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2-2023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两位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第一位测得23.10cm,第二位测得23.1cm,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A.测量时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B.测量错误
C.测量误差
D.以上都有可能
2.(2分)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3.(2分)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最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2分)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粗”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中,保持吹气力度不变,向下拉活塞,哨子发出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汽车上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探测车后障碍物
D.图丁中,穿过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多选)5.(2分)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6.(2分)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7.(2分)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用沾有特殊材料的小棒触碰乙酸钠溶液球时(  )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8.(2分)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D.加快了汗水的蒸发
9.(2分)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地表示我们看到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的光路(  )
A. B.
C. D.
10.(2分)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D.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11.(2分)下列对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
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
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②④
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
12.(2分)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如图乙所示,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入度数合适的近视镜片,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
13.(2分)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
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14.(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B.一个苹果的质量是200g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是28dm
15.(2分)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一名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5m3
B.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200kg
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
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2.5kg,用它也能装下2.5kg的酒精
16.(2分)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  )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17.(2分)冬天,同学们会发现在室外的供水管道上,都包有一层保温材料,水管被冷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本身耐寒度不够而破裂
B.水变成冰,质量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C.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D.水变成冰,密度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18.(2分)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19.(2分)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20.(2分)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k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则水的深度为(ρ酒精=0.8g/cm3)(  )
A.20cm B.16cm C.15cm D.24cm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24分)
21.(2分)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摄像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象,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    m/s。
22.(7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
(1)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李白是根据    判断声音是笛子发出的。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
23.(3分)随着冬季来临,近日枣阳连续降温,外出开车时通常需要打开暖气   侧容易起雾(选填“内”或“外”),有些汽车有自动防雾功能,其实就是使车窗玻璃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避免水蒸气在车窗上    。(填物态变化)
24.(2分)小强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而言   ,密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2分)测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向外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运输食品过程中为防止高温腐烂变质,经常利用干冰    来降低温度,而且不留痕迹。
26.(3分)张红根据所学的平面镜知识解决了如下实际问题: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A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若S'移动了20cm,则水面高度变化了    cm。
27.(2分)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镜,乙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28.(3分)某小组同学用同一小桶,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液体密度/(g/cm3) 0.6 0.8 1.0 1.2
桶和液体的总质量/g 140 160 180 200
(1)塑料小桶的质量为    g;
(2)空桶的容积为    cm3。
(3)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天平的读数为240g。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    g/cm3。
三、作图与实验(每图2分,每空1分,共24分)
29.(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两人影子的位置画出灯泡S的位置。
30.(2分)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31.(3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分析数据可知,实验时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若将烧杯中质量为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30℃时消耗了1.4g酒精,则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    %被水吸收。(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4)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温从5℃升高到8℃的过程中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 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32.(4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小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请画出烛焰上的点S在玻璃板中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33.(7分)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
(1)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处于    高度,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2)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像(选填“虚”、“实”),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若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移至    cm刻度线处(不需估读),光屏上可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若在原有图示中,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5)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    移动(选填“上”、“下”)。
34.(6分)某实验小组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归零,天平的指针如图丁所示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调节天平横梁后,进行正确称量,该同学发现   才能使天平平衡;
(3)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g,体积为    mL,牛奶密度为    kg/m3;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误差较大。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小组讨论后,你认为调整后的步骤应为    。
四、计算题(第34题6分,第35题6分,共12分)
35.(6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
(1)求甲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1min通过的路程?
(2)求乙车在前30s的平均速度?
36.(6分)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84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16cm3。(ρ铜=8.9×103kg/m3,ρ银=10.5×103kg/m3)
(1)这个“银墩墩”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如果“银墩墩”用纯铜填充空心部分,则它的总质量是多少g?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两位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第一位测得23.10cm,第二位测得23.1cm,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A.测量时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不同
B.测量错误
C.测量误差
D.以上都有可能
【解答】解:第一位测得23.10cm,第二位测得23.1cm,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两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第二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BCD错误。
故选:A。
2.(2分)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解答】解:大人牵着孩子一起走了300m,他们的路程s相同,则速度v=,大人小孩运动的一样快。
故选:C。
3.(2分)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方法最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答】解: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大一些,但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源,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是合理的办法;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选项错误;
故选:C。
4.(2分)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变“粗”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中,保持吹气力度不变,向下拉活塞,哨子发出的音调越低
C.图丙中,汽车上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探测车后障碍物
D.图丁中,穿过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能有效地阻断噪声传播
【解答】解:A、图甲中,橡皮筋变“粗”了,故A正确;
B、图乙中,向下拉活塞,空气柱振动变慢,故B正确;
C、图丙中,故C错误;
D、图丁中,故D正确。
故选:C。
(多选)5.(2分)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结果准确。
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
故选:BD。
6.(2分)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在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解答】解: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C、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比较缓慢,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分)如图所示,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用沾有特殊材料的小棒触碰乙酸钠溶液球时(  )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解答】解:物态变化有六种: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 (放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溶液球由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放热。
故选:C。
8.(2分)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D.加快了汗水的蒸发
【解答】解: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蒸发吸热。
故选:D。
9.(2分)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地表示我们看到水中的铅笔发生弯折的光路(  )
A. B.
C. D.
【解答】解:首先知道人看水中的铅笔,是铅笔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A,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其次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选:C。
10.(2分)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人本身的大小
C.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D.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答】解:A、小的平面镜也可以成大物体的完整的像;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
C、平面镜的高低也不会影响像的大小;
D、物到镜的距离近,但真实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选:B。
11.(2分)下列对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
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
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②④
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
【解答】解:①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②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④照相机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利用u>2f。
所以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只有①,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②④,成虚像的是①②。
故选:D。
12.(2分)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如图乙所示,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入度数合适的近视镜片,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0cm﹣30.0cm=10.6cm;
B、由图乙可知,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入度数合适的近视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B正确;
C、如图乙所示,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物距小于焦距、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D。
13.(2分)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
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解答】解:
A、电子眼成像特征和照相机是一样的;故A错误。
B、电子眼摄像头和照相机都是凸透镜。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
D、电子眼的成像规律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故选:C。
14.(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B.一个苹果的质量是200g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是28dm
【解答】解:A、人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B、一个苹果的质量是200g;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dm。
故选:B。
15.(2分)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一名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5m3
B.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200kg
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
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2.5kg,用它也能装下2.5kg的酒精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m=50kg3kg/m3,
由ρ=可得
V===2.05m3,故A错误;
B、教室的长约为10m,高约为3m5;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29kg/m3×180m2=232.2kg,与200kg相差不大;
C、由ρ=冰=ρ冰V冰=0.6g/cm3×100cm3=90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冰熔化成水后,
所以m水=m冰=90g,
则水的体积:V水===90cm3,故C错误;
D、由ρ=
V水===0.0025m4,
能装酒精的体积:
V酒精=V水=0.0025m3,
能装酒精的质量:
m酒精=ρ酒精V=8.8×103kg/m8×0.0025m3=2kg,故D错误。
故选:B。
16.(2分)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  )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所以水银质量不变;
B、由于水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体积也相应发生变化;
C、温度计显示的是物体的温度,水银的温度一定相应变化;
D、因为质量不变,所以高度也会发生改变。
故选:A。
17.(2分)冬天,同学们会发现在室外的供水管道上,都包有一层保温材料,水管被冷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本身耐寒度不够而破裂
B.水变成冰,质量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C.水变成冰,体积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D.水变成冰,密度变大,导致水管破裂
【解答】解:北方冬天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密度ρ变小;
因为,所以,密度变小,所以容易把水管撑裂。
故选:C。
18.(2分)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依次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
A. B. C. D.
【解答】解:
从图可知,VB>VA>VC>VD,
∵m硫酸=m植物油=m煤油=m汽油,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
∴由公式V=可知,V硫酸<V植物油<V煤油<V汽油,
又∵VB>VA>VC>VD,
∴盛汽油的烧杯是B。
故选:B。
19.(2分)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 D.ρC>ρB>ρA,且ρA<ρ水
【解答】解: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从图可知,斜率越大的密度也大A<ρB<ρC,选项A、B错误。
由于水的密度为1g/cm3,m﹣V图中B直线斜率为2,所以可判断ρc>ρ水,ρA<ρ水,
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20.(2分)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k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则水的深度为(ρ酒精=0.8g/cm3)(  )
A.20cm B.16cm C.15cm D.24cm
【解答】解:1kg酒精的体积:V酒精===1250cm3,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62.5cm2,
3kg水的体积:V水===1000cm8,
水的深度:h水===16cm。
故选:B。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24分)
21.(2分)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摄像机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象,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  10 m/s。
【解答】解: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地面与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之间有位置的变化;
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s内,其速度为10m/s。
故答案为:运动;10。
22.(7分)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
(1)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空气  振动 产生的,李白是根据  音色 判断声音是笛子发出的。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 音调 。“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  响度 小(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5 m。
【解答】解:(1)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
(2)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音调;
(3)水中的“白鹭”属于倒影,所以是反射所成虚像。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
故答案为:(1)振动;音色;响度;虚;5。
23.(3分)随着冬季来临,近日枣阳连续降温,外出开车时通常需要打开暖气 内 侧容易起雾(选填“内”或“外”),有些汽车有自动防雾功能,其实就是使车窗玻璃温度  升高 (选填“升高”或“降低”),避免水蒸气在车窗上  液化 。(填物态变化)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外出开车时通常需要打开暖气,外界的温度较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放热而在玻璃内侧液化为小水滴。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汽车有自动防雾功能,避免水蒸气在车窗上液化。
故答案为:内;升高。
24.(2分)小强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而言 不变 ,密度  变大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因为兵乓球没有破裂,球内的气体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多;
球内气体的体积减小了,质量不变知,其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25.(2分)测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向外发出的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运输食品过程中为防止高温腐烂变质,经常利用干冰  升华 来降低温度,而且不留痕迹。
【解答】解:测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向外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运输食品过程中为防止高温腐烂变质,而且不留痕迹。
故答案为:红外线;干冰。
26.(3分)张红根据所学的平面镜知识解决了如下实际问题: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5°,反射角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A将  向右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若S'移动了20cm,则水面高度变化了  10 cm。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下降时,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
当液面下降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故光屏上的光斑A向右移动;
当水面降低时,光源S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了。
由于像距等于物距,则当水面升高或降低hcm,若S'移动了20cm,所以水面高度变化了10cm。
故答案为:不变;向右。
27.(2分)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凹透 镜,乙属于  远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解答】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应佩戴会聚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
故甲是近视眼原理图,应配戴凹透镜,应配戴凸透镜。
故答案为:凹透;远视眼。
28.(3分)某小组同学用同一小桶,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
液体密度/(g/cm3) 0.6 0.8 1.0 1.2
桶和液体的总质量/g 140 160 180 200
(1)塑料小桶的质量为  80 g;
(2)空桶的容积为  100 cm3。
(3)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天平的读数为240g。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  1.6 g/cm3。
【解答】解:(1)(2)设小桶质量为m,则第一种液体的质量为m1=140g﹣m,第二种液体的质量为m2=160g﹣m;
由ρ=得:
=,
带入数值得
=,
解得m=80g;
空桶的容积为V=V1===100cm3;
(3)某种液体的质量为m液=240g﹣80g=160g,
液体的体积为V液=V=100cm3,
所以,这种液体的密度为ρ液===1.6g/cm4。
故答案为:(1)80;(2)100。
三、作图与实验(每图2分,每空1分,共24分)
29.(2分)如图所示,请根据两人影子的位置画出灯泡S的位置。
【解答】解:将两人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点S就是灯泡的位置
30.(2分)图中F是透镜的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解答】解: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31.(3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分析数据可知,实验时大气压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若将烧杯中质量为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30℃时消耗了1.4g酒精,则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  10 %被水吸收。(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4)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温从5℃升高到8℃的过程中 大 。
t/℃ 0 1 2 3 4 5 6 7 8
ρ/)(kg 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解答】解:(1)分析数据可知,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水的沸点为98℃,气压降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此时沸点98℃低于100℃;
(2)“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100g的水从20℃开始加热,升高到30℃时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7×103J/(kg ℃)×0.7kg×(30℃﹣20℃)=4200J;
1.4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5.4×10﹣3kg×3×107J/kg=42000J;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利用率:
η==10%;
(3)水的温度在4℃﹣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由此可得水的密度越来越小,由公式。
故答案为:(1)小于;(2)液化;(4)大。
32.(4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2s后放稳。则未点燃的蜡烛B与A相距  30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请画出烛焰上的点S在玻璃板中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解答】解:(1)玻璃板透明,用其来代替平面镜,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
(2)小丽沿垂直板面方向将A以5c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可得A蜡烛移动的距离s=vt=5cm/s×4s=10cm,
根据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得:B蜡烛应与A相距15cm+15cm=30cm,这样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如下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S′处。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30;(4)见解析。
33.(7分)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如图所示,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
(1)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处于  同一 高度,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2)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实 像(选填“虚”、“实”),是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若将蜡烛沿光具座移至35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移至  80 cm刻度线处(不需估读),光屏上可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若在原有图示中,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  右 移动(选填“左”或“右”);
(5)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像将会向  上 移动(选填“上”、“下”)。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成倒立,应用为照相机;
(3)图中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为15cm,像距应为30cm;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远离凸透镜,光屏要远离凸透镜;
(5)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
故答案为:(1)同一;(2)缩小;实;(3)80;(5)上。
34.(6分)某实验小组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归零,天平的指针如图丁所示 左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调节天平横梁后,进行正确称量,该同学发现 移动游码 才能使天平平衡;
(3)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  122.4 g,体积为  100 mL,牛奶密度为  1.224×103 kg/m3;
(4)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误差较大。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小组讨论后,你认为调整后的步骤应为  乙、丙、甲 。
【解答】解:(1)如图丁所示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在测量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中无论怎样加减砝码,此时通过移动游码;
(3)由图甲知,烧杯的质量为30g
由图乙知,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52.4g
牛奶的质量为m=152.4g﹣30g=122.8g
由图丙知,牛奶的体积为V=100cm3
牛奶的密度为ρ===1.224g/cm3=6.224×103kg/m3。
(4)由图乙、图丙知,导致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出现了较大的误差,再测量牛奶的体积,即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乙、丙、甲。
故答案为:(1)左;(2)移动游码;1007;(4)乙、丙、甲。
四、计算题(第34题6分,第35题6分,共12分)
35.(6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所示。
(1)求甲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1min通过的路程?
(2)求乙车在前30s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车的速度v甲===30m/s;
根据v=甲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1min通过的路程?
s1=v甲t=30m/s×5×60s=1800m;
(2)由图可知,前30s的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750m,
乙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乙===25m/s。
答:(1)甲车以同样的速度行驶1min通过的路程为1800m;
(2)乙车在前30s的平均速度为25m/s。
36.(6分)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84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16cm3。(ρ铜=8.9×103kg/m3,ρ银=10.5×103kg/m3)
(1)这个“银墩墩”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如果“银墩墩”用纯铜填充空心部分,则它的总质量是多少g?
【解答】解:(1)ρ银=10.5×103kg/m5=10.5g/cm3,
“冰墩墩”中纯银的体积:V银===8cm2;
因为8cm3<16cm6,所以这个“银墩墩”是空心;
(2)这个“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V空=V冰墩墩﹣V银=16cm3﹣8cm5=8cm3;
铜的体积:V铜=V空=5cm3,密度:ρ铜=8.2×103kg/m3=5.9g/cm3,
铜的质量;m铜=ρ铜V铜=4.9gc/m3×2cm3=71.2g,
“银墩墩”用纯铜填充空心部分,它的总质量为:
m总=m银+m铜=84g+71.6g=155.2g。
答:(1)这个“银墩墩”是空心的;
(2)如果“银墩墩”用纯铜填充空心部分,则它的总质量是155.2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长春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构成(含解析)

下一篇:辽宁省铁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选择题(中档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