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有答案)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不随水的质量改变的是(  )
A.物质的溶解度 B.溶质质量分数
C.溶液的 pH 值 D.饱和溶液的状态
2.下列溶液的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显紫色的溶液 D.使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3.下列鉴别和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
B 鉴别 加入肥皂水
C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NaCl中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于电池电极
B.不锈钢的硬度较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C.液态氧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溶液 D.点燃酒精灯
6.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洗洁精乳化油污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7.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吹胀气球:分子的体积增大 D.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H+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0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 =H2CO3
D.不能用铁桶装波尔多液的原因: Cu+ZnSO4=CuSO4+Zn
10.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4g碳酸钠固体
11.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A.制取Cu(OH)2:将CuO与NaOH溶液混合
B.分离MgCl2和K2SO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干燥
C.检验BaCl2中是否含有BaCO3:取样品,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二、填空题
12.溶液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由_____试验。
13.(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化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 ④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____________。
(2)请回答下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①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由此可以推知面粉具有_________性。
②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硝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硝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肥。
③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___________作用。
④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利用_________________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14.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_____;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_____的金属.
三、推断题
15.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已知A和B可配制波尔多液,D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另外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6.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7.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10%。(填“大于”或“小于”)
(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_______(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_____,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_____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③丙同学提出,通过监测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推导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____。
18.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
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______。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
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成实验2目的,实验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19.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硫酸溶液49.0g置于锥形瓶中,然后滴入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
(1)H2SO4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m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3)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B 6.A 7.C 8.A 9.C 10.B 11.C
12.酸碱指示剂
13. O2 Mg2+ H2O Na2CO3 可燃 复合 乳化 活性炭
14. 强度大、质量轻 水和氧气 Fe2O3+6HCl=2FeCl3+3H2O 强
15.(1)改良酸性土壤(或建筑材料)
(2)(答案合理即可)
(3)
16. 酸 紫色石蕊试液 Fe2O3 铁
17.(1) 烧杯 搅拌加速溶解 72 大于
(2) 试管1 弱
(3) 稀盐酸 NaCl、NaOH 释放 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变大
18.(1)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加速反应速率
Na+、Cl-、H2O
(2)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也能使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 5mL水
19.(1)1:2
(2)NaOH、Na2SO4
(3)解: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海南省陵水县2022-2023高三下学期2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四川省内江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创新班)入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