12.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钙Ca2O2 B.氧化铁FeO C.硫酸锌ZnSO4 D.氢氧化钾K(OH)2
二、填空题
13.新型食品保鲜剂还原性铁粉被称为“双吸剂”。
(1)“双吸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铁生锈实质是铁与_____和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过一段时间由灰黑色变成红色,红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2)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还原性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_____ 检验,若出现_____的现象,说明该种“双吸剂”仍可继续使用。
14.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我国古代掌握了多种金属冶炼技术。春秋时期,发明了冶铁技术,其方法是将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木炭交错堆积,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将矿石中的Fe2O3还原成铁, 下图为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
从“①”、“②”、“③”、“④”中,选出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表面有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试推测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微粒的符号是______。
(2)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一种最常见的有机氮肥______。
16.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
三、推断题
17.化学实验室现有一份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A,化学小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其成分组成有如下几种可能:(1)CaO和Ca(OH)2(2)Ca(OH)2和CaCO3③CaO、Ca(OH)2和CaCO3④……,为确定其成分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充分反应;图中部分产物省略未呈现)
根据上述信息和分析推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E_____。
(2)溶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
(3)由上图可知,在步骤④中,将无色气体E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又生成了白色沉淀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步骤②中生成蓝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由图分析可知,干燥剂样品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6)小美同学认为,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干燥剂样品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_____(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
18.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物质B是重要的调味品,物质B、E、D中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A、E属于盐,物质D属于酸,且物质A和D不能发生反应,用“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四、实验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获得新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
(1)利用课本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2)证明铜、银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3)在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中多处用到了玻璃棒,写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写一种即可)
20.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过滤操作中所需的仪器之一是 _____ (选填编号)。
②白色沉淀I是 __________ 。
③请写出在无色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
④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1.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块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2.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______g。
(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B强,即A>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A;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相同条件下D比C反应剧烈,说明C、D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且D的金属活动性比C强,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A> B。
故选:A。
2.A
【详解】A、NaNO3不能与其它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即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符合题意;
B、H2SO4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D、Cu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氢氧化钾和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故鉴别不出来;
B、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和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可以鉴别出来;
C、铝片和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故鉴别不出来;
D、氯化钠和三种物质均不反应,故鉴别不出来。
故选B
4.A
【详解】A.点燃氢气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故要先验纯再点燃.故符合规范要求.
B.点燃酒精灯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要用火柴点燃,故不符合规范要求;
C.用过的胶头滴管要清洗,而滴甁上的滴管不需要清洗,否则会污染试剂,故不符合规范要求;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液体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不符合规范要求;
故选A。
5.A
【详解】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是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化学家,选项A正确;
B、徐寿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选项B错误;
C、卢嘉锡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选项C错误;
D、侯德榜改进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选项D错误。故选A。
6.A
【详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加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出二氧化锰,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成实验目的,选项正确。
B、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水,能除杂但引入新的杂志氯化钙,选项错误;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含有碳酸钠,溶于水,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均显碱性,都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选项错误。
D、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
B、Na2CO3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结晶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故B正确;
C、氢氧化钙与硫酸钠、稀硫酸都能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将原物质除去,且易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
D、Ag、Cu活动性均在氢之后,都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化合物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但含有两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比如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两种元素,却属于混合物,故A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能冶炼金属,所以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不是氧化性,故B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但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全都由化学反应提供,比如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也能为人类提供能量,故C选项错误;
D、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思维方法的应用,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要求学生对于化学中一些基本概念要熟练掌握,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9.D
【详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能用氯化钠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可作建筑材料,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例如熟石灰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很小,饱和石灰水不是浓溶液,错误;
B、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合金中至少含有1种金属元素,合金中不一定含有两种金属元素,错误;
C、金属和酸发生反应不一定会生产氢气,例如浓硫酸与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错误;
D、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选项错误;
C、黄铜片是合金,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单质大,所以是黄铜片在铜片上留下划痕,选项正确;
D、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雾,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区别。雾是液体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
12.C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
【详解】A、氧化钙中钙元素显示+2价,氧元素显示-2价,故氧化钙表示为CaO,故A错误;
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示+3价,氧元素显示-2价,故氧化铁表示为Fe2O3,故B错误;
C、硫酸锌中锌元素显示+2价,硫酸根显示-2价,故硫酸锌表示为ZnSO4,故C正确;
D、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示+1价,氢氧根显示-1价,故氢氧化钾表示为KOH,故D错误;
故选C。
13. 氧气 水蒸气(或O2和H2O) Fe2O3 稀盐酸 产生气泡
【分析】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详解】(1)“双吸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过一段时间由灰黑色变成红色,红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还原性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稀盐酸检验,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若出现产生气泡的现象,说明该种“双吸剂”仍可继续使用。
【点睛】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选用稀盐酸检验还原性铁粉是否完全失效。
14. 导电性 氧化铝 ①③④ Fe+CuSO4=Cu+FeSO4 节约金属资源 二氧化碳
【分析】(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在空气中,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3)根据炼铁的原理、物质变化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金属回收的意义分析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气的成分及铜锈的成分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详解】(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有铁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铁制品生锈,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锈蚀的铁制品再冶炼成铁,也有新物质生成,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选①③④;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废旧金属“循环利用”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
(4)由于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含有铜、碳、氧、氢元素。所以,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外,还需要与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关,故填二氧化碳。
15.(1)O2-
(2)
(3)CO(NH2)2
【分析】(1)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根据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该微粒是氧离子,故填:O2-
(2)
根据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
(3)
一种最常见的有机氮肥是尿素,故填:CO(NH2)2
16.(1)
(2)
【解析】(1)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
(2)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17. Cu(OH)2 CO2 Cl﹣ CO2+Ca(OH)2 =CaCO3↓+H2O Ca(OH)2 +CuSO4=Cu(OH)2↓+CaSO4 CaCO3 否 若样品中存在CaO,则步骤①中,CaO与水反应能生成Ca(OH)2,并进入溶液B中,即无法判断B中Ca(OH)2的来源
【详解】(1)蓝色沉淀D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E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2)溶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中的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可以表示为Cl﹣;
(3)白色沉淀C是碳酸钙,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CaCO3↓+H2O;
(4)步骤②中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CuSO4=Cu(OH)2↓+CaSO4 ;
(5)由图分析可知,干燥剂样品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O3;
(6)不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若样品中存在CaO,则步骤①中,CaO与水反应能生成Ca(OH)2,并进入溶液B中,即无法判断B中Ca(OH)2的来源。
故填:Cu(OH)2 ;CO2 ;Cl﹣;CO2+Ca(OH)2 =CaCO3↓+H2O;Ca(OH)2 +CuSO4=Cu(OH)2↓+CaSO4 ;CaCO3;否;若样品中存在CaO,则步骤①中,CaO与水反应能生成Ca(OH)2,并进入溶液B中,即无法判断B中Ca(OH)2的来源。
18. Na2SO4 NaOH HCl BaCl2 BaCl2+H2SO4=BaSO4↓+2HCl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物质B是重要的调味品,所以B是氯化钠,物质B、E、D中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物质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A、E属于盐,物质D属于酸,且物质A和D不能发生反应,所以D是盐酸,E会转化成盐酸,会与A反应,所以A是E是氯化钡,A是硫酸钠,氯化钠会转化成C,C和硫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经推导可得A是Na2SO4,C是NaOH,D是HCl,E是BaCl2;
E→D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3)A与E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实验现象为: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点睛】本题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推断类问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目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并大胆进行假设,减少符合条件的物质范围,使思考简化,然后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带入验证即可。
19.(1)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2)把铁丝和银丝分别放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铁>铜>银。
(3)搅拌 引流 转移固体
【解析】(1)
利用课本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因此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治污染空气。
(2)
把铁丝和银丝分别放到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铁>铜>银;或将铜丝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在硫酸亚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在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铁>铜>银。
(3)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转移,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在转移食盐固体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
20. C CaCO3 碳酸钙 CO2 + 2NaOHNa2CO3 + H2O 、Na2CO3 + BaCl2BaCO3+ 2NaCl 碳酸钙 氢氧化钠 氯化钡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加入足量的水过滤,分为白色沉淀1和无色溶液,一定没有硫酸铜(硫酸铜为蓝色),白色沉淀1可能是碳酸钙或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但再加入盐酸后,白色沉淀溶解,所以一定是碳酸钙,无色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能入二氧化碳反应是氢氧化钠,但无现象,所以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钡,
滤操作中用的是漏斗,所以选C
根据分析白色沉淀I是CaCO3
根据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Na2CO3 + H2O 、
Na2CO3 + BaCl2==BaCO3+ 2NaCl
根据分析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 氢氧化钠、 氯化钡
点睛:此类题首先相到学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出现的现象判断
21.据题意得:产生氢气的质量=(10g+100g)-109.9g=0.1g
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答: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67.5%。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氢气的质量,然后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进行即可,详见答案。
22.(1)9.8
(2)设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x,则
x=16 g
答:混合物中硫酸铜的质量为 16 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