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物理来自于生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75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30dm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1℃
2.(2分)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的参照物和后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分别是(  )
A.青山 青山 B.竹排 竹排 C.竹排 青山 D.青山 竹排
3.(2分)如图,是小明关于声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丙中可以利用次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4.(2分)下列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甲图: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乙图: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丙图: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丁图: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甲图:用三棱镜分解白光
B.乙图: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C.丙图: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
D.丁图:小明玩手影游戏
6.(2分)下列是小明关于生活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
D.我们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高于20赫兹
7.(2分)小明把一铜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水的质量为20g,拿出铜块,再把铜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时,则溢出酒精的质量(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A.大于20g B.等于20g C.小于20g D.都有可能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小明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2分)如图,移动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支付时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10.(2分)如图所示,小明在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硫酸和酒精三种液体。硫酸的密度1.8×103kg/m3,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酒精
B.甲杯是硫酸,乙杯是酒精
C.乙杯是硫酸,丙杯是水
D.乙杯是酒精,丙杯是水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多选)11.(3分)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增大
C.物理学中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多选)12.(3分)如图是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所做出的图像,下列对各图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甲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在加热到第9分钟时,该物质是液态
B.乙图正确描述了一束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光路图
C.丙图是小明测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该液体密度为2g/cm3
D.丁图是某声波的波形图,此声波的音调和响度都保持不变
(多选)13.(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入射角是∠EOM
B.图乙中硬纸板向后折是为了得出三线共面的结论
C.图丙中的反射角是45°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多选)14.(3分)小明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秒表显示格式为“时:分:秒”(  )
A.图1中AC段的路程为90cm
B.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40m/s
C.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D.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图B
(多选)15.(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物体在0~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15s末的速度相同,且运动的路程也相同
三、填空与作图题(满分17分,共6题)
16.(4分)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17.(2分)一辆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a所示,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过的路程。
18.(3分)寒冷的冬天,装满水的水缸容易被冻破,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变小,   变大造成的,体积为180cm3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化了    cm3。(ρ冰=0.9×103kg/m3)
19.(3分)如图甲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要选配眼镜镜片进行矫正,应选图    。戴上这种眼镜后,相当于眼镜和晶状体组成了一个焦距    (选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
20.(3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完成:
(1)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入射角是    度。
(2)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2分)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根据平面镜中的像A'B'画出物体AB。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3分,共4题)
22.(9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
(2)安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在0~7min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过一会,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4)图乙中的图    是水沸腾前时的情形,此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单选)。
A.气泡遇热膨胀
B.气泡遇冷收缩
C.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5)当水温到达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当前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6)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   (选填“能”或“不能”)提高水的沸点。
23.(7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现有厚度分别为6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4)小明如果以3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垂直远离玻璃板3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变小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6)如图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被反射到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24.(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小明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为使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从35cm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   透镜,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5)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填“上”“下”)偏离光屏中心。
25.(7分)如图甲、乙所示为小明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装置。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他发现游码在左侧零刻线处,但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刻度线处。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酸奶,将其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   (选填“大”或“小”)的,正确操作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g。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酸奶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79.4g,酸奶的密度为    g/cm3。
(3)小明在整理器材的时候发现向量筒中倒入酸奶时,有几滴酸奶滴到了桌子上,那么他测量酸奶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5分,共2题)
26.(7分)如图甲是城阳区世纪公园一景,小明周末从家到公园游玩,一半路程滑滑板车,他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图线对应小明步行的是    (选填“AB”“BC”或“AC”)段;求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
(2)小明在滑行中通过了一段长120m的大理石通道,求他用时多少秒能够通过这段通道?
(3)求小明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7.(8分)小明为了帮妈妈判断一个金镯子是不是空心的,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已知ρ金=19.3×103kg/m3,ρ铅=11.3×103kg/m3)
金镯子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金镯子的总体积V总/mL
38.6 50 55
(1)通过计算判断该金镯子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金镯子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有人将金镯子的空心部分灌满铅,则整个掺铅的“金镯子”密度是多少g/cm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物理来自于生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75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30dm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1℃
【解答】解: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
B、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kg~80kg;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30cm;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7℃。
故选:B。
2.(2分)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的参照物和后一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分别是(  )
A.青山 青山 B.竹排 竹排 C.竹排 青山 D.青山 竹排
【解答】解:“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体是竹排,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魏魏青山两岸走”,被研究的物体是青山,青山和竹排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2分)如图,是小明关于声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中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丙中可以利用次声波确定火山爆发强度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解答】解:
A、甲中超声波清洗机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B、乙中的烛焰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次声波一般是在地震、核爆炸等情况下产生、龙卷风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
故选:B。
4.(2分)下列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甲图: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乙图: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
C.丙图: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丁图: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
【解答】解:A、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是小水滴汽化的结果;
C、冰雪消融是冰熔化成水;
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故选:D。
5.(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甲图:用三棱镜分解白光
B.乙图: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C.丙图: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
D.丁图:小明玩手影游戏
【解答】解:A、用三棱镜分解白光,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筷子在水面处“折断”,故B错误;
C、水面上映出山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小明玩手影游戏,故D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是小明关于生活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
D.我们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高于20赫兹
【解答】解: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C、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液柱在弯曲处断开,所以,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故C正确;
D、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所以我们能听不到蝴蝶的声音。
故选:D。
7.(2分)小明把一铜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水的质量为20g,拿出铜块,再把铜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时,则溢出酒精的质量(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
A.大于20g B.等于20g C.小于20g D.都有可能
【解答】解:把一铜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铜块的体积水===20cm6,
溢出酒精的体积V酒=V=20cm3,
溢出酒精的质量m溢酒=ρ酒V酒=0.8g/cm3×20cm3=16g<20g,故ABD错误。
故选:C。
8.(2分)如图所示,下列小明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A、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用凹透镜矫正;
C、图中实验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选:B。
9.(2分)如图,移动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支付时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解答】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故A错误;
BC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C正确;
故选:C。
10.(2分)如图所示,小明在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硫酸和酒精三种液体。硫酸的密度1.8×103kg/m3,酒精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酒精
B.甲杯是硫酸,乙杯是酒精
C.乙杯是硫酸,丙杯是水
D.乙杯是酒精,丙杯是水
【解答】解: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密度最小的是酒精;
因为三者质量相等,
由ρ=的变形式V=,体积最大的是酒精;
所以甲是酒精,乙是硫酸,由选项可知ABD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3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多选)11.(3分)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和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增大
C.物理学中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解答】解:A、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当入射角减小时,故B错误;
C、摄氏温标中我们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D、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故选:BC。
(多选)12.(3分)如图是小明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所做出的图像,下列对各图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甲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在加热到第9分钟时,该物质是液态
B.乙图正确描述了一束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光路图
C.丙图是小明测出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该液体密度为2g/cm3
D.丁图是某声波的波形图,此声波的音调和响度都保持不变
【解答】解:A、从图象甲可以看出,温度保持60℃不变,处于熔化过程,故A错误;
B、根据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
C、设量筒的质量为m0,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为40g,
由ρ=可得:
m总1=m1+m5=ρV1+m0=40g,
ρ×20cm5+m0=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5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为100g,
m总2=m2+m6=ρV2+m0=100g,
ρ×80cm3+m0=100g,﹣﹣﹣﹣﹣﹣﹣②
②﹣①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7;
将ρ=1g/cm3代入①得:m8=20g;故C错误;
D、由图知,振幅不变,响度不变;
故选:ABC。
(多选)13.(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入射角是∠EOM
B.图乙中硬纸板向后折是为了得出三线共面的结论
C.图丙中的反射角是45°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ON为法线,故A错误;
B、为了探究“反射光线,要向后折转显示反射光线的那侧纸板,故B正确;
C、由图丙可知ON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
D、验证“光路可逆”时,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多选)14.(3分)小明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秒表显示格式为“时:分:秒”(  )
A.图1中AC段的路程为90cm
B.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40m/s
C.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D.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图B
【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所以AC段的路程为80.0cm;
B、图中BC段的路程为40.4cm=0.4m,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5.4m/s;
C、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D、小车在斜面下滑中速度越来越快,s﹣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着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为加速运动,图像B符合题意。
故选:CD。
(多选)15.(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物体在0~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15s末的速度相同,且运动的路程也相同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5s内的图象都是过原点的斜线、乙两物体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v甲>v乙,故A错误;
B、甲物体在10~15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v乙,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都是100m;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所用时间相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D。
三、填空与作图题(满分17分,共6题)
16.(4分)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
【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振幅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17.(2分)一辆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a所示,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路程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则由图a可知,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由图b可知,甲在t0时刻之前速度一直小于甲的速度,在t7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t0时刻之后,速度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根据v=可知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路程;小于。
18.(3分)寒冷的冬天,装满水的水缸容易被冻破,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密度 变小, 体积 变大造成的,体积为180cm3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化了  20 cm3。(ρ冰=0.9×103kg/m3)
【解答】解: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180cm3=180g,
冰的密度ρ冰=0.9×108kg/m3=0.6g/cm3,
冰的质量m冰=m冰=180g,
冰的体积V冰===200cm3,
水结成冰变化的体积ΔV=V冰﹣V水=200cm6﹣180cm3=20cm3。
故答案为:密度;体积。
19.(3分)如图甲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要选配眼镜镜片进行矫正,应选图  丙 。戴上这种眼镜后,相当于眼镜和晶状体组成了一个焦距  变大 (选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
【解答】解:
由图可知,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因为凹透镜的中间薄边缘厚,所以如果他配戴的眼镜镜片应是丙;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这种眼镜后。
故答案为:近视;丙;变大。
20.(3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完成:
(1)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入射角是  60 度。
(2)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1)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也为60°;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1.(2分)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根据平面镜中的像A'B'画出物体AB。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3分,共4题)
22.(9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
(2)安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在0~7min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过一会,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这是因为发生了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4)图乙中的图  B 是水沸腾前时的情形,此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C (单选)。
A.气泡遇热膨胀
B.气泡遇冷收缩
C.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5)当水温到达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当前水的沸点为  97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
(6)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提高水的沸点。
【解答】解:(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2)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同时要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故应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
(3)0~7min水温不断升高,则温度计内的液体会受热膨胀;温度计管壁模糊,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4)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故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A图,上面的水的温度较低,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不断液化,故图乙中的图B是水沸腾前时的情形;
(5)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6)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提高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自下而上;液化;C;(5)97,温度不变。
23.(7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
(2)现有厚度分别为6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虚 像(选填“虚”或“实”)。
(4)小明如果以3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垂直远离玻璃板3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9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变小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6)如图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被反射到  上方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解答】解:(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也能观察到B蜡烛;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3)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会成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3cm/s×3s=2cm;
(5)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故A错误;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故B正确;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故C正确;
故选:A;
(6)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故答案为:(1)位置;(2)2;虚;(4)2;(6)上方。
24.(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小明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为使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 透镜。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从35cm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 靠近 透镜,将光屏  远离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5)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上 (填“上”“下”)偏离光屏中心。
【解答】解:(1)凸透镜能够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倒立,应用为投影仪;
小明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所以为使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将蜡烛从35cm移至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30cm,成倒立,应用为照相机;
(4)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则像距应变大,远离凸透镜;
(5)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
故答案为:(1)会聚;10.0;投影仪;凸;(3)缩小;(4)靠近;(5)上。
25.(7分)如图甲、乙所示为小明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装置。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他发现游码在左侧零刻线处,但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 刻度线处。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酸奶,将其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 大 (选填“大”或“小”)的,正确操作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03.4 g。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则量筒中酸奶体积为  20 cm3,再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79.4g,酸奶的密度为  1.43 g/cm3。
(3)小明在整理器材的时候发现向量筒中倒入酸奶时,有几滴酸奶滴到了桌子上,那么他测量酸奶的密度值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酸奶,将其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应该先加质量大的;
由图甲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m1=100g+3.8g=103.4g,
由图乙知,量筒内酸奶的体积为:V=20mL=20cm3,
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m6为74.8g,则
量筒内酸奶的质量为:m=m1﹣m7=103.4g﹣74.8g=28.8g,
酸奶的密度为:
ρ===3.43g/cm3;
(3)向量筒中倒入酸奶时,有几滴酸奶滴到了桌子上,由ρ=知。
故答案为:(1)左;中央;103.4;7.43。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15分,共2题)
26.(7分)如图甲是城阳区世纪公园一景,小明周末从家到公园游玩,一半路程滑滑板车,他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图线对应小明步行的是  BC (选填“AB”“BC”或“AC”)段;求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
(2)小明在滑行中通过了一段长120m的大理石通道,求他用时多少秒能够通过这段通道?
(3)求小明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sAB=1800m时tAB=25min,sBC=3600m﹣1800m=1800m时tBC=30min﹣25min=5min,
则vAB===1.3m/s,vBC===6m/s,
因vAB<vBC,
所以,BC段对应骑自行车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小刚同学步行的速度为vAB=6.2m/s,则通过该大理石通道的时间:
t===100s;
(3)小刚同学从家到公园的时间t总=30min,路程s总=3600m,
则平均速度:
v===2m/s=7.8km/h。
答:(1)BC;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m/s;
(2)小刚同学步行通过大理石通道需要100s;
(3)小刚同学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7.7km/h。
27.(8分)小明为了帮妈妈判断一个金镯子是不是空心的,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已知ρ金=19.3×103kg/m3,ρ铅=11.3×103kg/m3)
金镯子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金镯子的总体积V总/mL
38.6 50 55
(1)通过计算判断该金镯子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金镯子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有人将金镯子的空心部分灌满铅,则整个掺铅的“金镯子”密度是多少g/cm3?
【解答】解:ρ金=19.3×103kg/m8=19.3g/cm3,ρ铅=11.8×103kg/m3=11.3g/cm3;
(1)由ρ=可得金镯子实心部分的体积:
V实===2cm3,
由表中数据可知,金镯子的体积:
V镯子=V总﹣V水=55mL﹣50mL=3mL=5cm3>2cm3,
所以金镯子是空心的;
(2)金镯子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镯子﹣V实=5cm4﹣2cm3=5cm3;
(3)将金镯子的空心部分注满铅后,铅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
整个掺铅的“金镯子”的质量:m总=m镯子+m铅=38.6g+ρ铅V空=38.4g+11.3g/cm3×6cm3=72.5g,
整个掺铅的“金镯子”密度是:
ρ===14.7g/cm3。
答:(1)金镯子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cm3;
(3)整个掺铅的“金镯子”密度是14.5g/cm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 Unit 3-4(测试卷)-2023年中考英语第一轮复习讲练测(沪教牛津版)

下一篇: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2-2023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