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复习题-盐
一、单选题
1.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MnO2粉末中的少量KMnO4,可加热固体混合物至不再放出气体
C.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加入过量的Ca(OH)2,过滤
D.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AgNO3,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2.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不溶物种类由多到少的次序为()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过量HNO3溶液
②MgSO4溶液、过量Ba(OH)2溶液、过量Na2CO3溶液
③CuCl2溶液、锌粒、过量AgNO3溶液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过量HNO3溶液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某溶液中含有 取少量溶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B 除去CO中混有CO2 将气体缓慢通过装有灼热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
C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少量样品,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
D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4.以下对应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由紫变蓝 碳酸钠是碱
B 加热饱和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浑浊是二氧化碳引起的
C 往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D 把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共热 产生氧气加快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5.下列推理中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②Na2MoO4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
③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⑤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⑥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汞—非金属—用作温度计 B.纯碱—碱—制玻璃
C.消石灰—盐—作建筑材料 D.乙醇—有机物—作溶剂
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C KCl固体 KClO3固体 加入少量MnO2加热
D MgSO4溶液 FeSO4溶液 先加过量Mg粉,再过滤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a(OH)2(CaCO3) HCl溶液 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 适量BaCl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 NaOH 洗气
A.A B.B C.C D.D
9.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是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水
B.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是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10.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夏天闷热时,鱼塘的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原因是温度高、压强小,氧气的溶解度大
C.“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较大的硬度这一性质
D.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也可以用碳酸钠溶液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酸根离子的是 。
A.硫酸镁、硫化钠
B.氯化钾、氯酸钾
C.硝酸钙、碳酸钙
D.氯化铵、氯化钠
12.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Ca(OH)2溶液、NaCl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NaOH溶液 B.Na2CO3溶液 C.稀盐酸 D.酚酞溶液
二、填空题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从O,H,N,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能提供呼吸的单质:____________;
(2)酸:________;
(3)碱:________;
(4)不含金属元素的盐:________。
14.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送别隆平,感念稻花香”。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营养物质角度:水稻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从元素角度:水稻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如碳、氧、氢、磷等,以上四种元素都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从种植角度: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种植过程中需要施用适量的化肥。某化肥销售处现有
A.Ca3(PO4)2 ;B.NH4NO3;C.KNO3;D.KCl四种化肥。
①上述四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上述四种化肥中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释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肥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
(1)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如图1)其中操作1的名称是 _______ ;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 _________________ 时,停止加热。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Ca2+、Mg2+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
可加入 _____________ 进行检验。
(3)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反应1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物质X是 _____ (填名称)。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16.碱和某些盐反应: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
(2)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
(4)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某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由步骤II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原白色固体中_____。
a一定有碳酸钠
b一定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d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②气体C是_____,溶液D的颜色是_____。
③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是_____。
④上述实验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为确定该成分可对原实验过程做如下改进:
方法一:步骤Ⅲ前,先向红色溶液B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硝酸钡溶液呈中性),通过观察_____得出结论。
方法二:称量沉淀E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_____的质量,称量_____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_____的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1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2)小郁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强对沉淀C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__即可。
四、实验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发现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后溶液变成了蓝色,而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后溶液却变成了绿色。经过分析可知,两实验分别生成硫酸铜和氯化铜,且两实验均未出现错误。于是提出问题:为什么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而氯化铜溶液呈绿色呢?
【作出猜想】猜想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猜想2:氯化铜溶液呈绿色可能与氯离子有关;
猜想3:氯化铜溶液呈绿色可能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一: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1)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无关,而是与溶液中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关。
【继续探究】探究二:氯化铜溶液呈绿色与氯离子有关
(2)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绿色变成蓝色,说明氯化铜溶液呈绿色与氯离子有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继续探究】小华认为上面的探究存在一定的问题,溶液变蓝可能是硝酸银溶液中的水稀释了氯化铜溶液造成颜色变化。他认为氯化铜溶液呈绿色可能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20℃时用托盘天平称取10g无水氯化铜固体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入水的体积/mL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液的颜色 深绿色 墨绿色 墨绿色 蓝绿色 绿色 深蓝色 蓝色 蓝色 浅蓝色 淡蓝色
【查阅资料】①2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3g;②20℃时水的密度为1g/mL。
(3)从上述数据来看,我们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再做加入水的体积为5mL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
(5)根据上述数据可知,20℃时,取7g无水氯化铜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数据判断,20℃时,若配制的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则该氯化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一)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资料】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制备原理:CaCl2+H2O2+NH3+H2O=CaO2·yH2O↓+NH4Cl,装置如下。
(1)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Ⅱ、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
(二)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
称取21.6克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
(5)根据上图可知y=___________。
(6)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称取NaCl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28.4克,加入100克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08克BaCl2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BaSO4 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BaCl2 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2.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_______, 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______。
(2)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加热条件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不会与氮气反应,故A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剩余固体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B错误;
C、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会导致反应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多余的氢氧化钙,故C错误;
D、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会导致反应后的硝酸铜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杂质,铁也会和硝酸铜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①NaOH溶液和MgCl2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但硝酸过量,氢氧化镁沉淀能溶于硝酸,故不会有沉淀生成,则滤纸上不会留下不溶物;
②MgSO4与Ba(OH)2溶液反应后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镁沉淀,过量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则滤纸上留下三种不溶物
③银的活动性比铜、锌都弱,锌可置换出铜,由于AgNO3溶液过量,锌粒、铜都将反应完全生成银,同时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滤纸上留下两种不溶物。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则滤纸上仅留下一种不溶物;
滤纸上留下的不溶物种类由多到少的次序为②③④①。
故选B。
【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过量这一限制条件。
3.D
【详解】A、取少量溶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某溶液中含有,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去蘸取废水溶液,相当于把废水稀释,测定的该废水的酸碱度不准确,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4.C
【详解】A、碳酸钠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错误;
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溶解度减小引起的,错误;
C、往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把高锰酸钾与氯酸钾混合共热,产生氧气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生成氧气且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分解,错误。
故选C。
5.B
【详解】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但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故不正确;
②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x=+6价,故正确;
③盐是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不正确;
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正确;
⑤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不正确;
⑥NaOH溶液中的OH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也能与酸反应,故正确。
故②④⑥说法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故说法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说法错误;
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故说法错误;
D、乙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故说法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H2中混有HCl气体,先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将会带进新的杂质二氧化碳,应该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选项A错误;
B、KNO3溶液中混有AgNO3溶液,选用试剂KCl溶液正确,但题中KCl溶液过量,过滤后溶液中也带进新杂质KCl,选项B错误;
C、KCl固体中混有KClO3固体,加入少量MnO2加热,KClO3分解生成KCl,但多了MnO2,选项C错误;
D、MgSO4溶液中混有FeSO4溶液,先加过量Mg粉,FeSO4全部转化为MgSO4,同时生成铁,再过滤,过量的Mg粉和铁被除去,得到MgSO4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除杂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带进新的杂质,加入的试剂即使正确,也不能过量或过量后要能除去。
8.C
【详解】除杂的要求是只除杂,不引杂。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反应进行过滤操作,使氯化钠和沉淀分离,然后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加水溶解后的氯化钾溶液,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选C
9.B
【详解】A、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水,酸性变弱,pH值变大,但不会变为碱性,图像错误;
B、镁的活动性大于铁,反应速率更快,到反应结束所用时间更少;镁片和铁片足量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酸全部反应,得到氢气质量相同,图像正确;
C、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盐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水,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开始就会有沉淀,图像错误;
D、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水质量减少,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图像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温度一定是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溶解蔗糖时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了其溶解度,说法错误;
B、夏天闷热时,环境温度高、压强小,氧气中水中溶解度减小,导致水中缺氧,鱼会接近水面游动呼吸氧气,说法错误;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体现了金的热稳定性强,说法错误;
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均可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说法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硫酸镁由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硫化钠是由钠离子和硫离子组成,不含相同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组成,不含相同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不含相同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含相同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A、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和氯化钠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 碳酸钠溶液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三者现象不同,故B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不与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无明显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酚酞遇到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遇氢氧化钙溶液变红,不能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13. O2 HNO3 KOH NH4NO3
【详解】(1)氧气能供给呼吸,是能提供呼吸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
(2)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硝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NO3。
(3)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元素,氢氧化钾、氨水属于碱,其化学式为:KOH或。
(4)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不含金属元素的盐,其化学式为:NH4NO3。
14.(1)有机物
(2)非金属
(3) C B
【分析】(1)淀粉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碳、氧、氢、磷是非金属元素。
(3)① A.Ca3(PO4)2 只含氮磷钾中的磷元素,是磷肥;
B.NH4NO3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
C.KNO3含有氮磷钾中的氮、钾元素,是复合肥;
D.KCl只含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
故填C。
带铵根离子的盐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释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氨气。B.NH4NO3是铵盐,故填B。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溶解 漏斗 出现较多固体 肥皂水 复分解反应 盐酸 2NaCl+2H2O通电H2↑+2NaOH+Cl2↑
【详解】试题分析:(1)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故操作1的名称是溶解,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防止固体飞溅
(2) 要检验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 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图2:反应的反应1为:Ca(OH)2+MgCl2==CaCl2+Mg(OH)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物质X是盐酸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通电H2↑+2NaOH+Cl2↑
考点:粗盐提纯的步骤,基本实验操作,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6.(1)CuSO4+2NaOH=Cu(OH)2↓+Na2SO4
(2)FeCl3+3NaOH=Fe(OH)3 ↓+3NaCl
(3)Na2CO3+Ca(OH)2= CaCO3↓+2NaOH
(4)MgSO4+2NaOH=Mg(OH)2↓+Na2SO4
【解析】(1)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
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 ↓+3NaCl;
(3)
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
(4)
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
17. d CO2 无色 AgCl 氢氧化钠 溶液是否褪色 氯化钠 溶液B和溶液D 碳酸钠
【详解】①由步骤II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可知,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所以原白色固体中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故d正确。
②溶液B中加过量稀硝酸,有气体生成,气体C是二氧化碳,因为这三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会有气体生成,生成物为硝酸钠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无论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加入过量稀硝酸均会生成硝酸钠,所以溶液D中含有硝酸钠;溶液D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知溶液D中含有氯化钠,综上可知溶液D为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颜色为无色;
③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白色沉淀E为AgCl;
④由以上可知不能确定的成分是氢氧化钠;
方法一:步骤Ⅲ前,先向红色溶液B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钠与硝酸钡不反应,硝酸钡溶液呈中性,如果此时溶液仍显红色,那么原固体中有氢氧化钠,如果溶液褪色,则证明原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所以可以通过观察溶液是否褪色得出结论;
方法二:称量沉淀E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因为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通过称量氯化银的重量可以计算出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
再称量溶液B和溶液D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C的质量=溶液B的质量+200g-溶液D的质量,由气体C二氧化碳的质量就可以求出碳酸钠的质量;
碳酸钠的质量和氯化钠的质量之和等于12g,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氢氧化钠,之和小于12g,说明原固体中有氢氧化钠。
【点睛】本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18.(1)漏斗
(2)硝酸钡 Ba(NO3)2
(3) 稀盐酸(或稀硝酸) 碳酸钠 Na2CO3
(4) 或 硝酸钡溶液
【分析】
(1)
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漏斗;
(2)
由分析可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C,则白色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硫酸钠至少含有一种,碳酸钠、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钡发生反应,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钡,故填:硝酸钡;
(3)
由分析可知,可能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对沉淀C进行实验,说明是要验证是否含有碳酸钠。沉淀C中碳酸钡、硫酸钡至少含有一种,根据现象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可确定沉淀为碳酸钡,加入试剂为稀盐酸或稀硝酸,则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故填:稀盐酸(或稀硝酸);碳酸钠;
(4)
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是氯化钠,因为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碳酸钠与加入的过量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还有就是过量的氯化钡与滴加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也能生成沉淀E,故填:或;
验证是否含有氯化钠,就是检验其所含有的氯离子,而氯化钡中也含有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造成了干扰,解决的方法,就是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故填:硝酸钡溶液。
【点睛】推断时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一定要注意所加试剂对检验的干扰。
19.(1)Cu2+
(2)
(3)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 猜想3成立
(4) 不需要 向10g氯化铜固体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已达到饱和,且有部分氯化铜不溶解
(5)蓝色
(6)16.7%【解析】(1)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硫酸钡沉淀,则实验现象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与硫酸根离子无关,而是与溶液中的铜离子有关;
(2)
硝酸银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表格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得出氯化铜溶液为绿色,可能与氯化铜的浓度有关,则可获得的结论是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氯化铜溶液的浓度有关或者猜想3成立;
(4)根据2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3g可知,向10g氯化铜固体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已达到饱和,且有部分氯化铜不溶解,由此不需要再做加入水的体积为5mL的实验;
(5)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当加入70mL的水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当加入80mL的水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则在20℃时,取7g无水氯化铜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3%介于12.5%和11.1%之间,则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6)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20℃时,若配制的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若溶液颜色为蓝绿色,则加入水的体积应该介于30mL到50mL之间,则当加入30 mL的水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当加入50 mL的水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则该氯化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取值范围是16.7%20.(1)-1
(2)
(3)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4) 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取适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洗涤干净
(5)8
(6)
【分析】(1)
CaO2中,钙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2)
装置A中试管内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3)
过氧化氢易分解,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Ⅱ、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4)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氯离子即可,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取适量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洗涤干净;
(5)
失去水的质量=21.6g-7.2g=14.4g,剩余过氧化钙质量=7.2g,过氧化钙分子数:水分子数=,所以y=8;
(6)
固体减小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氧气质量:7.2g-5.6g=1.6g,剩余固体5.6g中,钙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5.6g-4g=1.6g,钙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因此剩余固体化学式是CaO,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1)23.3;(2)50%;(3)8.3%
【分析】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详解】(1)由反应生成BaSO4 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BaCl2 溶液的关系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 BaSO4沉淀23.3g。
(2)设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为x
故原固体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3)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点睛】
22.(1)2.2;6.55g(2)Na+、Cl-、H+、H2O
【详解】(1)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为
,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
x=5.85g
y=5.3g
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
(2)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钠,B点时,盐酸过量,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粒子有Na+、Cl-、H+、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