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第12章盐检测题(答案)

第12章《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uO+H2SO4 = CuSO4+H2↑
B.2Fe+6HCl = 2FeCl3+3H2↑
C.Na2CO3 + 2HCl = 2NaCl +H2O+CO2↑
D.KNO3 + NaCl = KCl + NaNO3
2.下列说法或判断合理的有
①某物质经检测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②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③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等
④当误食重金属盐导致蛋白质变性而使人中毒时,可以服用适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清来补充蛋白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⑤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l、Cu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向一定量该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对应溶液a、b、c的pH大小关系为:a=b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粉、NaCl、NH4HCO3、CuSO4、Fe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下列有关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取样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HCO3
B.另取样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黑色固体,则原固体中可能含CuSO4
C.取B中无色滤液适量,蒸发,出现较多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取B中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冒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
4.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对应正确的是
A.熟石灰:CaO B.胆矾:CuSO4·5H2O
C.生石灰:Ca(OH)2 D.干冰:H2O
5.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A. 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入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铁粉
D. 向硫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6.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BaSO4 Na2SO4固体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C KOH溶液 K2CO3 加过量稀盐酸
D 银粉 锌粉 加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可以调味腌制白菜 B.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某气体是否为氢气 点燃该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
B 鉴别饱和硝酸钾溶液和饱和的石灰水 同时对两个溶液进行降温
C 实验室中制备少量的银 将适量的铜加入氯化银中
D 从氯酸钾制氧气的剩余物中提纯出氯化钾 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空气和液氧都是混合物 B.氧化铝、干冰都是氧化物
C.生铁和石墨都属于单质 D.硝酸钾、尿素都属于复合肥
10.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做胃镜时服用钡餐——碳酸钡
C.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可能是生石灰 D.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二、填空题
11.氰酸(HCN)是一种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液体,有毒,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在水溶液中呈现强酸性,性质不稳定,水解时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1)氰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和______(填化学符号)。
(2)氰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类型)。
(3)氰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氰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______。
(2)碳还原二氧化碳_____。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_____。
13.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648项...江西风景独好!
(1)赏南昌瓷板画: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工艺品。瓷板的主要成分含二氧化硅(SiO2),标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品南丰蜜桔:南丰蜜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硒、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的数值是________;在栽培南丰蜜桔的过程中需使用复合肥,可选择下列肥料中的______(填字母)。
A.K2SO4 B.NH4H2PO4 C.CO(NH2)2
(3)听九江丝弦锣鼓:乐器锣用“响铜”制成,“响铜”是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的,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
三、推断题
14.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C、D、E、F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一种可溶性的盐,D可用于造纸和纺织,C中含有两种元素,A与D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E溶液转化到D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15.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氯、氧、硫、钠、铜、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
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D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D的稀溶液变红;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_____ ,F _____ 。
(2)C转化为D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F转化为E化学方程式 _____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_____ 。
四、实验题
16.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CuSO4、MgSO4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骤如下:
Ⅰ、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絮凝剂(混凝剂)甲,加速沉降;
Ⅱ、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Ⅲ、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pH=7,储存在指定容器中。
(1)测得原废液pH=5,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絮凝剂(混凝剂)甲的名称为______。
(3)在反应槽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步骤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17.代旭同学利用以下实验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上述五个实验中的有一种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
(2)实验III中,在点地板的a、b穴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
(3)实验IV中,为了验证石灰水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
(4)实验V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五、计算题
1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称取样品12g,放入8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43.4g,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131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现为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取待测液40g,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沉
淀为止,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_____。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B 7.D 8.B 9.B
10.C
11.(1)CN﹣
(2)复分解反应
(3)2NaCN+CO2+H2O=Na2CO3+2HCN
12.(1)
(2)
(3)
13.(1)
(2) 18 B
(3)大
14. NH4Cl Na2CO3 NH4Cl+AgNO3=AgCl↓+NH4NO3 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15. HCl CuSO4 复分解反应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单质
16.(1)酸性
(2)明矾
(3)除去废液中的CuSO4、MgSO4
(4)吸附色素和具有异味的物质
17. 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18.(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则CO2的质量: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3)所得溶液中氯化钠质量:11.7g+12g-10.6g=13.1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在溶质质量分数为10%。
19.(1)Na2SO4
(2)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根据题意,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210g-200.2g=9.8g,
根据方程式:
求得=8g,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中考必刷卷·安徽省2023年安徽中考第一轮复习卷(一)1语文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11.2 化学与材料研制同步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