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沪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下列图像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高温加热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物
B.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电解水实验生成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2.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归为碱类物质的依据是
A.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溶于水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C.都含有金属元素 D.溶于水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3.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所以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氢氧化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硒元素虽有抗癌作用,但也不能摄入过多
4.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K2SO4、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NaC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它是混合物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故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CO2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
C.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可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可以加入足量稀盐酸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 其中可行的是
A.铜、银、硝酸锌溶液 B.锌、稀盐酸、硝酸铜溶液
C.锌、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D.锌、铜、银、稀硫酸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 CuO 在空气中灼烧
B CaO Ca(OH)2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C H2 CO 通入O2,点燃
D O2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A.A B.B C.C D.D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水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把一定量的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片
10.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
C.测定某溶液的pH,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2.如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B NaNO3 NaOH 加入适量的硫酸
C NaCl KNO3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D Cu CuO 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为防止食品腐败,通常在食品中放一包黑色粉末,在食品包装中作“双吸剂”。经过实验测定,该黑色粉末是产量最大一种金属单质。该粉末没有变质时呈黑色,失效后带有红棕色。
(1)若该粉末带有红棕色,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
(2)取该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要使失效的粉末“再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
(3)氧化铝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4)碱的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
15.选择H、Cl、O、Ca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______;
(3)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纯碱、烧碱、氯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它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烧碱与_________反应可以转化为纯碱,纯碱转化为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烧碱与_________发生中和反应可以转化为氯化钠,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写符号)。
(4)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烧碱,同时生成氢气和一种有毒的气体,试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____ ↑。此反应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中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三、推断题
17.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X、E都为黑色固体, I为蓝色絮状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E的化学式:______;X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A、B、G、H、I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为单质,F的俗称是消石灰,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E所属物质类别为___ (选填“单质”、“酸”、“碱”、或“盐”)
(3)A→B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
(4)写出H→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19.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装置__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O2应采取_____________法。
(2)草酸(H2C2O4)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 ,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_______(填字母)和C进行组合;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C,C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填小写字母): a 烧碱溶液 b 浓硫酸 c 澄清石灰水。
(3)点燃CO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_____(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
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上图实验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成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如果让你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选用什么试剂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如何操作及现象、结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药品,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碳酸氢钠与盐酸可发生反应。现将3g碳酸氢钠片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碳酸氢钠片的质量/g 足量稀盐酸的质量/g 反应前总质量/g 反应后总质量/g m(CO2)/g
3.0g 193.8g 192.7g
求该碳酸氢钠片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22.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与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5g样品,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进行了3次数据测定,所加入稀盐酸的总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如下表
测定次数 1 2 3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100 1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4.4 4.4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g。
(3)计算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少,铜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反应完后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完后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大理石反应速率更快,但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水、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硫酸、碳酸属于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碳酸氢钠、硝酸铵属于盐;这些物质中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它们分别属于氧化物、酸、碱、盐,故A选项错误;
B、硫酸钠溶于水能解离子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钠离子属于金属离子,硫酸钠由金属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故B选项错误;
C、金属化合物中都含有金属元素,但不一定属于碱类,也可能是盐类,如氯化钠,含有金属钠元素,氯化钠属于盐类,故C选项错误;
D、电离子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所以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归为碱类物质的依据是:溶于水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气球受压发生爆炸,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推理错误;
B、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相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说法错误
C、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法错误;
D、硒元素虽有抗癌作用,但也不能摄入过多,过多会致癌,说明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且温度都不变,无法鉴别;
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根据溶解性可以鉴别;
C、硫酸铜溶于水溶液呈蓝色,硫酸钠溶于水溶液呈无色,通过溶液颜色可以鉴别;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通过溶液温度的变化可以鉴别。
故选A。
5.D
【详解】A、合金通常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不符合题意;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两者都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能导电,但是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铝能导电是因为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6.C
【详解】A、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可能是活泼金属A错。
B、CO2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氧化物,还有可能是酸,B错。
C、硫酸铵和熟石灰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硫酸钠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来区分(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C正确。
D、稀盐酸不仅和碳酸钠反应,和氢氧化钠也能反应,D错。
故选:C。
7.C
【详解】A、铜、银与硝酸锌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B、锌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锌比氢活泼,锌与硝酸铜溶液,说明锌比铜活泼,但无法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C、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锌比铜活泼,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可得出活泼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锌、铜、银,正确;
D、锌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与稀硫酸均不反应,说明锌比铜、银活泼,无法验证铜、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故选C。
8.D
【详解】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铜能与氧气反应不能除杂;
B.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氢气也能与氧气反应不能单独除去一氧化碳;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点睛:物质的除杂。
9.C
【详解】A、稀硫酸的pH<7,加水时,溶液的酸性慢慢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B、向等质量的铝和锌加入稀盐酸时,刚开始时消耗的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待金属完全反应后,由于、,则消耗等质量的铝和锌时,铝生成的氢气较多,该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完全溶解后,溶液恢复原来温度,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完全溶解后,溶液恢复原来温度,该选项正确;
D、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慢慢增大,而不是减少,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可除去油污,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和盐酸不反应,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液体溅出伤人,选项A正确;
B.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应先通入CO气体,排出装置内的空气,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选项B正确;
C.测定某溶液的pH,不能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稀释了待测液,测量不准,选项C错;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D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OH能与适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 氧气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3CO+Fe2O32Fe+3CO2
【详解】(1)产量的最大的金属单质为铁,失效后变为红棕色的铁锈,铁生锈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2)取该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产生气泡,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3)使失效的粉末“再生”可在高温条件下,使用CO还原氧化铁而得到铁粉,达到“再生”的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14. N2 C2H5OH OH -
【详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碘酒溶液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4)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
故答案为:
(1)N2;(2)C2H5OH;(3);(4)OH-。
15. Ca(OH)2 HCl 2HCl+Ca(OH)2=CaCl2+2H2O
【详解】(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2)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
(3)上述酸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
16.(1)C
(2) 二氧化碳 CO2
(3) 盐酸
(4) Cl2 不属于 氯 Cl
【详解】(1)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C。
(2)烧碱为氢氧化钠,纯碱为碳酸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
(3)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水,符号表达式为。
(4)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等号左边有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有2个钠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还少2个氯原子,则应填Cl2;
复分解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生成物有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该反应中,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氯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17.(1) CuO 催化作用
(2) 2H2O22H2O +O2↑ 2NaOH +CuSO4=Na2SO4+Cu(OH)2↓
【分析】I为蓝色絮状沉淀,则I是氢氧化铜,G或H中含有铜离子,A、B常温下都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能在黑色固体X的作用下生成B,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水,X是二氧化锰,C为氧气,C能与Z加热反应生成黑色固体E,E能与硫酸反应,则E可能是氧化铜,Z为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H是硫酸铜,水能与Y反应生成D,D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和G,则F可能是碳酸钙,D为氢氧化钙,Y为氧化钙,生成的G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
根据推断,E为氧化铜,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故填:CuO;催化作用;
(2)
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反应⑥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18. CO2 盐 化合反应 CuSO4+BaCl2=BaSO4↓+CuCl2
【分析】A、B、G、H、I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G的水溶液呈蓝色G含有铜离子,故可猜想A、B、G、H、I中均含有铜元素,A为单质,A为铜,铜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被还原生成铜,B为氧化铜,氧化铜和酸反应,生成铜的盐溶液,H可以为硫酸铜,硫酸铜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G为氯化铜,氯化铜和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氯化银沉淀,硫酸铜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I为硝酸铜,F为消石灰氢氧化钙,D为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可以生成E,E可为盐,如氯化钙,碳酸钙可和C相互转化,C为二氧化碳,代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碳,故填:CO2。
(2)有分析可知可能为氯化钙,氯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盐。
(3)由分析可知A为铜,B为氧化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4)由分析可知H为硫酸铜G为氯化铜,H→G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故填:CuSO4+BaCl2=BaSO4↓+CuCl2。
19. 酒精灯 D 向上排空气(或排水) B a 检验CO的纯度 E CO+CuOCu+CO2 红色固体变黑色 B 减少污染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酒精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故选D,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O2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
(2)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取CO,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装置应选 B和C进行组合;除去其中的CO2的试剂最好是烧碱溶液,因为烧碱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钙,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3)点燃CO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验CO的纯度;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E,因为一氧化碳有毒,E装置便于尾气的处理;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
(4)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挤出少量盐酸和铁反应产生了氢气,发生一段时间后,加热处氢气将氧化铁还原成单质铁,则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色;“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上图实验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即B;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减少污染。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及实验装置的评价;分液漏斗是通过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入量。
20. 酚酞溶液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均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为亚硝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为食盐溶液;(合理即可)
【详解】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食盐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可以用酚酞溶液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故填:酚酞溶液;实验设计可以为: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均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为亚硝酸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的为食盐溶液;(合理即可)。
21.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93.8g-192.7g=1.1g;
设该碳酸氢钠片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为x
x=70%
答:该碳酸氢钠片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为70%。
【详解】见答案。
22.(1)Na2CO3、NaCl
(2)10.6
(3)14.6%
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g-10.6g=4.4g,根据第2次测定数据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第2次实验后,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4.6%。
【分析】(1)第1次生成气体的质量2.2g,第2、3次生成气体的质量4.4g,说明第1次中碳酸钠过量,盐酸不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第1次测定数据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2CO3、NaCl,故填:Na2CO3、NaCl;
(2)解:由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每消耗50g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所以第2次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反应,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有
故填:10.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一轮复习题-金属(含解析)

下一篇: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零模)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