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练习题 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答案)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性质,错误的是
A.酸性: HClO4> H2SO4> H2SiO3 B.碱性: KOHC.热稳定性: H2O> H2S> SiH4 D.非金属性: F>O>N
2.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与X位于同一主族;X、Y、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能灭活病毒,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全部是非电解质
B.如图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C.X与Z、W与Z都可形成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4.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W最低负价相同,它们能形成结构式如图所示的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W元素均可形成含氧酸 B.四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Y
C.Y、Z、W均可与钠形成离子化合物 D.简单离子半径:
5.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的一种阴离子(如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依次是:
B.Y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比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
C.X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于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D.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只有X、Y位于同一周期,且Y与Z位于同一主族,四种元素可形成一种在医疗农业、染料上有广泛用途的物质,其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X和Z的含氧酸的酸性:Z>X
C.W、X、Z均可与Y形成多种化合物
D.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Z
7.我国北斗导航卫星使用了铷(Rb)原子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第一电离能比的第一电离能低
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是十分活泼的金属,其电负性为0
D.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8.镓(G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与铝同主族。以下对镓(Ga)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Ga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B.的碱性比弱
C.Ga单质的还原性比Al单质强
D.的氧化性比强
9.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单质的用途之一是制造光导纤维
B.元素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X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0.下列Cr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中,处于基态的是
A.
B.
C.
D.
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热稳定性:H2O>H2S>PH3
D.与得电子能力不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x,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2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IA族,是p区元素
C.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D.电子排布式(23V)1s22s22p63s23p63d34s2违反了洪特规则
13.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科学影像图,发现火星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W为同一主族元素,Y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经测定火星岩石中含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Y>X
B.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A族
C.Y和W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化合物Z2Y、Z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14.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D位于同族,C、A、B价电子数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 A、C的价电子数之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B.原子半径:D>C>A>B
C.电负性:D<A<B
D.第一电离能: B>D
二、填空题
15.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名称为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16.A、B、M、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M同周期,A、D同主族,A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A、M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M和A2M2,E元素的周期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由A、M、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A2M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D2M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3)D、E、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M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DA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且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若将0.1mol的DA和0.1mol的E单质混合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L。
17.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I.用元素符号表示
(1)将钠、镁、铝各2g分别投入盛足量0.05mol/L盐酸烧杯中,实验结果: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最多。钠、镁、铝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出现胶状沉淀,可证明____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结论:随原子序数增大,同周期元素失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得电子能力依次_______。
II.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Br,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KBr溶液和CCl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C振荡、静置,观察到C中现象是_______,此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18.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19.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
(3)在第4周期元素中,原子的4p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__,3d轨道半充满的_______,4s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__,外围电子中s电子数与d电子数相同的是_______。
20.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原因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Li 520 Be 900 B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21.请根据构造原理,按要求写出下列电子排布式或原子结构示意图:
(1)16S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2)26Fe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3)某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完成下列各题:
①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②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族。
③试推测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___区。
22.按要求填空:
(1)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_______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3.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的第四电离能分别为的第四电离能大于的第四电离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氢、氮、氧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中有重要的作用。中基态的核外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形。
已知吸收的能量为,吸收的能量为,则的第二电离能为_______。
(3)磷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表示碳、硅、磷元素的四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其中表示磷的曲线是_______(填标号)。
24.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的磷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其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Cl>S>Si,故酸性:HClO4> H2SO4> H2SiO3,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与其金属性一致,Li、Na、K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依次增强,即金属性:K>Na>Li,故碱性:KOH>NaOH>LiOH,B符合题意;
C.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其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O>S>Si,故热稳定性:H2O>H2S>SiH4,C不符合题意;
D.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依次增强,故非金属性:F>O>N,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A是C,B是F,C是Na,D是Ne,所以氧化性最强的是F,答案选B。
3.A
【详解】根据X、Y、Z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有一条共价键稳定,故X为H或者F、Cl,Y四条共价键稳定,Y为C或者Si,Z两条共价键稳定,Z为O或S,其具有强氧化性,推得-Z-Z-为过氧键,则Z为O,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则X为H,Y为C,W与X位于同一主族,故W是Na。
A.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2CO3、CH3COOH等均为电解质,选项A不正确;
B.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原子均达到2电子或8电子的稳定结构,选项B正确;
C.X与Z、W与Z都可形成有强氧化性的物质H2O2、Na2O2等,选项C正确;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C2H2、C2H4等含有非极性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4.C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W最低负价相同,W可以形成6个共价键,W为硫、Y为氧;C能形成4个共价键,为碳;Z形成1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位于氧、硫之间,为氟;
【详解】A.F的电负性太强,只有负价,不能形成含氧酸,A错误;
B.碳可以形成多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烃,故四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碳,B错误;
C.Y、Z、W均可与钠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氧化钠、氟化钠、硫化钠,C正确;
D.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D错误;
故选C。
5.A
【分析】根据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的一种阴离子结构,可知Y能形成2个共价键,Y是ⅥA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则X是C元素、Y是O元素;Z形成1个共价键,Z是F元素;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W是B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依次是:F>O>C>B,A项正确;
B.O2-、F-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的半径:O2->F-,B项错误;
C.非金属性CD.B、F形成的化合物BF3分子中,B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答案选A。
6.C
【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只有X、Y位于同一周期,且Y与Z位于同一主族,由此可确定W为第一周期元素,即为氢元素。由结构式可以得出,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Z、Y、X、W分别为S、O、N、H元素,O、N同周期,且O在N的右边,所以原子半径:N>O,A不正确;
B.若Z形成的酸为H2SO3,X形成的酸为HNO3,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X和Z的含氧酸的酸性:X>Z,B不正确;
C.W、X、Z可与Y分别可形成H2O、H2O2、NO、NO2、SO2、SO3等化合物,C正确;
D.Y、Z分别为O、S,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H2S>H2O,D不正确;
故选C。
7.A
【详解】A.Rb和Na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Rb的第一电离能比Na第一电离能低,故A正确;
B.Rb位于第五周期第IA族,R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s1,故B错误;
C.Rb是十分活泼金属,其电负性为0.8,故C错误;
D.85Rb和87Rb属于核素,它们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答案为A。
8.C
【详解】A.Al是活泼金属,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Ga是活泼金属,A错误;
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Ga>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的碱性比强,B错误;
C.金属性Ga>Al,则Ga单质的还原性比Al单质强,C正确;
D.Ga单质的还原性比Al单质强,则的氧化性比弱,D错误;
答案选C。
9.B
【分析】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结构图知,X能形成4个共价键, Z能形成1个共价键,则X位于ⅣA族,Z位于ⅦA族,且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最外层7个电子,则X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X为Si,Z为Cl;该阴离子中Cl呈-1价、Si呈+4价,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价,则Y呈-3价,故Y为P;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知,W为Na。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Si,其氧化物SiO2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Si,Y为P,Z为Cl;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Ⅱ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Si<P<Cl,即元素第一电离能:X<Y<Z,B正确;
C.由分析可知, Y为P,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是H3PO4,为中强酸,C错误;
D.根据结构图知,该新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不含非极性键,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Cr是2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则基态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C
【详解】A.同主族从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一定,A错误;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S2-、Ar和K+,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O>S>P,则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PH3,C正确;
D.和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得电子能力相同,D错误;
故答案选C。
12.C
【详解】A.2p能级共有2个电子,应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选项中填充在1个轨道中,违背了洪特规则,A错误;
B.价电子排布为5s25p2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VA族,是p区元素,B错误;
C.一般情况下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根据构造原理可知: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C正确;
D.电子排布式(23V)1s22s22p63s23p63d34s2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3.A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Z为Na元素;Y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Y为O元素;化合物Na2WO3中W为+4价,X、W为同一主族元素,则X为C元素,W为Si元素,化合物Z2WY3是Na2SiO3。
【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Si>C>O,A错误;
B.Si的原子序数为1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B正确;
C.Y、W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C正确;
D.Na2O、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D正确;
故答案选A。
14.D
【分析】通过已知,可以推知A为C,B为O,C为Mg,D为S。
【详解】A.B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原子半径:C>D>A>B,故B错误;
C.电负性:A<D<B,故C错误;
D.第一电离能:B>D,故D正确;
故选D。
15. 氮 Cl K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详解】(1)次外层有2个电子,说明次外层为第一层,故最外层为第二层,第二层有2s、2p两个能级,2s上最多排两个电子,故3个未成对电子在2p能级上,即2p3,故A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共7个电子,所以A元素为氮元素;
(2)由题意知,B-、C+均含18个电子,故B原子含17个电子,为氯元素,符号为Cl,C原子含19个电子,为钾元素,符号为K;
(3)由题意知,D3+离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5,故D原子有18+5+3=26个电子,即铁元素,符号为Fe;
(4)由题意知,E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共有29个电子,即铜元素,符号为Cu,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16.(1) 第二周期第IVA族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V形(或写角形)
(2)
(3)O2-> Na+> Al3+
(4)Cu + 2H++ H2O2=Cu2++ 2H2O
(5)5.6
【分析】A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为H;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则M为O;常温下A、M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M和A2M2,该液态化合物分别为H2O和H2O2;A、D同主族,则D为Na元素;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且E的原子序数最大,E应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故E为Al元素;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有1+x+8+11+13=39,x=6,所以B为碳元素;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此题。
(1)
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K、L层依次排有2、4个电子,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ⅣA族;A、M、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OH,钠离子与氢氧根间以离子键结合,氢氧根中氧原子和氢原子以极性共价键结合;H2O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2)
D2M为Na2O,Na2O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3)
Na+、Al3+、O2-电子层结构相同,质子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O2-> Na+> Al3+。
(4)
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将铜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u + 2H++ H2O2=Cu2++ 2H2O。
(5)
根据反应NaH+H2O=NaOH+H2↑,0.1molNaH与水反应生成NaOH、H2物质的量都为0.1mol,根据反应2NaOH+2Al+2H2O=2NaAlO2+3H2↑,0.1molNaOH与0.1molA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5molH2,则n(H2)=0.1 mol+0.15 mol=0.25 mol, V(H2)=0.25 mol×22.4 L/mol=5.6 L。
17.(1) 钠 铝 Na(2) C 减弱 增强
(3)分液漏斗
(4)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橙红色 无尾气处理装置,污染空气
【解析】(1)
三种物质中钠的金属活动性最强,与盐酸反应最剧烈,1molNa与盐酸反应转移1mol电子,1molMg与盐酸反应转移2mol电子,1mol铝与盐酸反应转移3mol电子,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是相同物质的量时转移电子的数目差别较大,因此铝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最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镁的3s轨道全满,3p轨道全空,较为稳定,因此第一电离能大于Al,故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顺序为Na(2)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电子,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向硅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胶状沉淀,可知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反应方程式为,可证明碳元素得电子能力大于Si。Na、Mg、Al是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弱,说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同周期元素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3)
从图中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4)
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C中氯气和KBr反应生成Br2,Br2易溶于CCl4发生分层现象,则观察到C中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橙红色。整套装置无氯气的尾气处理装置,易造成环境污染。
18. 或 7
【详解】是30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原子核外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或;7。
19.(1) Na Ar
(2) F Fr
(3) As Cr、Mn K、Cr、Cu Ti
【详解】(1)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第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第ⅤA族大于第ⅥA族,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故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Na,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r;
(2)除了稀有气体以外,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是F,电负性最小的是Fr;
(3)在第四周期元素中,原子的4p轨道半充满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为As元素;原子的3d轨道半充满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为Cr、Mn;原子的4s轨道半充满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为K、Cr、Cu的元素;外围电子数中s电子数与d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外围电子式为:,为Ti元素。故答案为:Cr、Mn;K、Cr、Cu;Ti。
20. 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 Li、Be、B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加。Be为全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详解】从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方面解释: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从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电子排布方面解释I1(Be)>I1(B)>I1(Li) :Li、Be、B同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加,Be为1s22s2全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21.(1)1s22s22p63s23p4
(2)[Ar]3d64s2
(3) 4 ⅢA p
【解析】(1)
16S核外有16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2)
26Fe核外有26个电子,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64s2。
(3)
①根据电子排布式 [Ar]3d104s24p1,可知该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
②根据电子排布式 [Ar]3d104s24p1,可知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ⅢA族。
③该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1,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22.(1) 4s 4f6
(2)或
【解析】(1)
金属原子变为阳离子,首先失去最外层电子,故优先失去4s轨道上的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
铜为29号元素,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23.(1)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为轨道的半充满状态,较稳定,再失去的是较稳定的上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大;再失去的是上的一个电子,变为轨道的半充满稳定状态,所需能量较小
(2) 球
(3)b
【详解】(1)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为轨道的半充满状态,较稳定,再失去的是较稳定的上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大;再失去的是上的一个电子,变为轨道的半充满稳定状态,所需能量较小;
(2)中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故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的第二电离能(【突破口】,故失去第二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为H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为失去第二个电子所吸收的能量,即吸收的能量,则的第二电离能为,答案:球形,;
(3)C、和P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P失去的第四个电子是电子,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P的第三和第四电离能差值较大,故b曲线表示P,答案:b。
24.或
【详解】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能级的3个轨道上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故基态磷原子的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或。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随堂基础巩固练习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含答案)

下一篇:2023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试题(二模)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