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5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0·上海宝山·统考一模)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碳家族成员,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属于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碳家族成员是____;
②石墨因具有____性可作干电池的正极;
③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可进行食品添加剂的脱色;
④写出烧烤时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2020·上海宝山·统考一模)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①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会加入氯气,其作用是____,加入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O+HCl,则生产所得自来水的pH____7(填“>”“=”或“<”);
②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法,下图一为电解水实验,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a 管连接电源的____极,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____;
③水是一种常见溶剂,上图二为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溶于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图中 P点含义为____;
Ⅱ.将t1℃的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写一种);
Ⅲ.t2℃时90克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____克固体;
Ⅳ.t2℃时,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蒸发较多水的是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3.(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生活处处见化学
①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这个特殊的时期,口罩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武器,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环氧乙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0.1mol环氧乙烷中约含有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②历时7个月的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在2月13日终于得以控制,燃烧中产生大量的_____引起温室效应,产生的SO2会引起_______,以及烟霾等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
4.(2020·上海宝山·统考二模)水是生命之源,是最常见的溶剂。
①上图为电解水实验装置,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
②在水电解器中加入100g含有少量NaOH的水(已知NaOH可以加快水的电解速度,电解时NaOH不发生变化,其他损失忽略不计),若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少了4.8g,则电解过程中得到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Ⅰ.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乙的溶解度(填“>”或“<”或“=”);
Ⅱ.将t1℃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写一种);
Ⅲ.将20克甲放入t2℃的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Ⅳ.在盛有等质量t2℃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降温到t1℃。在两支试管由t2℃到t1℃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两支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均增加 b t1℃两支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相同
c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d t1℃时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5.(2021·上海宝山·统考一模)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蚕丝中含有桑色素(化学式:C15H10O7),桑色素由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1mol 桑色素中约含有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_____;
(3)房屋装修后用活性炭包去除房间内异味和有毒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氢能源车的动力来自氢气燃烧释放出的热能,它的使用开启低碳出行新篇章,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2021·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100H2O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_____ g/100gH2O;
(2)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 (填一种即可);
(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_____ ,在下图中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_____ ;
(4)实验室有一包学生实验后回收所得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90g,为了选择合适方法分离提纯两种物质,先进行如下实验,预判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含量:
通过上述实验过程可判断出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范围是 _____ 。然后再根据预判所得硝酸钾和氯 化钠的实际含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提纯方法进行后续分离提纯实验。
7.(2021·上海宝山区·统考二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在医药工业上常用作消毒剂,过氧乙酸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1mol 过氧乙酸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氢原子。
②国际空间站的供氧设备,利用航天太阳能面板所发的电进行水的电解。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③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 ”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8.(2021·上海宝山区·统考二模)如图为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4℃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将 t3℃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3)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4)现有一包 50g 的甲固体(混有少量乙),为提纯甲进行了下图实验,最终C 中析出 34g 固体。50g 该固体中含有乙___________g,A、B、C 中的溶液为甲的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9.(2022·上海宝山区·统考一模)人类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水
(1)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可加入二氧化氯(ClO2)杀菌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废和汽车尾中都含有二氧化硫,该气体引起的空气污染是______;
(3)甲基叔丁基醚(化学式为C5H12O)是一种汽油添加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5H12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其中氢、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0.2mol该物质中含有______个碳原子。
(4)氢气因其燃烧产物为______,被称为无污染的能源;工业上常用电解水法制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正负极所产生气体体积比为______。
10.(2022·上海宝山区·统考一模)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某地海水中主要物顶含量如表1,表2为相关物质溶解度。
表1
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含量
物质 每100g海水所含质量
水 96.5
氯化钠 2.7
硫酸钠 0.2
… …
表2
温度(℃) 20 100
氯化钠溶解度(g/100g水) 36.0 39.8
硫酸钠溶解度(g/100g水) 20.2 42.5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硫酸钠的溶解度(填“>”“=”或“<”);
(2)10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水;
(3)晒干100g上述海水,所得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所得固体中提纯氯化钠,进行如下操作。
(4)步骤1的名称为______;
(5)如图表示步骤3过程中蒸发时间和析出固体的关系,由此可知,步骤2蒸发后所得氯化钠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6)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钠,理论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约为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2022·上海宝山·统考模拟预测)生活处处见化学
(1)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这个特殊的时期,口罩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武器,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化学式为C2H4O)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摩尔质量为____,其中碳、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0.1mol环氧乙烷中约含有____个氧原子。
(2)研究表明,莲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轻症状患者有显著疗效。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绿原酸由_______元素组成,属于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1mol 绿原酸中约含有_______g氢元素 。
(3)历时7个月的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在2月13日终于得以控制,燃烧中产生的SO2以及烟霾等引发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SO2将引起_______。
12.(2022·上海宝山·统考模拟预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家庭生活中,通常使用净水器净化自来水,获得更优质的饮用水。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用自来水养金鱼时为除去其中少量的余氯,可放入少许大苏打(Na2S2O3﹒5H2O)。大苏打属于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钠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水与氯气(Cl2)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1mol氯气,实质则是消耗约_________个氯原子。
13.(2022·上海宝山·统考模拟预测)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单位:克/100克水):
温度 物质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2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_____(选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4)20℃时,向20gKNO3固体不断加水,在下图中画出所得溶液与加水的质量关系图像_______________。
(5)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样品100g,经测定其中含氯化钠约5%,为了得到纯净且质量较多的硝酸钾,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
甲方案:20℃时,将固体混合物加入15mL水中,并充分搅拌、溶解、过滤;
乙方案:加入100mL水中溶解,加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冷却至20℃,过滤;
丙方案:20℃时,投入10mL水中,加热至80℃,趁热过滤。
请你选出合适的方案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正极和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0.5mol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______个。
(2)下图为甲物质(CH3OH)燃烧的微粒示意图:
反应物甲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摩尔质量为______,丙物质过量排放会引起______,反应中甲和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15.(2022·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以下是NaC1、NH4C1的溶解度表,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NH4Cl 33.5 37.2 41.4 45.8 50.4 55.2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2)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填“>”、“=”或“<”)氯化铵的溶解度;
(3)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为______。
(4)甲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1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12.8gNH4C1固体。
Ⅰ、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Ⅱ、丁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甲、乙、丙、丁烧杯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Ⅲ、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乙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丙→丁过程中,溶质质量减少
c.乙→丙过程中,开始析出NH4C1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参考答案:
1. 金刚石 导电 吸附 C+O2CO2
【详解】①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故最坚硬的碳家族成员是金刚石;
故填:金刚石。
②石墨能导电,可作干电池的正极;
故填:导电。
③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故填:吸附。
④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及用途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2. 杀菌消毒 < 2H2O2H2↑+O2↑ 正 8:1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 蒸发溶剂或加溶质 16 乙
【详解】①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会加入氯气,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所得自来水的pH<7;
故填:杀菌消毒 < 。
②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法,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得到的是氢气;a 管里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管里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a管和b管中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8:1;
故填: 正 8:1。
③Ⅰ.图中 P点是在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故填: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
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故填: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Ⅲ.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表示100g水中溶解80g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20g水能溶解16g甲,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16克固体;
故填:16g。
Ⅳ.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从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蒸发较多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故填:乙。
3. 三 有机物 1∶2 6.02×1022 二氧化碳 酸雨
【详解】①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由化学式可知,环氧乙烷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环氧乙烷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环氧乙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2;0.1mol环氧乙烷中约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0.1mol×6.02×1023=6.02×1022。
②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引起酸雨,故填:二氧化碳,酸雨。
4. 氢气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木条燃烧得更旺,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0.13mol = 增加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65 bd
【详解】①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故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由图可知,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尖嘴口,打开活塞,木条燃烧得更旺,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②溶液质量减少了4.8g,说明水的质量减少了4.8g,即4.8g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设电解过程中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x
x≈4.27g
电解过程中得到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3mol;
③Ⅰ.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曲线与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
Ⅱ.t1℃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Ⅲ.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故50g水最多能溶解15g甲物质,故将20克甲放入t2℃的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
Ⅳ.a、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两支试管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降低,剩余固体质量增加,乙的溶解度增加,剩余固体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故该温度下,在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剩余固体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两支试管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的晶体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增加,析出的晶体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d、t2℃时,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这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降温后,甲的溶解度降低,故甲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后,乙的溶解度增加,且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相同,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的甲物质和乙物质质量相同,加入甲、乙物质的质量相同,此时甲是饱和溶液,故乙也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5. 3 3:2 6.02×1024 杀菌消毒 吸附 2H2+O2 2H2O
【详解】(1)由桑色素化学式:C15H10O7可知,桑色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式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5:10=3:2;1mol 桑色素中约含有1mol×6.02×1023/ mol×10=6.02×1024个氢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去除房间内异味和有毒气体;
(4)氢气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O2 2H2O。
6. 36.6 升温或加溶剂 KNO3 31.6g~63.9g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100gH2O;
(2)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所以可通过升温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也可通过加溶剂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4)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为31.6g,在40℃时溶解度为63.9g,由实验图可知,在20℃时为溶解的固体全部溶解,又由于氯化钠在20~40℃溶解度的变化只有0.6g,可判断不溶的固体大多数是硝酸钾,因此硝酸钾的质量范围为31.6g~63.9g。
7. 3 1:2 2.408×1024 2H2O 2H2↑+O2↑ 2:1 2:1 化合反应
【分析】①过氧乙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等3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6.02×1023×4=2.408×1024个氢原子。
②利用太阳能,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③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反应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详解】①过氧乙酸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等3种元素组成,故填:3;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填:1:2;1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6.02×1023×4=2.408×1024个氢原子,故填:2.408×1024;
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填:2:1;
③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反应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故填:2:1;化合反应。
8. 甲>乙>丙 增加溶质或蒸发 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6 AB
【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同一温度下溶解度曲线越高,溶解度越大,t4℃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2)将t3℃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P点的含义是:t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4)t4℃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5g,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5g,t3℃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5g,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g,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为提纯甲进行了下图实验,最终C中析出34g固体,所以C中100g的水中溶解了甲10g,析出甲物质34g,所以50g该固体中含有乙。A、B中溶剂100g,溶质44g,C中析出加物质34g,属于饱和溶液,所以A、B 、C中的溶液为甲的不饱和溶液的是AB。故④⑤分别填:6;AB。
9.(1) 吸附
+4 混合物
(2)酸雨
(3) 88g/mol 12:1 6.02×1023
(4) 水##H2O 1:2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常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解得x=+4,故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自来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填:吸附;+4;混合物。
(2)工业废和汽车尾中都含有二氧化硫,该气体引起的空气污染是酸雨;故填:酸雨。
(3)由甲基叔丁基醚(化学式为C5H12O)的化学式可知,甲基叔丁基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为,所以其摩尔质量为88g/mol,其中氢、氧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2mol该物质中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0.2mol×5×6.02×1023=6.02×1023;故填:88g/mol;12:1;6.02×1023。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工业上常用电解水法制氢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则正负极所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故填:水(或H2O);;1:2。
10.(1)>
(2)42.5
(3)2.7
(4)溶解
(5)不饱和
(6)89.0
【详解】(1)根据表2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的溶解度;
(2)根据表2可知,10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2.5g/100g;
(3)根据表1可知,100g海水中含有2.7g氯化钠,因此晒干100g上述海水,所得固体中氮化钠的质量为2.7g;
(4)根根据图示可知,步骤一为溶解过程;
(5)根据步骤3过程中蒸发时间和析出固体的关系可知,蒸发开始时没有固体析出,说明步骤2中所得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6)需要提纯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2.7g氯化钠和0.2g硫酸钠,水的质量为90g,在20℃恒温蒸发水分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钠,当水分蒸发至硫酸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蒸发操作,0.2g硫酸钠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所需要的的水的质量为:,因此理论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约为:90g-1.0g=89.0g。
11.(1) 44g/mol 2:1 6.02×1022
(2) 碳、氢、氧 有机物 18g
(3)酸雨
【解析】(1)
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则环氧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个环氧乙烷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碳、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个环氧乙烷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则0.1mol环氧乙烷中约含有。
(2)
绿原酸的化学式为,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绿原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1mol绿原酸分子中含有18mol氢原子,则1mol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3)
燃烧产生的会引起酸雨。
12.(1)吸附
(2) 纯净物 4 1:5
(3) 1.204×1024
【解析】(1)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
大苏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它是由钠、硫、氧、氢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钠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2)=1:5。
(3)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H2O和Cl2反应生成HCl和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反应中消耗1mol氯气,由于1个氯分子中含有2个氯原子,则实质消耗氯原子的个数为6.02×1023×2=1.204×1024。
13.(1)36.0g
(2)硝酸钾
(3) 饱和溶液 68
(4)
(5)甲方案:甲、乙方案得到的是纯净的硝酸钾,但甲得到的硝酸钾的质量较大,丙方案得到的硝酸钾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解析】(1)
根据表中数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2)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大,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
(3)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50g水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因此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50g+18g=68g;
(4)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即为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固体31.6g,因此20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需要水的质量为,所以当加入63.3g水之后,20g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溶液质量为20g+63.3g=83.3g,之后再继续加入水,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所以图像见答案。
(5)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此时加入15mL水,可溶解5.4g氯化钠和4.74g硝酸钾,而100g固体中含有5%的氯化钠,所以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5g,
甲方案:20℃时,将固体混合物加入15mL水中,并充分搅拌、溶解、过滤;氯化钠全部溶解,硝酸钾只溶解4.74g,过滤后剩余的固体都是硝酸钾,此时硝酸钾的质量为95g-4.74g=90.26g;
乙方案:加入100mL水中溶解,加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冷却至20℃,过滤;析出固体为硝酸钾,而此时溶剂质量远大于15mL水,残留在溶液中的硝酸钾质量远大于4.74g,此时得到的硝酸钾质量小于90.26g;
丙方案:20℃时,投入10mL水中,加热至80℃,趁热过滤,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8.4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故10mL水中可以溶解3.84g氯化钠,可以溶解16.9g硝酸钾,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不仅有硝酸钾,还有氯化钠,且硝酸钾的质量更小;
因此甲方案较为合理,理由是:甲、乙方案得到的是纯净的硝酸钾,但甲得到的硝酸钾的质量较大,丙方案得到的硝酸钾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14.(1)
1:2 6.02×1023
(2) 有机物 32g/mol 加剧温室效应 1:2
【解析】(1)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1个水分子含2个氢原子,所以0.5mol水分子中含有1mol氢原子,为6.02×1023个氢原子。
(2)
反应物甲为CH3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对某一化合物其摩尔质量数值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则其摩尔质量为12+1×4+16=32g/mol。丙是CO2,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中甲和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2。
15.(1)氯化钠##NaCl
(2)<
(3)10~20℃
(4) 过滤 137.2 甲、乙##乙、甲 ac##c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1)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2)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因此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氯化铵的溶解度。
(3)
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可知,在10~20℃之间氯化钠溶解度在35.8g-36.0g,氯化铵溶解度在33.5g-37.2g,二者在该温度间会具有相同溶解度。
(4)
Ⅰ、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
Ⅱ、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丙溶液中含有100g溶剂,溶液温度是20℃,甲溶液从60℃蒸发20g水,降温到20℃,析出晶体质量12.8g,所以丁烧杯中为氯化铵的饱和溶液,质量是100g +37.2g =137.2g;
甲溶液从60℃蒸发20g水形成乙溶液,乙溶液降温到20℃形成丙的饱和溶液,且析出晶体质量12.8g,析出晶体后丁溶液为饱和溶液,故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2.8g+37.2g=50g , 60℃时乙溶解度为55.2g,因此乙为不饱和溶液,甲溶液从60℃蒸发20g水形成乙溶液,因此甲溶液也是不饱和溶液,故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甲、乙;
Ⅲ、a、甲→乙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故正确;
b、丙→丁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不变,故错误;
c、通过计算可知,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50g,所以乙→丙过程中,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故正确。
故填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