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京改版(2013)一轮复习题--盐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SO4 B.CO(NH2)2 C.KNO3 D.(NH4)2CO3
3.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碳酸钙和氯化钙
B.用氢氧化钡区分氯化镁和硫酸钠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
B.氧化铜和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5.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A.HCl B.Na2CO3 C.NaCl D.CO2
6.春天双福校区的桃花开了,园艺工人想要施氮肥促进桃树叶色浓绿,应选择的是( )
A.NH4HCO3 B.K2CO3 C.KH2PO4 D.Ca(H2PO4)2
7.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达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O O2 CaO Ca(OH)2
B H2SO4 HCl MgCl2 Mg(OH)2
C HCl CO2 CaCO3 H2O
D FeSO4 FeCl2 Cu CuO
A.A B.B C.C D.D
8.有一包A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K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 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NH4Cl和BaCl2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K2SO4和KC1,可能有NH4Cl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2CO3和 BaCl2,且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 208
D.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H4Cl
9.由下列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得出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是稀盐酸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铵、氯化钾中,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生成的气体 试纸变蓝色的是氯化钾
D 燃烧棉纱线和羊毛线,闻气味 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
A.A B.B C.C D.D
10.芯片是电脑、手机、“智能家电”等的核心部件,是用纯度极高的单质硅(Si)制成的。然而,自然界里并没有这种高纯硅,人们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通过化学方法制得99.9999999%的高纯硅。制备高纯硅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为:2C +SiO2Si+2CO↑,该化学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M 混合物 化合物 物理变化 分解反应
N 纯净物 单质 化学变化 中和反应
Q 食盐水 氧化物 缓慢氧化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 B.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
C.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钢 D.碱:火碱、纯碱、小苏打
二、填空题
13.实验台上有NaOH、CuCl2、MgSO4、KCl四种溶液,小明通过观察和将四种溶液互相混合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
(1)观察,显_______色的是CuCl2溶液。
(2)将剩余三种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_______。
(3)将剩余两种溶液取样,再分别加入少量(2)中鉴别出来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
1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现有①乙醇 ②纯碱 ③氮气 ④铜。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__
(4)可用于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化工生产的是__________
15.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①_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②____________。
A B C
(2)物质或离子的名称往往与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密切:
如ClO3-(氯酸根)、ClO4-(高氯酸根);过氧化钾(K2O2)、氧化钾(K2O)等;
由此推测:MnO4-的名称为①__________,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__。
16.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 ①石墨 ②小苏打 ③镁粉 ④尿素 ⑤pH试纸 ⑥熟石灰 中选出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______;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3)可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______;
(5)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
(6)常作于电池电极的是______。
三、推断题
17.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_______,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________。
1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取少量该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由以上实验我们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_____ ,一定没有 ____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____ .
(3)上述实验过程中无色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 _____ .
(4)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某种试剂后,可取消第③步实验,同样能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改换方法是将 _____ 换成 ____ .
四、实验题
19.莫尔盐(NH4)2Fe(SO4)2溶于水后形成浅绿色溶液,请预测其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限选试剂是:(NH4)2Fe(SO4)2溶液、稀HCl、BaCl2溶液、MgCl2溶液、NaOH溶液、CO2、Zn片、Cu片。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
①(NH4)2Fe(SO4)2溶液能与碱反应。 (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Fe2+ 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如果观察到_____,则预测成立。
②(NH4)2Fe(SO4)2溶液能与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_____。 _____, 如果观察到_____,则预测成立。
③(NH4)2Fe(SO4)2溶液能与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 _____。 _____, 如果观察到_____,则预测成立。
20.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NH3与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NO气体和水。
②NO2与液态水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气体。
③NO气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2。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装置B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E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碱石灰。
(6)该小组拟利用所得HNO3制取Cu(NO3)2,他们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二: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通过小组讨论,一致认为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更好,另一个方案的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 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 加入一定质量分致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简单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1)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 1%)
22.往盛有18.9g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85.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计算: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是有沉淀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符合题意;
B、锌和铜均是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C、KNO3中含有氮和钾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D、(NH4)2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可用水区分碳酸钙和氯化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钡与氯化镁、硫酸钠都能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有特殊香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白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A错误;
B、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B错误;
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C错误;
D、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氯化银沉淀析出,所以溶液的总质量减少。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选C。
6.A
【详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B、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钙能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B、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氯化镁和硫酸不反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不能转化为盐酸,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亚铁,氧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氯化亚铁不能转化为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分析】①将该白色粉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有(NH4)2CO3或NH4Cl;
②将该白色粉末溶于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没有硫酸铜;
③将滤渣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白色固体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钡,故原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钾;
【详解】A、不能确定有氯化铵,错误;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钾,错误;
C、最终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
由于碳酸铵有过剩,故两者的质量之比大于96 : 208;
D、最终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只能说明有氯离子,错误。故选C。
9.D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酸性,不能证明是稀盐酸,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能是二氧化碳,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铵、氯化钾中,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色的是氯化铵,不变色的是氯化钾,错误;D、棉纱线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正确。故选D。
10.C
【详解】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C +SiO2 Si+2CO↑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是并列关系,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
【详解】A、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但是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化合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但是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包含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D、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是并列关系,但是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A、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含K、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黄铜和青铜是铜的合金,氧化铜是由Cu、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合金,不符合题意;
C、陶瓷和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D、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1)蓝
(2)NaOH 氢氧化钠
(3) MgSO4 硫酸镁 KCl 氯化钾
【解析】(1)
CuCl2溶液呈蓝色,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出CuCl2,故填:蓝;
(2)
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MgSO4、KCl都不能反应,故填:NaOH;
(3)
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与氯化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将剩余两种溶液取样,再分别加入少量(2)中鉴别出来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故填:MgSO4或硫酸镁;KCl或氯化钾。
14. ④ ① ③ ②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能反映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完成填空。
【详解】(1)铜具有较强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2)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物质是乙醇;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味,可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
(4)纯碱可用于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等化工生产。
15. C 都是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高锰酸根 CaO2
【详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也就是实验AC都是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C;都是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2)MnO4-中的锰元素化合价高,所以叫做高锰酸根离子;氧化钙是CaO,所以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
故填:高锰酸根;CaO2。
16.(1)⑥
(2)②
(3)④
(4)⑤
(5)③
(6)①
【解析】(1)
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⑥;
(2)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②;
(3)
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可作氮肥,故填: ④;
(4)
pH试纸可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填:⑤;
(5)
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故填:③;
(6)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电池电极,故填:①。
17. BaSO4 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Ba(OH)2+CuCl2=BaCl2+Cu(OH)2↓ Mg2+ 锌 铁
【详解】试题分析:
(1)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
(2)A、B之间的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A、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 CuCl2=BaCl2+Cu(OH)2↓;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镁会先于氯化铜反应,锌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Mg2+;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M的斜率大,所以M金属活泼,则M为锌,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的质量小于锌的质量,所以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铁。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8. NaOH、Na2SO4、MgCl2 CuSO4 2NaOH+MgCl2=2NaCl+Mg(OH)2↓ NaCl、Na2SO4、MgCl2 Ba(OH)2 BaCl2
【详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会生成白色沉淀后A和无色溶液B,溶液B和氢氧化钡会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所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氢氧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所以
(1)通过实验我们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Na2SO4、MgCl2,一定没有CuSO4;
(2)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2NaCl+Mg(OH)2↓;
(3)无色溶液B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以及生成了氯化钠,所以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Cl、Na2SO4、MgCl2;
(4)改换了上述实验中的某种试剂后,可取消第③步实验,同样能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改换方法是将Ba(OH)2换成BaCl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9. 有(白色或红褐色)沉淀产生 盐 SO42- 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金属单质 Fe2+ 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放入Zn片 Zn片表面覆盖一层黑色固体
【分析】氢氧根离子和亚铁离子反应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会生成氨气。
【详解】①(NH4)2Fe(SO4)2溶液能与碱反应,溶液中含有Fe2+,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或红褐色)沉淀产生,说明(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Fe2+预测成立。
②(NH4)2Fe(SO4)2溶液能与盐反应,溶液中含有SO42-,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SO42-预测成立。
③(NH4)2Fe(SO4)2溶液能与金属单质反应,溶液中含有Fe2+,取少量(NH4)2Fe(SO4)2溶液于试管中,放入Zn片,Zn片表面覆盖一层黑色固体,说明(NH4)2Fe(SO4)2溶液中含有Fe2+预测成立。
20.(1)
(2)为反应提供氧气
(3)干燥气体,吸收多余的 NH3
(4)
(5)气球膨胀
(6) 方案二 硝酸的利用率低 产生污染气体
【解析】(1)
装置A中主要反应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NH3与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NO气体和水,则装置B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为反应提供氧气。
(3)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碱性气体能反应,故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干燥气体,吸收多余的NH3。
(4)
装置E中主要反应为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氨气被无水氯化钙吸收,压强变小,外界压强较大,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膨胀。
(6)
方案二中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不产生污染物,方案一生成一氧化氮有毒,并且方案一硝酸的利用率低,故方案二更好,另一个方案的缺点是硝酸的利用率低(或产生污染气体)。
21.(1)80%;(2)14.1%
【详解】(1)由图示信息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8.8g,设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x,(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解得x=20.0g,y=22.2g
所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0%;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1%。
22.(1)4.4
(2)设原混合物中含Na2CO3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质量为y,依题意得
解得x=10.6g y=11.7g
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