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 练习题(含解析)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医学上用B超检测胎儿的健康状况,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演奏小提琴时,手指在琴弦上不同位置按压,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响度
C.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小号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通常装有隔音墙,是为了防止噪音的产生
2.在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上,众人齐唱红色歌曲,增大了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B.人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其响度太小
C.“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
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如图中: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来说明音叉在振动
C.如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如图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7.关于如图中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乙图所示抽出真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所示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丁图所示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图乙中,水瓶中灌入的水越少,敲击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图丙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D.图丁中,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声源处减弱”控制噪声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二、填空题
10.(2022·云南曲靖·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使过“口径”巡航导弹。该导弹系列化家族发展,搭载平台多,分为潜射、空射、地面发射等细分型号,最大射程约500千米,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威力大的特点,采用亚超音速结合的弹道,具有很高突防概率和命中率。亚超音速是指导弹的速度先______后______(均选填“大于340m/s”或“小于340m/s”)
11.(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画面,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慢慢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钟声越来越小,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2.2020年 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
(1)其中鼓响是由于木鼓______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______进入现场村民耳朵的。
13.(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是由于声带___________而产生的;某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的功能,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
14.(2022·云南曲靖·统考二模)如图所示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声音的______相同,甲和丁声音的______相同。
15.(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同学们在公共场所要“轻声”交谈,而在课堂上要“大声”回答问题。说话时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特性)。
16.(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为了使学生们加强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增强自身防护,某校开展了一期专题讲座,老师们在讲台上讲话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_____传播到学生们耳朵的;同学们能区别出每个老师讲话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来辨别的。
17.(2022·云南红河·统考一模)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伴随着小号手吹响《我和我的祖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176位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代表、国家功勋人员以及56个民族代表手中传递(如图所示),以国旗为参照物,站在地面不动的传旗手是 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小号与其他乐器发出声音的 _______不同。
18.(2022·云南文山·统考一模)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调音时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演奏者用手轻轻拉二胡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19.(2022·云南曲靖·统考一模)罗平成千上万亩的的油菜花招来了远方辛勤劳作的养蜂人,还未看到养蜂人就先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我是凭借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是蜜蜂发出的声音,此声音的特征是_____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20.(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_。
21.(2022·云南昭通·统考二模)小艺是华为手机内置的智慧语音助手,既可以实现语音启动应用及服务,也可以实现多轮对话获取信息发布指令,手机的语音助手只有机主能呼出,这是因为语音助手能识别机主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机主在说出指令后语音助手就能迅速作出回应,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2.(2022·云南昆明·校联考模拟预测)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耳听不到的 ___________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 ___________波进行捕食。
23.(2022·云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这个例子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功能。
24.(2022·云南玉溪·统考模拟预测)“玉溪花灯戏”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曲调多达一百多个。如图所示,绘声绘色的灯调是由发声体______产生的,人们听到歌声后时而悲伤,时而高兴,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5.(2022·云南·校联考三模)广场舞是现在流行的健身方式,但较大的音乐声会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如图所示是广场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要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26.(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在建党100周年庆典上,10架歼-10组成“71”队形以500km/h的速度飞过天安门广场致敬百年华诞。如图所示编队飞行时,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九架飞机是______的。机场工作人员戴耳罩是在______减弱噪声的。
27.(2022·云南红河·统考二模)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 ___________;音乐会现场观众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 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8.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不能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四、计算题
29.长度为200m的动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司机在动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6s后,动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20s后,车尾驶过桥尾。(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
(1)动车的速度;
(2)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动车车头离山崖的距离。
30.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多长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医学上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从而知道身体内部是否有疾病,故A正确;
B.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琴弦振动的频率会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我们能分辨出小提琴和小号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通常装有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众人齐唱红色歌曲,人越多,声音越大,故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A符合题意;
B.音调与声音的振动的频率有关,与人数的多少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速度只指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与人的多少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演奏弦乐器时,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A错误;
B.大声说话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属于利用超声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听不见,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人们也听不见,叫次声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到;分清声音的特性有三个;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6.D
【详解】A.固体可以传声,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音叉发声时的振动不明显,通过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而摆动来放大音叉的振动,采用了放大法的思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得:若空气被完全抽干净,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蝙蝠是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即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抽出真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
B.图乙中,水瓶中灌入的水越少,敲击时就越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就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故B错误;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图丙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故C错误;
D.图丁中,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
9.C
【详解】A.减少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让物体发出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状态有关,一般空气中最慢,固体中最快,液体中速度一般比固体中要慢一些,故B错误;
C.声可以传信息,也可以传能量,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结石,是利用超声波引起结石共振来振动碎结石,属于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是指响度大,即要求响度小一点,不是指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10. 小于340m/s 大于340m/s
【详解】[1][2]亚音速指速度小于音速,超音速指速度大于音速;亚超音速即先小于音速,后大于音速;这里的音速一般指340m/s。
11. 振动 真空
【详解】[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由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从而带动周围的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
[2]把响铃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慢慢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钟声越来越小,当罩内空气接近真空时,几乎不能听到闹钟声,从而可以推理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12. 振动 空气
【详解】(1)[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响是由于木鼓振动产生的。
(2)[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木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村民耳朵的。
13. 振动 音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是由于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某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的功能,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4. 响度 音调
【详解】[1][2]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甲和丁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15. 振动 响度
【详解】[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说话时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轻声和大声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16. 空气 音色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同学们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声,这时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
[2]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的人的音色不同。同学们能区别出每个老师讲话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7. 运动 音色
【详解】[1]以国旗为参照物,传旗手与国旗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国旗为参照物,传旗手是运动的。
[2]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小号与其他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8. 音调 振动
【详解】[1][2]音调与发声体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因此在使用前对二胡进行调音,调音时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演奏者用手轻轻拉二胡产生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9. 音色 音调高
【详解】[1]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马上判断出蜜蜂发出声音的依据是凭借音色。
[2]蜜蜂在不带花蜜飞行时比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频率大,发出的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20. 音调 能量
【详解】[1]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音去除眼镜上的污物,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1. 音色 信息
【详解】[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手机的语音助手只有机主能呼出,这是因为语音助手能识别机主声音的音色。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机主在说出指令后语音助手就能迅速作出回应,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22. 次声 超声
【详解】[1][2]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捕食。
23. 响度 信息
【详解】[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24. 振动 信息
【详解】[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绘声绘色的灯调也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2]人们通过听到歌声后悲伤和高兴,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5. 响度 声源
【详解】[1]噪声监测装置显示声音的响度。
[2]将声音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6. 静止 人耳处(接收处)
【详解】[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10架飞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过天安门,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它九架都是静止的。
[2]戴耳罩是为了减少噪音进入耳朵,属于在入耳处减弱噪音。
27. 振动 声源
【详解】[1]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采用了转换法。
[2]控制噪声可以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观众在音乐会现场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8. 小 大 小 介质 传声 不能 A B
【详解】(1)[1]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
(2)[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大。
(3)[3]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会听不到声音。
(4)[4][5]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6][7]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获得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6)[8]探究真空能否传声,需要有相同的声源,分别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使物体发出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A选项中,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选项中,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C选项中,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选项中,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29.(1)50m/s;(2)800m;(3)870m。
【详解】解:(1)动车的速度
(2)动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2=v车t2=50m/s×20s=1000m
则大桥的长度
L桥=s2﹣L车=1000m﹣200m=800m
(3)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1=340m/s×6s=2040m
鸣笛时,动车头与山崖的距离
答:(1)动车的速度50m/s;
(2)大桥的长度800m;
(3)鸣笛时,动车车头离山崖的距离870m。
30.(1)空气;(2) 2.5s;(3)5000m/s,铝.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则传播相同的距离,速度小的介质中需要的时间多;
(2)利用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3)结合时间差计算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详解】(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大,故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

则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

查表知:金属管是由铝制材料制成的.
答:(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2.5s;(3)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为5000m/s;该金属管是由铝制成的.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0.3 远离有毒物质 同步练习(有答案) 2022-202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下一篇: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有答案) 2022-202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